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李玉国的人生,简直是一部“职场励志+警示教育”的活教材。20岁参军,河北乐亭的年轻人直接从草根爬到了北京军区某军分区司令员的位置,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路开挂。转业后更是顺风顺水,直接进了北京市财政局,先是副局长,后又兼任党组副书记和机关党委书记,官越做越大。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他能功成身退时,他却因为违纪违法倒在了法治的利剑之下。
军队里出来的干部,讲纪律、守规矩,这可是“标配”。李玉国年轻时的履历确实亮眼,训练部部长、副司令员、副师长,一步步爬得稳当又扎实。2009年转业时,他顶着耀眼的履历来到北京市财政局,转行成功后继续稳步爬升,这看起来确实是榜样级别的“人生赢家”。可惜啊,有些人职位越高,心越野。最初的小心翼翼变成了肆无忌惮,贪念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李玉国的落马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手里的权力不受监督,最终只会变成自掘坟墓的铲子。
他这68年的人生,前半生可谓励志,后半生就是反面典型的教材。曾经的军人背景是加分项,让人觉得他身上有“硬气”和“底线”。可惜,他用后来的行为证明了:头上的光环再亮,也能被欲望的阴影吞噬。而且,李玉国的事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更是给那些还在“迷路”的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别以为退了休,拿了个“曾经的领导干部”身份就能躲过法律。看着李玉国的结局,大家心里会明白一件事:法律的天网,不但恢恢,还特别“不打折”。 从履历来看,李玉国的职业生涯是让人羡慕的。可问题是,他自己把这盘好棋下烂了。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军区司令员,再到北京市财政局的领导岗位,他本有机会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也可以在退休后安享晚年。然而,他没有守住“清廉”二字,把自己拖入了违法犯罪的泥潭。其实,干部们真正的“保值增值”,不是手里的权力换来的财富,而是清清白白的名声和家庭的安宁。像李玉国这样晚节不保的人,得到了什么呢?权力没了、自由没了,甚至连家人也得为他的行为承担羞辱,这样的人生代价,值吗?
李玉国案告诉我们,反腐不仅盯着台上的领导,台下的、退了休的,也都逃不过法律的视线。这既是法律的威慑力,也是对全体公职人员的严肃警告:守住自己的底线,才是真正的“保险”。有权力的人多想想这个问题:是多捞一点,冒险把自己送进牢里?还是干干净净守住底线,给自己留个清白?李玉国用自己的例子告诉了大家一个答案:后者看似亏了点钱,实则赚了整个人生。 那么最后想问:对于李玉国的落马,你怎么看?如果他能早些收手,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快来分享你的看法!
军分区,严谨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