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贵州省一名瓦匠给军区司令员杨勇上将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我没牺牲,希望组织分配一些工作”,杨勇看后当即让他当了副区长。这瓦匠是谁呢? 1950年的一天,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杨勇收到了一封特别的信。这封信来自遵义的一名普通瓦匠,信中写道:"我是孔宪权,不知道您还记得我吗?我如今在遵义,虽然身有残疾,但还是想请求组织给我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杨勇拿着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激动得站了起来。这个名字,他怎么可能忘记,那是一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一个被认为已经牺牲的红军英雄。 这位名叫孔宪权的瓦匠,1911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家里穷得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买不起。 当红军来到家乡招兵时,年轻的孔宪权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部队里,他很快就因为作战勇敢成为远近闻名的战士。 参军后的孔宪权,在战场上总是冲在最前面。他带领的突击队多次完成艰巨的战斗任务,立下了不少战功。 1932年,在黄克诚的介绍下,孔宪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在战场上表现得更加英勇,被誉为"打不死的程咬金"。 在中央苏区时期,孔宪权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每一次战斗,他都带领战士们英勇作战,是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战将。 在这期间,他与杨勇等革命同志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他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经历生死考验,建立起了超越生死的革命友谊。 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孔宪权跟随红军主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这一路上,他带领突击队参与了多次重要战斗。 1935年2月的一天,红军部队向娄山关发起了猛烈进攻。孔宪权带领突击队,奉命攻打敌军指挥部。 战斗异常激烈,突击队遭遇敌军的疯狂反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突击队的子弹所剩无几。 战士们把最后的子弹打光后,拿起马刀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孔宪权依然坚守在战斗第一线。 就在这时,一串密集的机枪子弹击中了孔宪权的左胯。虽然浑身是血,他仍然坚持用最后的三颗子弹与敌人周旋,直到二营营长邓克明带领援军赶到。 战友们把重伤的孔宪权抬到了遵义城内的天主教堂救治。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左胯被六发机枪子弹打碎,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没有麻醉药,医生只能用鸦片水代替。手术后,孔宪权的左腿比右腿短了将近十厘米,从此成为了一名残疾人。 按照长征时期的规定,重伤员需要就地安置。组织上考虑到孔宪权的特殊贡献,特意给他留下了一名卫生员、一名警卫员和300银元。 他被安置在当地一户姓宋的地主家养伤。红军临走时,特意叮嘱这户人家一定要照顾好他,并表示一定会回来。 1936年西安事变后,局势有所缓和。伤愈的孔宪权本想北上寻找部队,但收留他的宋姓地主担心红军回来追究责任,再三挽留。 无奈之下,孔宪权只能留在遵义。为了生计,他先是当起了走街串巷的货郎,挑着担子卖些小商品。 后来,他又学会了泥瓦匠的手艺。虽然是跛脚,但他做工细致认真,在当地逐渐有了一些名气。 起初,当地人都叫他"跛子瓦匠"。后来有人认出他是红军,便改口叫他"活着的红军菩萨"。 在当地百姓眼中,这位残疾的泥瓦匠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他待人真诚,工作勤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些迷信的乡亲们甚至把他穿过的鞋子、用过的物品都收集起来,认为这些东西能带来好运。这让孔宪权的生活更加清贫。 1950年初,孔宪权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杨勇。这个名字让他立即提笔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 这封信很简单,就说明自己还活着,虽然身有残疾,但希望组织能给他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信寄出后不久,杨勇就派人把他接到了贵阳。 组织很快恢复了孔宪权的党籍,并任命他为第七区副区长。他熟悉当地情况,又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很快就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1952年,组织上考虑到他在遵义生活多年,对当地情况了解深入,便调他参与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筹建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作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首任馆长,孔宪权倾注了全部的精力。他带领工作人员在全省各地搜集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资料。 在他的努力下,纪念馆共收集到1400多件珍贵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时刻,成为了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 1964年,在孔宪权的争取下,毛泽东主席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这是毛主席解放后唯一一次为革命纪念馆题字。 1958年,邓小平同志来到遵义会议纪念馆视察时,对孔宪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孔宪权同志是遵义会议纪念馆最适合的馆长。" 到了80年代,很多国外的作家和记者慕名前来采访这位老红军。他们在了解长征历史的同时,也被孔宪权的革命精神所打动。 1988年11月,孔宪权以77岁的高龄离世。消息传出后,全国七大军区都发来了唁电,表达对这位老战士的深切哀悼。
大将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