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著作权申明:本文作者,罗小东,系罗贯中之后
作者,罗氏,字小东,号太蓬仙山道人。现任四川大元明清科技总经理,
授权今日头条(头条号)首次发布,未经头条号授权,禁止拷贝转载
西方哲学中“存在”的概念,特别是黑格尔的“现实性”概念。这段文本来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作品,他以其存在主义哲学和对存在问题的深入探讨而著名。
在海德格尔的解读中,哲学的核心是对“存在”的追问,这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他指出,“存在”在黑格尔哲学中与“现实性”是同义的。黑格尔选择使用“存在”这个词汇来描述他的“现实性”概念,这不是一个随意的选择,而是源于西方哲学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黑格尔的“现实性”概念与他的绝对理念和绝对知识紧密相关。现实性是绝对理性的表现,是理性作为绝对知识的自表象活动及其被表象性的存在者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现实性不仅仅是外在的、实际的或现存的事物,而是一种内在的、理性的、逻辑的发展过程。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理解了黑格尔的这种立足点,才能正确理解黑格尔的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常常被误解为简单的逻辑实证主义,即认为现实中存在的东西就是合理的,或者合理的东西最终都会实现。但实际上,黑格尔的意思是,只有那些内在逻辑上完整、理性上自洽的事物,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实现为现实。
海德格尔的这些分析是他试图超越黑格尔和康德哲学的一部分,他试图揭示存在的本质和历史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他为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黑格尔的“存在”概念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存在”与“现实性”紧密相连,这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辩证法的运用。黑格尔认为,现实不仅仅是事物的外在存在,而是事物内在理性的表现。因此,现实性是绝对理念自我展开的过程,是逻辑思维的历程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
黑格尔的这一理念与传统的形而上学观念有所不同。在传统形而上学中,“存在”通常指的是某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而在黑格尔那里,“存在”更多地是指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过程。黑格尔的“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事物从潜在到实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态的“存在”本身。
黑格尔将“存在”与“对象性”联系起来,强调对象性是理性的具体体现。对象性指的是事物作为客观存在的实体,其内部包含了理性结构,是理性内容的载体。因此,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句话表达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件事物都体现了绝对理性的内在逻辑,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实现过程中。
至于尼采对“存在”概念的使用,尼采同样受到了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但他对“存在”的理解更加注重个体和生命的意义。尼采的哲学中有着强烈的生命主义色彩,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力量和意志,而存在的意义则在于不断的创造和超越。尼采的“存在”概念同样具有历史性的维度,但他更加关注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黑格尔和尼采的哲学对话中,尽管他们对“存在”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试图超越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考,探索存在的深层意义。黑格尔强调理性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发展,而尼采则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和超越性。两者都对我们理解世界和人类存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
在与黑格尔进行哲学争辩时,深入理解他的存在概念和本质性的存在概念是非常重要的。黑格尔将“虚无”与被限制地理解的“存在”带进了一种决定性的关系中,这一点具有深远和广泛的重要意义。这并不仅仅是“术语”的区分,而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黑格尔哲学的立足点和原理进行临时描画:
a) “立足点”是指哲学思考的出发点,是思想者通达其思想的地方。黑格尔的立足点是绝对观念论,即观念作为思想的把握活动中的被把握者。这里的立足点是意识的立足点,存在是表象活动或表象活动的被表象性,是无条件的主体性。
b) “原理”是指哲学的发端,是思想的基础。黑格尔的原理是“实体即主体”或存在即“变化”。对他来说,变化是开端,他从这里开始。变化是自行表象的活动,自行达到显现。在《逻辑学》中,变化本身是作为变化者的绝对规定,是无条件的条件导致变化。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变化是所有开端的绝对规定,还是仅仅黑格尔形而上学的开端?黑格尔真正的哲学,《逻辑学》,从哪里开始?从“变化”开始,这才是“根据”。绝不是从“存在”开始,因为变化是通过“变”而在。
c) 立足点和原理在何种程度上共同归属于何处,我们需要通过思考确定的立足点和原理来给出答案。
在简短讨论这三个先行问题之后,我们尝试着进一步描画我们的争辩扎根之所在——否定性。
2. 概览(9)(10)(11)
1. 黑格尔哲学的“立足点”和“原理”的规定以及“立足点”和“原理”的概念。黑格尔的立足点是绝对观念论,即“我思考确定者”的无条件性。原理是实体性即主体性,即“存在”作为绝对知识的变化。
2. 黑格尔的“否定性”的标志是作为意识的差别。第一个问题是:这种差别是否来自于作为本质的意识,或者说,差别作为标志是否被用来规定意识(主体-客体关系),或者说,两者是否是一回事或为什么如此?
3. 否定性以“他物”(Anderssein)的形式说明:某物和他物。他物作为他物的他物。
4. 否定性不从黑格尔的虚无出发而得以规定,因为它似乎是虚无性的“化身”;虚无与存在是同一个东西,两者不作为有差别的东西;这里还没有差别,没有否定性。
5. 黑格尔的“存在”概念发源于绝对现实性的拆解(Ab-bau)——与这种绝对现实性最极端的差别物。它是最极端的外现(Entäuβerung)!而绝对的现实性就是意志。
6. 绝对的现实性(较宽泛意义上的存在)出自反对系统地(按照体系标准)论证存在和存在者之差别的取消(Ab-sage)。这种取消(废弃的圆满完成)出自差异之遗忘。遗忘出自差别之中最习以为常的习惯。这里拆除必然出自这种取消;这种取消在于绝对和一般形而上学之本质,它们始终与这种取消之践行一道存在或发生。
7. 这种取消是无条件思想之可能的绝一对性的本质性的前提条件。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存在”的概念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从绝对观念到具体现实的整个过程。黑格尔认为,“存在”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在他的体系中,“存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绝对知识的变化和发展。
“Entäuβerung”(外现)这个词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指的是绝对观念向外部世界的转化,即从思想到物质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绝对的现实性不仅仅是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意志来实现和体现的。意志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绝对现实性的表现形式,是推动世界发展和变化的力量。
黑格尔认为,意志不仅仅是个人意志,而是包含了整个社会的、集体的意志。这种意志体现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是通过人们的行动、决策和努力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否定性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否定性不是简单的消灭或排斥,而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转变,是事物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例如,在历史的发展中,新的社会形态和意志会否定旧的社会形态和意志,但这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旧事物的内在矛盾导致的新事物的产生。这种否定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绝对的现实性通过意志的外现,并通过否定性来实现和发展。这种过程不仅仅是物质的变化,更是思想和意识的发展。黑格尔的这套哲学体系试图解释世界和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变迁。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他在”(Anderssein)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差异性或他异性。这个概念体现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对立和统一的原则。在黑格尔的辩证过程中,“他在”是绝对观念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它标志着观念自我意识的分裂,即主体和客体的区分。
“他在”不仅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之间的简单对立,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事物内在矛盾的表现,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在这种对立中,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推动着事物向更高的统一发展。
黑格尔认为,这种对立和统一的过程是绝对观念自我实现的方式。通过这个过程,绝对观念不断地超越自身,实现自我完善。因此,“他在”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是绝对知识发展的一种形态,是绝对观念自我运动和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最终会导致一种更高形式的统一,这种统一既包含了对立面的要素,又超越了对立面的限制。这种过程不仅仅发生在思想领域,也体现在现实世界的历史和社会发展中。通过这种辩证的过程,黑格尔认为世界和历史展现出一种理性的秩序,这种秩序最终会实现绝对的精神或绝对的现实性。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实体与主体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
1. 实体(Reality): 黑格尔的实体概念不同于传统的本体论中的实体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实体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实体,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在矛盾推动的不断发展的体系。实体是绝对观念的自我体现,是包含一切现实和可能性的无限集合。
2. 主体(Subject): 黑格尔的主体概念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意识,而是一种能动的、自我决定的实体。主体是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是通过自我思考和自我行动来实现自身目的的实体。主体性与客体性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实体即主体(Reality is Subject): 黑格尔提出“实体即主体”的原则,意味着实体不是被动的、僵化的存在,而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推动的过程。实体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行动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否定性(Negation)和矛盾(Contradiction)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事物的发展不是通过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而是通过内在矛盾的解决和升华来实现。
例如,在历史的发展中,新的社会形态和意志会否定旧的社会形态和意志,但这不是简单的消灭,而是旧事物的内在矛盾导致的新事物的产生。这种否定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原则揭示了现实世界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强调了事物内在矛盾的重要性和事物发展的自我推动力量。这一原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也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重要特点。
8. 由此出发,我们察觉到了否定性在绝对肯定性中的完全融化。否定性是无条件思想的“能量”,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已经奉献出了一切否定或虚无性的东西(Nichthafte) 。 关于“否定性”之起源的问题是毫无意义和根据的,否定性不成问题。否定性作为否定之否定,基于对无条件的自我意识 --作为 “真理”(即存在者之存在者性质)的绝对确定性之肯定。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是一个关键概念,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否定性不是负面的,而是推动事物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力量。这种过渡是基于对无条件的自我意识的肯定,即真理的绝对确定性。
9.否定性不成问题,是思想之本质不成问题的结果。
否定性是思想本质的一部分,它是思想不断发展的动力。黑格尔认为,否定性不是需要解释的问题,而是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10.思想作为存在者之表一象着的规定之实施(作为自行表-象活动),作为存在之解释的视域之先行给予(觉察性一-在场性一一被思想性)。
思想是一种自我表象的活动,它解释了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本质。思想的自明性是人类特有的本质特征,从笛卡尔以来,意识就被视为自我意识。
11.思想的自明性在思想着的动物的意义上作为人的本质标志。存在者之存在者性质自笛卡尔以来,本身就成了表一象活动。意识就是自我意识。
存在者的存在性质是通过思想的活动来揭示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它是存在的核心。
12.否定性不成问题的特性和关于人与存在(不仅与存在者)之关系的问题。“人神同形同性论”之真正的问题。
否定性不是问题,而是人与存在关系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与神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真正意义。
13. 存在不能从存在者探问出来或针对这个存在者的存在者性质,而是本身返回其真理。存在之空敞 (Lichtung)-- 在“我在存在之光中把某物表
存在不能仅仅从存在者身上探求,而应该回归到存在的真理。存在的空敞性是通过思考未被把握的思想的统一本质来揭示的。
一象为某物”的意义上,通过思考还未被把握的思想之统一的本质而被指明。空敞作为失-据(Ab-grund)-- 虚无-一不是一无所有,而是真正的要义之所在,即存在本身。
14.存在不同于存在者。将存在和存在者之“关系”标画为差别的可疑性。克服可疑性的开始:存在之筹划,而筹一划就是在此一存在 (Da-sien)。
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差别,而是需要通过存在的筹划来理解。存在筹划就是在此时此刻的存在。
15.否定性对于形而上学思想来说,只能被湮没在肯定性之中;虚无就是存在深不可测的反面,但是是作为其本质的这种反面。存在本身的唯一 性;存在之“有限性”;这样标画有表面性和易误解性。
在形而上学中,否定性常常被忽视或被肯定性所吞没。虚无是存在的深层本质,它是存在本身的唯一性。
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中,否定性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代表了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事物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能量”。否定性不是负面的,而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这种过渡是基于对无条件的自我意识的肯定,即真理的绝对确定性。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常常被忽视或被肯定性所吞没。虚无是存在的深层本质,它是存在本身的唯一性。这种观点与老子的“道”和“无”的概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经》中。老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是一种超越、无形、无名的终极实体。而“无”则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空虚、虚无的状态,但同时也是万物生成的源泉。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他认为老子的思想与自己有暗合之处。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和纯粹的有”就是无的思想,源于中国老子的思想。黑格尔的矛盾观是属于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只有当人把上帝当做精神,知道了精神的规定,上帝的规定才是对理性的本质的、绝对的规定。这种观点与老子的“道”和“无”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与老子的道与无中生有概念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否定性、动态过程和存在的深层本质。然而,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更为复杂和系统,他的思想受到了多种哲学传统的影响,包括古希腊哲学、基督教神学等。
16.思考虚无意味着:经验存在之真理或经验存在者整体之急迫。思考虚无不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的本质在于,通过徒劳无益地对存在者实施阴谋 诡计(14)而遗忘虚无。
思考虚无意味着经验存在的真理和存在者的整体性。虚无主义是遗忘虚无的结果,它通过否定存在者来追求空虚。
17. 对存在者之阴谋诡计的统治最可靠地表现在,形而上学作为这些阴谋诡计的根据,通过其完成而将“存在”贬低为空洞的空虚性(Nichtigkeit)。 黑格尔:“虚无”作为单纯的不确定性或非中介性-一无思想性(Gedankenlosigkeit) 本身。尼采:“存在”,如饥似渴的实在性之最后的迷雾。
形而上学的阴谋诡计是将存在贬低为空洞的空虚性。虚无是单纯的不确定性或非中介性,它是真正的要义所在。
18 .变化:变化是自我实现的否定性,它是绝对知识的体现。变化是直接物体的否定,它是知识的基础
19.作为非一持存性 (Un-bestandigkeit)-- 持存性之否定,这是多义的:a) 失去持存性一一简单地流动或消逝;b) 持续地转变;c) 作为本源之持久性 (Standigkeit)(!) 的不安。
“非一持存性”(Un-bestandigkeit)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概念,它是持存性(Bestandigkeit)的否定,出现在他的存在论哲学中。在探讨存在(Sein)的本质时,海德格尔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持存性”:一种是可以被对象化和量化的事物在空间上的持续存在,另一种是存在本身的时间性特征。
非一持存性指的是存在的时间性特征,它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流动的。这个概念包含了几个不同的意义:
a) 失去持存性——简单地流动或消逝:这是指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这种意义上,非一持存性强调了事物的暂时性和易逝性。
b) 持续地转变:这是指事物在其存在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这种转变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也可以是心理的、社会的。
c) 作为本源之持久性(Standigkeit)的不安:这个意义上的非一持存性是指即使事物在时间中持续存在,它们的本质也不稳定,总是处于一种不安和变化的状态。这种不安来自于事物自身的本质,即它们总是指向某种“不在场”的东西,总是向着未来开放。
海德格尔认为,非一持存性是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揭示了存在的真实面貌,即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动态的、开放的存在。这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的否定性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了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和变化。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黑格尔的哲学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存在的理解和解释上。海德格尔更关注存在的本质和人类存在的特殊性,而黑格尔则更注重概念的逻辑发展和历史的辩证过程。
-Kommen)(15)-- 作为变化的绝对知识(自由!)。由于变化(直接之物的否定)就是知识,而现实性就是被思想 性,所以这变化必须被思考,只能通过思考自身而“是”其所是。而为了无一条件地去思考自己,变化本身必须最极端地外现它自己(成为纯粹的存在)。 这种外现自己只是为了真正地或唯一地赢得自身,并通过赢得而拥有,通过拥有而“存在”,也就是说,依其本质而去“活动”。首要的东西,所变成的 “什么”,就是变化本身。变化是自我实现之不确定的直接的东西。
马丁·海德格尔的“非一持存性”(Un-bestandigkeit)与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在哲学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背景。
海德格尔的“非一持存性”是他探讨存在(Sein)和时间性(Zeitlichkeit)概念时的一部分。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存在的时间性意味着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和始终指向未来的。非一持存性强调了存在的流动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以及这种变化是如何影响事物的本质的。海德格尔认为,这种时间性是存在的基本结构,它揭示了事物的真实面貌,即它们总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开放的状态。
而老子的《道德经》中的“无”或“无为”(Wu Wei)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老子看来,“无”是一种超越的、原始的状态,它是宇宙万物之源。老子认为,世界的混乱和矛盾是由于人们过度强调“有”(You)和人为干预造成的。因此,他提倡“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来实现治理和社会秩序。在这种意义上,“无”并不是指不存在或空虚,而是指一种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状态,是一种超越个体自我和欲望的宇宙智慧。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非一持存性”强调的是存在的时间性和流动性,而老子的“无”则更多地与自然、无为和宇宙的原始状态相关联。两者都在探讨存在的本质,但它们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海德格尔的哲学深受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而老子的哲学则源自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
20. 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体在精神、情感和认知等各方面的高度发展。在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哲学思想中,自我实现的含义和路径有着各自的解释和阐述。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之后,所追求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指的是个体实现其独特的潜能和创造力的状态,这种状态涉及到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接受和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能够充分地体验生活,他们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外在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是出于内心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深深喜爱。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的角度探讨了自我实现的问题,他认为自我实现不是一种外在的目标或状态,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刻理解。海德格尔强调,只有当我们真正地面对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存在,我们才能开始真正地活着,才能实现自我。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理念,这些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与自我实现的概念相呼应。老子认为,只有减少私欲和人为的干预,顺应自然和道的原则,人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这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
综合以上不同的观点,自我实现是一个涉及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达到某种外在的目标或状态,更是一个内在的、持续的自我探索和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认识和面对自己的局限性,发展自我潜能,寻找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21.“存在”作为不变性;古典的;基督教的:奥古斯丁,De sermone Domini in monte(《论我主的登山宝训》)Ⅱ,7,27(16);De trinitate (《论三位一体》)V,2,3,I,6f.(17);De moribus Eccles.Cath.(《论公教会之路》)Ⅱ,1,1(18)。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存在”(Sein)作为一个基本概念,他试图从中揭示出存在的本质。在他的思想中,“存在”并不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时间性的现象。这与古典哲学和基督教哲学中对“存在”的理解有所不同。
在古典哲学中,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存在”通常与实体(Substanz)和本质(Wesen)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是实体的属性,而实体是不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观点认为,存在是稳定和持久不变的。
基督教哲学,特别是奥古斯丁的思想中,“存在”通常与上帝和神的启示联系在一起。奥古斯丁在他的著作中探讨了上帝的存在和三位一体的概念。他认为上帝是永恒不变的,是存在的根源。在《论我主的登山宝训》和《论三位一体》中,奥古斯丁探讨了上帝的启示和神学的问题,强调了上帝作为永恒存在的意义。在《论公教会之路》中,他讨论了基督徒的道德生活和精神追求,这些都是基于对上帝存在的信仰。
海德格尔对这种古典和基督教的“存在”观念提出了批判。他认为,这种观念忽略了存在的动态性和时间性。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并不是不变的、永恒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和消逝中的。他通过“存在”(Sein)和“存在者”(Seiendes)的区别来揭示存在的这种动态性。存在是指那种使存在者能够存在的基础,而存在者是指具体的个体事物。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与古典和基督教的“存在”观念存在差异。他的思想强调了存在的动态性和时间性,而古典和基督教的观念则更多地强调存在的稳定性和永恒性。海德格尔的这种理解是对传统哲学的一种挑战和超越,它试图揭示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Negation)和“虚无”(Nichts)是重要的概念,它们与他的存在论哲学紧密相关。以下是海德格尔对这些概念的探讨:
1. **完全抽象的、无概念的虚无性存在(Nichtsein)**:在海德格尔的逻辑学中,虚无是一种完全抽象的存在,它是超越了任何概念和形式的存在。这种虚无性不是通过否定的过程产生的,而是抽离于所有表象活动之外的纯粹“虚无”。在这种完全的抽象中,甚至最初的抽象也被超越了,所有一切被表象的东西都是通过其被表象性来确立的,即通过“不-否定”来确立。
2. **抽象的否定性**:
- **最初的否定**:这是有条件的否定,它区分了主体和客体,并且每个方面都是有条件的。
- **“第二次”否定**:这是主体-客体关系的交替否定,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区分。
3. **具体的否定性**:这是对上述两种否定的“否定之否定”。它表现为存在者的无和存在的无。否定性在虚无中达到了最纯粹和最明确的形式。但是,如何理解这种虚无是一个问题。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虚无”概念进行了批判。黑格尔认为虚无是最初的真实,存在和虚无是同一回事,是一种变化的差别。海德格尔认为,黑格尔的这种解释忽略了虚无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否定性并不是在虚无中不明朗,而是虚无本身就是否定性的本质。因此,存在并不是从否定性中产生的,而是虚无与存在是同一回事。
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不是有差别的东西,而是否定本身。因此,否定性在虚无中的本质是晦暗不明的。而在存在方面,虚无与存在是同一回事。这种理解揭示了否定性的本质,即虚无是存在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存在的外在否定。
总的来说,海德格尔的否定性和虚无概念是对传统哲学理解的一种深刻批判和重新解释。他试图通过这些概念揭示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时间性。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Negation)和他物(Andersheit)是探索存在和时间本质的重要概念。以下是他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
5. **否定性和他在**:
海德格尔在这里讨论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和关系。某物(Eines)变成他物(Anderes)的过程中,每一方都是片面的和有条件的。这意味着每个事物都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定义的,而这种关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当某物变成他物的过程中,差异不再只是片面的对立,而是在一种交替的共同归属性中得到理解。在这种交替中,差异失去了绝对的制约性,它们本身变成了有条件的。这种无条件的否定性是超越了任何特定事物的制约,它从两方面脱离并首先把它们约束在其交替关系中。
在谈到三或四个否定的东西时,海德格尔可能是在指意识、本己(Selbst)和绝对知识。这些概念在他的哲学中涉及到存在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揭示的过程。
绝对否定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是否定性的起源和根据。海德格尔在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
1. 绝对否定性是最初或抽象的东西的提升,还是这些东西的根据?
2. 如果绝对否定性是根据,那么它从何而来?
这些问题指向了海德格尔对存在和时间本质的探索,以及他如何理解否定性在构成我们的世界和经验中的作用。
6. **否定性和他性**:
在这里,海德格尔探讨了最初的否定,即抽象的否定,以及绝对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最初的否定是指事物通过抽象的过程被区分出来,而绝对的否定则是指这种区分和否定过程的深化和超越。
绝对的否定性不是简单地从“虚无”出发,而是从他物的他物出发。这是因为否定性不仅仅是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差异,而是事物本身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揭示。虚无虽然是存在的对立面,但它不是绝对否定性的起点,因为绝对否定性涉及到事物如何通过时间和存在的进程来揭示自己。
海德格尔的这些思考是为了揭示存在的深层结构和时间性,以及我们如何通过否定性的过程来理解和体验世界。通过这些概念,他试图超越传统哲学的范畴,探索存在的本质和我们对它的理解。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和他性是探索存在和时间本质的重要概念。以下是他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
6. **否定性和他性**:
海德格尔在这里讨论了最初的否定,即抽象的否定,以及绝对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最初的否定是指事物通过抽象的过程被区分出来,而绝对的否定则是指这种区分和否定过程的深化和超越。
他性指的是作为他物其自身的本质。这种本质不是与某一物差别的他物的他在,这种差别将两者彼此分别。他物其本身就是对于他物的他物,或者说,这个他物属于作为其根据的他自己,但仍然还是有所差别。他物的他物保持与他自己 的差别。
绝对的他性是指无条件的自己与自己本身相关 (Sich-auf-sich-selbst-Beziehen)。
7. **否定性、意识、主体、客体和真理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的本质是存在的问题,它不是从虚无中产生的,而是通过时间和存在的进程来揭示自己。人的本质作为根本性的问题被提出,是因为人是存在者,他们的存在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展现。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动物的ratio(推理、理性)和(努斯)意义上的有意识的存在,而是作为主体-客体关系的ego cogito[我思]和思想。
黑格尔的“否定性”不通过虚无及其与“存在”的同一性来把握,因为这里没有“差别”。虚无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东西,或仅仅在无条件思想范围内的这种无思想的东西。
存在与虚无没有差别,但尽管如此,存在还是一种“有差别的东西”,自身之否定的“否定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存在者或仅仅存在者本身,这个存在者被称作虚无-作为仅仅存在着的东西的存在者性质。
存在者所不是的,就是“虚无”。而存在者对于黑格尔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是被规定的或被中介的。没有哪个存在者或从来没有哪个存在者也“是”存在;因此,存在是未被规定或未被中介的,存在作为存在者性质被思考,未规定性和直接性。
虚无(作为存在者之无)在这里不与存在相区别;这种存在本身就是虚无,所以并没有差别现存在那里-一也就是说,在作为存在之存在者性质的有待思想 的被思想性范围内,并不是本来就有差别。尽管如此,差一别还是摆在面前,绝非任意的而且也不在“这里”,不在这开始时露面,在这里毋宁说只是最低级 的“显示”,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掩盖着,并且绝不可能作为那样一种差-别而突显出来,因为思想不需要它,即,在其变化的范围内不需要它,
差别从变化才开始。虽说如此,作为被思想性之思想的思想无论如何都需要这种差别,即存在者和存在的差别。这种“差别”把无条件的思想甩在后面,或 者说,它从不让自己降格为无条件思想,而它却依赖于思想,尽管只是以尴尬的取消的方式--可这种方式,却恰恰不允许无条件的思想违背。但这种方式必 然从它那里滑脱,因为无条件思想通常在最高的或完整的意义上,其无条件性之整体必然再度变成有一条件的(be-dingtes), 被那个“物”所制约(bedingt), 物在这里意味着:存在者之整体。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中,否定性和他性是探索存在和时间本质的重要概念。以下是他对这些概念的深入探讨:
6. **否定性和他性**:
海德格尔在这里讨论了最初的否定,即抽象的否定,以及绝对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最初的否定是指事物通过抽象的过程被区分出来,而绝对的否定则是指这种区分和否定过程的深化和超越。
他性指的是作为他物其自身的本质。这种本质不是与某一物差别的他物的他在,这种差别将两者彼此分别。他物其本身就是对于他物的他物,或者说,这个他物属于作为其根据的他自己,但仍然还是有所差别。他物的他物保持与他自己 的差别。
绝对的他性是指无条件的自己与自己本身相关 (Sich-auf-sich-selbst-Beziehen)。
7. **否定性、意识、主体、客体和真理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的本质是存在的问题,它不是从虚无中产生的,而是通过时间和存在的进程来揭示自己。人的本质作为根本性的问题被提出,是因为人是存在者,他们的存在通过时间和空间来展现。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理性动物的ratio(推理、理性)和(努斯)意义上的有意识的存在,而是作为主体-客体关系的ego cogito[我思]和思想。
黑格尔的“否定性”不通过虚无及其与“存在”的同一性来把握,因为这里没有“差别”。虚无本身是没有思想的东西,或仅仅在无条件思想范围内的这种无思想的东西。
存在与虚无没有差别,但尽管如此,存在还是一种“有差别的东西”,自身之否定的“否定的东西”。这种东西是存在者或仅仅存在者本身,这个存在者被称作虚无-作为仅仅存在着的东西的存在者性质。
存在者所不是的,就是“虚无”。而存在者对于黑格尔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是被规定的或被中介的。没有哪个存在者或从来没有哪个存在者也“是”存在;因此,存在是未被规定或未被中介的,存在作为存在者性质被思考,未规定性和直接性。
虚无(作为存在者之无)在这里不与存在相区别;这种存在本身就是虚无,所以并没有差别现存在那里-一也就是说,在作为存在之存在者性质的有待思想 的被思想性范围内,并不是本来就有差别。尽管如此,差一别还是摆在面前,绝非任意的而且也不在“这里”,不在这开始时露面,在这里毋宁说只是最低级 的“显示”,也就是说,在黑格尔的意义上掩盖着,并且绝不可能作为那样一种差-别而突显出来,因为思想不需要它,即,在其变化的范围内不需要它,
差别从变化才开始。虽说如此,作为被思想性之思想的思想无论如何都需要这种差别,即存在者和存在的差别。这种“差别”把无条件的思想甩在后面,或 者说,它从不让自己降格为无条件思想,而它却依赖于思想,尽管只是以尴尬的取消的方式--可这种方式,却恰恰不允许无条件的思想违背。但这种方式必 然从它那里滑脱,因为无条件思想通常在最高的或完整的意义上,其无条件性之整体必然再度变成有一条件的(be-dingtes), 被那个“物”所制约(bedingt), 物在这里意味着:存在者之整体。
在存在论的框架内,海德格尔探讨了“存在”(Sein)和“存在者”(Dasein)之间的差异。他认为,“存在”是更为根本的,是所有存在者共有的特性,而“存在者”则是指具体的个体事物。
差别”是指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差异,我们才能理解世界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海德格尔认为,即使存在似乎是先验的、无条件的,但它实际上仍然依赖于我们对存在者的经验和理解。
然而,存在又试图摆脱这种依赖性,因为它希望被视为无条件的、独立的。但这种尝试是徒劳的,因为存在总是受到具体存在者(即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个体)的制约。换句话说,即使存在试图摆脱条件性,但它仍然受到现实世界中具体存在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