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待在家中,而不出门旅游?其实,很多人所谓“旅游”原本就不是旅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4-12-03 14:56:25

为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待在家中,而不出门旅游?其实,很多人所谓“旅游”原本就不是旅游,而是碰瓷旅游,烈度太高,品质度太低,把旅游打卡搞得跟上班打卡似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更是堪称极度自虐。 其实,旅游早就被玩坏了,而且注定被玩坏,在规划设计时就被注定了。因为旅游规划必须统一体例,必须要有统一的范式和格式,否则专家评审关就过不了。 首先是把政策背景、行业趋势和市场现状等一顿分析,其次是盘点本地自然与人文资源,再次就是借鉴其他做得好的旅游景区,他山之石,摸着石头过河嘛! 国内做得好的“他山之石”就那么几块,都是各种天时地利人和,风云际会才造就的奇葩,压根就没啥借鉴意义。像乌镇、簧岭、德清民宿那样的奇葩,老祖宗先天留饭吃,狠人后天加持抢饭吃。咋借鉴?借个大锤子! 一顿操作猛如虎,给项目整出一个总体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和客群定位等。然后,强行给项目地块划分功能区,然后就是往各个功能分区里面塞产品,吃、住、行、游、购、娱,产品策划以网红、爆款为最高原则。 打铁花能让人尖叫,就弄个打铁花广场。民宿让人上头,就弄个主题民宿街。咖啡茶酒让人上瘾,就整一条休闲街……总之,旅游规划的尽头不是旅游,而是工厂流水线同质化,是人性装B泡沫化。 一切以掏有钱人的口袋为目的,压根就没咋考虑普通人和本地人。比如,湖南各县乡村一级的旅游规划,核心客群肯定紧盯长株潭老铁的口袋,湖南各地市州一级的旅游规划,就得死盯珠三角和长三角,甚至欧美客群的口袋也要考虑,贪大求洋。 这里得说下北上广深的那些规划公司,因为早先中西部各省份的旅游规划大多是他们做的,先进地区的和尚好念经嘛。他们一般会把规划PPT做得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大量堆叠示意图和效果图,主打一个花里胡哨。 很多规划人员都是小年轻,连蒜苗和香葱都分不清,就敢不远千里万里跑到中西部省份做乡村旅游规划。调研两三天,写作六七天,仅半个月就能做出一个规划文本,有的甚至就是把以前的规划换个地名而已。 在这种规划引领之下,各地能把旅游做好才有鬼了。其实,这些规划人员,包括所谓文旅专家和教授,心里只有精英史观,而无群众史观,啥意思呢? 就是他们脑子里想的,永远都是为省会城市、一线城市,为有钱人和舍得花钱的年轻人规划产品,极少考虑本地人和大部分人的旅游需求。6亿月薪1000元,10亿月薪2000元人群从来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对大部分人而言,旅游原本就是一件极其昂贵的事情,跟房地产似的,收入跟房价严重不匹配。另外,各个旅游景区都存在过度商业化现象,票中票,园中园普遍存在。 比如,去寺庙烧一炷香就得几十上百,几千上万也不稀奇,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去庙里给菩萨磕头许愿,拜完抬头就会发现功德箱就在旁边,而边上的和尚正在用一种极其暧昧的眼神看着你,非常一言难尽。庙小妖风大,搞得拜菩萨跟购买彩票和赎罪券似的。 至于景区门票、民宿、餐饮和观光车之类的价格就不说了,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死贵死贵,因为那玩意原本就不是为你准备的。所以,普通人那点月薪三千的工资,压根就不是旅游,而是碰瓷旅游。 因为没钱,好不容易出门旅游一次,就势必会走马观花式看景点,就是用有限的金钱和时间打卡最多的景点。通过提高行程密度和劳累烈度,让金钱和时间价值最大化,把钱花在刀刃上。压根就没资格回答累不累,因为时间和金钱不允许。 对很多人而言,很多地方虽是第一次去,但也很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打卡之后的离开并非为了下次相遇,而是永别。所以,必须一次性看完所有景点,连睡觉都觉得是一种浪费,人人特种兵。堪称一寸光阴一寸金,三寸光阴一个鑫。 但旅游很累并非我国独有,全世界都一个鸟样,毕竟有钱人都是度假,只有穷人才旅游。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本质区别是啥?专家会告诉你,它俩都有各自标准,度假更注重过夜,注重吃喝玩乐住,产品体验更丰富。 这特么就是瞎扯,包括他们经常念经,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去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就目前的旅游体验舒适度而言,完全可以把“呆腻了”换成“活腻了”。 其实,旅游和度假的本质区别在于游览体验密度和烈度,在于人的心态。旅游是一天完成三天的任务,度假是三天完成一天的任务,烈度非常之低。 所以,如果你愿意,你完全可以把旅游景区体验出度假区的感觉。其实,对绝大部分人而言,真正独属于各自的度假区就是老家,父母管吃管住管孩子,你可以睡到你妈来打屁屁。裤衩随便扔,小曲慢慢哼,你甚至可以做到零成本撒娇。 所以,大伙选择呆在家里而不出门旅游,是因为去楼下公园散步发呆晒太阳,远比旅游更具性价比。当然,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决定个人喜好。 有钱,你可以“烟花三月下扬州”“歌舞升平春色好”,他乡即故乡。没钱,你就只能“独出前门望野田”“莫笑农家腊酒浑”,此心安处是吾乡!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