吉利德在NEJM发布了重磅研究,每半年注射一次的Lenacapavir将男性感染HIV的风险降低了96%。
Lenacapavir本质上是抗病毒药物,但是其预防效果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在研的HIV疫苗。
之前吉利德临床试验PURPOSE 1(针对顺性别女性)的结果已经发布了(图1),Lenacapavir组的女性无一感染,实现了100%的保护。这次公布的是临床试验PURPOSE 2的分析结果,针对男性和性别多元化人群,主要都是MSM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在这3265名志愿者中,Lenacapavir组有2名感染HIV(0.10例/人每年),F/TDF(传统的暴露前预防药物)组有2名感染HIV(0.93例/人每年),背景人群(4634人)的HIV自然感染率为2.37例/人每年(志愿者来自美国、巴西、南非等7个国家)。
所以Lenacapavir组的HIV感染率显著低于MSM人群的自然感染率(图2),显示出了和顺性别女性同样强大的保护效果。
(有朋友问为啥吉利德要划分不同人群做两个临床试验,这是因为在HIV预防方面,顺性别女性和MSM人群的行为特征有较大区别)
简单说完这个药物的保护力,我借这个机会再说说一个重要的话题——医疗的依从性问题。
医疗依从性问题其实不仅仅在HIV的防控上面,在很多其他疾病包括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痛风到糖尿病,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你自己和家人经常会遇到的。
1.每半年打一针,这一点就是最大的突破。
在吉利德PURPOSE 1的两个对照组中,这些年轻非洲女性每天口服一次抗病毒药(Descovy或Truvada)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但是仍然出现的了突破性感染。有些人认为是因为这两个抗病毒药物的效果不好,其实并不是。
过去有一些PrEP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相比于MSM人群,女性的口服PrEP效果较差,最主要问题来自于依从性,很多参与临床试验的女性不能坚持每天服药。比如在2011年一项在南非和肯尼亚的临床试验表明,通过计算这些女性剩余的药片,估算出依从性为 85%;但当测量血药浓度时,只有不到50%的女性在过去12天内真正服药了。
这些女性依从性较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对PrEP的效果和女性感染HIV的风险不了解,有些是担心副作用(实际上PrEP是很安全的),有些是承受更大的社会压力和文化压力,担心被伴侣发现自己在使用PrEP,有些是家庭琐事更加繁重,忘记服药了。
而以上这些,最终导致这些女性的依从性相对男性较差,从而降低了药物对她们的保护力。
这也是为什么每半年打一针如此重要。
2. 很多时候,解决依从性问题,就能解决很多医疗问题;或者反过来说,如果不解决医疗性问题,再好的药物可能也白搭。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依从性问题并不出在患者身上,因为患者都是人,我们都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活着。因此医学指南制定和药物研发必须充分考虑这个问题,尊重人性,尽量减少给普通人带来的麻烦。
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我举一些我现在能想到的。
-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就是XX地平类的降压药。第一代CCB半衰期短,需要每天口服2~3次,第三代CCB半衰期超过30小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每天口服1次即可实现全天候的血压控制,也避免了患者漏服带来的风险。
-流感药物,目前主要的奥司他韦是每天口服2次,连续5天;前几年刚获批上市的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口服1次,服药后24小时内停止病毒释放。
-HIV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即鸡尾酒疗法。最早的的鸡尾酒疗法由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但是最初的鸡尾酒疗法需要每天口服二十多颗药片,而随着二十多年的改进,目前的复方制剂(例如Biktarvy)只需要每天口服一片。
3. 这些疗法的改进,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少折腾人。并且这种改变不仅仅出现在药物方面,还包括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控。
例如痛风的饮食建议。
很多人都听说过,痛风患者需要忌口,强调严格的低嘌呤饮食。而当你仔细去看那些低嘌呤饮食的名单时,你可能会感到整个人生都灰暗了,因为很多都是蔬菜水果,简直就是吃斋。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控制对于尿酸的降低控制很有限。2018年发表在BMJ、涉及1.6万人的荟萃分析表明,饮食模式对一般人群而言,只能解释血尿酸≤0.3%的变异,甚至远不及遗传因素导致的差异大(23.9%)。
所以在2022版的NICE痛风指南里面就提到,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饮食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建议患者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
当然放开限制不等于毫无限制,这里强调的是遵循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多喝水,少喝酒,少喝高糖饮料,但其他的该吃吃,没有必要严格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过于严苛的、营养不均衡的饮食既无必要,也难以长期坚持,依从性非常差。过于反常规的生活饮食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适合的,偶尔吃一两次可以,但正常人是无法长期遵循的。
4. 所以正如一句话说的,「凡是持久的,必是温和的与可持续的」,无论是药物、医疗设备还是生活方式,能起到更好效果的、能让普通人长期坚持下去的,应当尊重人性,减少对人的折腾。
这几年来这类少折腾人的药物和医疗设备越来越多,比如不用每天扎手指头的动态血糖仪、一周吃一次的降糖药、每半年打一针的降血脂药等等,我相信在将来这些药物和设备会越来越多。当然,在新药物、新技术刚出现时价格基本都是很昂贵的(比如青霉素),受众总是有限的,但只有技术不断进步不断革新,才能让更多普通人受惠于这些新技术和药物。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每半年打一次的HIV药物,最核心的突破就是「每半年」了,因为它能大大减少对人的折腾。
医疗的进步,终归在于尊重人性,以人为本。
放心即使获批上市 中国也不会引进 在政策上我们以朴素的情感认为 得了都属于活该 不必花外汇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