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玛加丽塔在苏联去世,临死前她安排家人销毁私人信件,但是特意留存的几封

鲸鱼铲史官 2024-12-02 19:12:40

1980年,玛加丽塔在苏联去世,临死前她安排家人销毁私人信件,但是特意留存的几封情书曝光了一个隐藏秘密:二战时,36岁的玛加丽塔为了窃取原子弹资料主动去勾引56岁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玛加丽塔聪慧貌美、气质高雅,在苏联早期的社交界名声很大,嫁给了享有“俄罗斯罗丹”美誉的雕刻家谢尔盖·科涅库夫后,随丈夫定居美国。

因为天生的外貌优势,玛加丽塔去往美国不久就被苏联女间谍耶丽扎维塔 · 扎鲁宾娜吸收为情报组织成员,代号卢卡斯, 职责是借助社交方便为苏联搜集高科技情报。

1933年,玛加丽塔的上级获悉科学家爱因斯坦因逃避纳粹迫害定居了美国,随即下令她想办法接近这个大人物以期获取有用信息。

刚好这一年6月份, 爱因斯坦就职的普林斯顿大学邀请谢尔盖为其雕刻塑像,玛加丽塔一直陪伴在谢尔盖身侧,有一天终于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科学家。

丈夫忙于雕刻,给了玛加丽塔接近爱因斯坦了好机会,他和大多数男人一样,很难抵挡玛加丽塔的热情和妩媚。

36岁的玛加丽塔虽然对56岁的爱因斯坦初次印象一般,但是相处下来,竟然被他聪明风趣的样子、以及远超常人的智慧头脑深深吸引。

更难得的是,两人都是爱国主义者,反对战争对人民的戕害,爱因斯坦虽为犹太人,却漂泊在异国他乡,而玛加丽塔也对莫斯科十分想念。

经常互相诉说心事的两人在不知不觉中坠入爱河,爱因斯坦在工作之余为玛加丽塔写情诗,而玛加丽塔则为他画像,两人互为对方的“维纳斯”。

但是,情到浓时却不能继续肆无忌惮,一来玛加丽塔有丈夫,难逃道德谴责,二来她间谍的身份时时刻刻提醒她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这次任务和原子弹制造相关,原本爱因斯坦和美国原子弹制造工作没啥关系,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原理“公式E=MC2”这个公式恰好由他提出,朋友匈牙利科学家格拉德参与了制造原子弹,他欣赏爱因斯坦学术上的成就,希望他致信罗斯福说明核裂变可以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

爱因斯坦想法简单,他不过是出于阻止战争的考虑,就听信好友的劝说在他拟好的信上签了名,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制造原子弹扯上关系。

而基于玛加丽塔和爱因斯坦的情人关系,一些关于原子弹制造的信息很难不被被她获取,但到底有没有传到苏联情报部门?这一点并没有得到确切证实。

可以肯定的是,玛加丽塔在一次旅行中向爱因斯坦白了间谍身份,也许是真的爱上了这个智慧的男人,也许是受不了良心谴责。

爱因斯坦知道后愤怒又惊讶,但出于对玛加丽塔的爱没有过多苛责,还心软地答应了与她上级见面的请求。

见面后,爱因斯坦到底有没有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一些情况告诉对方?后人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向来反战的爱因斯坦给苏联科学院写了一份电报,陈述了原子武器给世界带来的新危险。

不得不说,这份电报写得及时又聪明。

一方面完成了爱人的请求,保持了和她的情人关系。

另一方面,还帮助玛加丽塔和上级有所交代,不至于她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影响到在美国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苏联方面曾有人撰写书籍《情报机关与克里姆林宫》 ,强调玛加丽塔从爱因斯坦那里得到了关于原子弹制造的技术资料。

可是,美国专家从未承认这一点,他们坚持认为爱因斯坦和原子弹的关系仅仅是一些公式和数据。

近年来有相关专家研究这一段历史,他们觉得苏联当初之所以揭露这个秘密,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毕竟世界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苏联制造原子弹方面曾说过话,让他们的行为显得名正言顺许多。

而大众对此并无多大兴趣,人们更关注玛加丽塔和爱因斯坦的情史,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遗憾的是,在爱因斯坦知道玛加丽塔身份后不久,苏联方面出于对其安全的考虑,让她尽快回国,爱因斯坦不得不忍痛放手。

此后几十年直到两人去世,都没有再见面。

但是思念抵不过距离和时间,爱因斯坦给玛加丽塔写过很多封信,也是从书信中后世之人才了解到他们两人的这段感情。

在爱因斯坦的一份画像中,他曾亲笔题诗:“苦难也罢,甜蜜也罢,都来自我不能左右的外部世界, 而我只能孤寂地生活着。 回想往事, 我曾经痛苦万分, 也曾甘之如饴, 让一切都永远留在记忆中吧。”

这大概是两人爱情最有力的佐证,这首诗,足以让世人相信,爱因斯坦曾经无可救药地为那个苏联女人迷恋过,在她身上品尝过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而玛加丽塔对爱因斯坦的爱,虽然不那么直白,但是我们从她销毁大部分私人信件,却唯独留下爱因斯坦写给她的情书,足以看出爱因斯坦在她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此时,相比他们两人疯狂又炙热的爱情,当初那个目的不纯的“色诱”开始,似乎变得可以谅解了,毕竟爱情是盲目的,没有理由的,你觉得呢?

0 阅读: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