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人格缺乏时代。 老公出差回来没几天,我已经察觉到生活细节上的微妙变化,更具

中国聊生活 2024-12-03 15:03:01

服务型人格缺乏时代。 老公出差回来没几天,我已经察觉到生活细节上的微妙变化,更具体来说我对其他人服务量再增加一节。 每天的日常大同小异,早上5点左右起来做饭喂孩子,送儿子回来在家休息,最近不行,回来还得准备老公的早饭,还陪着他吃饭,还协助他的破活儿,(昨天的活儿是帮他寄快递,今天的活儿是他的西服要干洗😓😓)晚上回来也是,本来我跟闺女下午6点多吃饭,我收拾完就出门接儿子回来,一天的活儿这样能结束的,最近又增加新的一项工作,我老公7-8点回来自己吃饭,通常他只管吃饭不收拾餐桌,我晚上9点多回来又进行一次洗碗。 服务型人才缺乏时代。 比如说咱家,需要被服务的人员就是三个人,能付出服务的人才只有一个人,我觉得这种比率不仅仅一个家庭单位,这社会也是差不多这比率。 首先我定义一下,服务型工作,说实话哪个工作也都是服务型工作,但我说的服务型人才是特别繁琐,死板的,甚至没有名分没有面子和体面的工作,纯粹为了强者服务的Assistant工作,一辈子工作也成名稍困难的工作,😅😅 比如说服务员,扫地,病人义工,老人养老福利工作,家政,保姆等等,能挣钱但没有太大面子的工作。 Ai说 中国月薪 10000 元以上的占比约为 4.5%,那么普通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工资大部分几千,甚至2000-3000也不少,我家前边有一所餐厅,常年招服务员,后台洗碗工4500元,服务员5500元,大厅经历工资7500-8500之间,他们的工作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但工资其实跟普通办公室白领没大差异,今天我查看养老福利工作人员的工资,大部分都在于7000-11000之间,同时包吃住,😅😅 外卖更不用说了,已经看过无数个的跑外卖还贷款的视频,好,那么问题来了,我不否定有的外卖骑手学历高,但这种行业的大部分的人员普遍学历低,没有太大技术和能力,最终不得不选择这条路的,对吗? 有的人叹气说,年轻人找不着工作都跑外卖,社会都变成这样,我们孩子学习的理由是什么,甚至国家也鼓励年轻人多要参加家政行业什么的,但我觉得这种鼓励其实不是白来的,这社会已经有太多被服务的人群所在,能付出服务的人才越来越稀缺,虽然他们干的活儿,有高学历者眼里没有太大含金量,但数量上稀缺,自然工资也低不了。 这时代很多人都想占C位,都是公主和王子,都一个个需要有人的照顾,婚后也不想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外边挣几千已经很牛,能啃老人就啃老人,反正这种活儿没有体面和价值,但能付出这种服务的人群有限,他们的工资只能越来越贵,绝对便宜不了,"稀缺"…… 就是贵。 这样看国家鼓励大学生要参加家政行业也是有道理,甚至准确看到这稀缺市场的缝隙。

0 阅读:0
中国聊生活

中国聊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