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在贵州的24道拐公路上,一辆木炭车停了下来,司机拿出三角木塞在车轮下

鲸鱼铲史官 2024-11-29 14:11:57

1940年,在贵州的24道拐公路上,一辆木炭车停了下来,司机拿出三角木塞在车轮下后,拿出一袋木炭倒入炉子中,等炉子里冒出水蒸汽,汽车就又有了动力继续爬坡。大量的抗战物资就这样从缅甸运到中国。

七七事变后,日本非常有目的性将我国沿海城市攻陷,控制了各个港口,这样一来国际上的各种物资与军火等都无法通过海运进入国内,中国此时非常需要一条运输通道,来获得战略物资。

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提出,修建一条从昆明到缅甸的公路,然后通过缅甸国内的铁路或公路,直通印度洋,才能彻底摆脱日军的围困。

这个主意是非常不错,但面临的困难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这条公路被称为滇缅公路,总长达到1147.4公里,中国境内一半路段是有基础的,修建比较快。

比较麻烦的是西段公路,需要穿越6座大山,跨过5条大江,五百多公里的公路全程都是在原始森林、高山峡谷中,天气多变,一年中半年时间是在雨中度过。

严酷的自然条件,加上没有机械化的工具,当时很多人都不信这条公路能够修建成功,因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摆在面前,缺少民工。

当时大部分的青壮劳力都已经去当兵,数百公里长公路沿线的村庄中,大部分都是妇女儿童,老头老太,为了能够给打鬼子出力,他们都加入到了修路大军中。

在征集到的20万民工中,有各种各样的民族,穿着少数民族特色的破衣服,带着自家的工具,干粮,甚至还有家里的孩子,以及陪伴孩子们的小猫小狗。

靠着锄头、铁铲、箩筐、榔头、黑火药等等土工具,他们开山挖路,肩挑人扛,硬是在山中修建出了一条公路。

汽车通行的公路比骡马等通行的要求要高,在挖出毛路后,还要铺上砂石再碾压,没有碾压机中国人民就用石碾子,在有坡度的地方使用石碾子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三五吨重的石碾子,如果无法就地取材制作,本身运输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山高路窄,估计和修长城的困难也差不了多少了。

石碾遇到下坡时,滚动会加速,经常有人被失控的石碾撞到,压死压伤。甚至那些喜欢在石碾子前面奔跑的孩子也无法幸免于难,被石碾压死的孩子不在少数。

在修筑公路的过程中,死于各种事故的就有三千多人,200名工程技术人员中也有8人在事故中死亡。

1938年8月,经过9个月的艰苦工作后,云南人民相当于几乎徒手修筑的滇缅公路提前通车了,缅甸境内的也按期完成,早已等在缅甸港口的援华物资终于可以通过陆运进入国内了。

三千多名南洋的华侨,在得知公路开通以后国内司机不够用,都回到国内当起了司机,在这条公路公路上,日夜不停地开着各种汽车,运输着不同的物资。

在物资进入云南后,还需要通过滇黔公路,在贵州的晴隆县有这么一段公路,曾经轰动整个世界,这就是著名的24道拐。

所有通过滇缅公路进来的物资,都要爬上这24道拐,因为落差大从第一拐到第24拐直线距离只有350米,但高度相差了250米,只能做成这么多道拐,才能顺利爬上。

即使是这样,当时中国大量使用的木炭车,还是无法顺利爬上,附近的村民经常去帮忙推汽车。当时国内汽油非常紧张,加上日本又控制了进口石油的通道,一升汽油需要一块大洋,根本用不起。

当时不仅是中国,日本、法国等都改装出了木炭汽车,这是在将煤炭、酒精等等多种可以燃烧的燃料反复测试后,发现木炭的效率最高,所以当时公路上跑的都是改装后的木炭汽车。

木炭汽车是将木炭点燃后,储水罐中的冷水自动喷洒到木炭上,木炭不能完全燃烧就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发动机,在气缸内燃烧,转化为动力。

说是木炭汽车,其实是一辆油改气的汽车,发动机烧的是一氧化碳,差不多就是煤气。在24道拐上,汽车特别费力,因此经常有木炭车动力不足停下来,等待产生足够的燃气后再开动。

为了防止汽车后溜,司机都带有三角木,塞到汽车车轮底下,固定好车辆。然后拿出一袋木炭,爬上车顶,将木炭倒入炉中,然后手摇鼓风机让木炭尽快旺起来。

等到冷水喷洒到木炭上,冒出大量水蒸气后,一氧化碳也产生了,稍等一会司机就能继续启动汽车,有了足够的燃气,爬坡也就顺利多了。一公里路程大概消耗1斤的木炭,比烧珍贵的汽油可省钱多了。

最繁忙时,每天经过24道拐的汽车达到3000多辆。1942年,美军的工程部队对24道拐进行了加固,慢慢地烧汽油的美国车越来越多。

美国车不仅运货,有的后面还拉着大炮。有时候也把贵州生产的枪械、子弹等送到云南的前线去,贵州当时有非常多的兵工厂。

1944年,一名美军的随行记者来到24道拐,拍下了一张照片,大量的美国卡车在24道拐上行驶,这成为当时中美联合抗战的象征。

可惜没过多久,日本占领了缅甸部分地区,滇缅公路也被切断了,各种援华物资再次无法进入国内,只能冒险开辟了驼峰航线。

参与修建滇缅公路、滇黔公路,以及曾经在这条公路上开着木炭车的中国百姓,没有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这些无名英雄值得我们铭记。

0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