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1年,79岁的张廷玉被抄家,竟然搜出了15000多两银子。乾隆冷笑,这就是你们所谓的清官。可当乾隆看完账本之后,他脸色铁青,不仅将15000多银子送了回去,还遵守承诺,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张廷玉这个名字总是与"清官"形象紧密相连。他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官,前后达五十余年,却从未有过任何贪腐传闻。 清朝的官场上流传着关于张廷玉"两袖清风"的许多记载,其中包括他从不收受贿赂,从不徇私枉法。即便是在担任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这样的要职时,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作风。 张廷玉之所以能在复杂的清代官场中保持清廉的名声,与他恪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处世哲学密不可分。 在任何朝代,做一个清廉的官员都不容易,而在清朝这样一个满汉共治的时代,作为一个汉族大臣更是困难重重。张廷玉深谙其中之道,他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从不轻易表态,也很少留下书信往来。 然而,张廷玉的"清官"形象并非意味着他家境贫寒。事实上,根据史料记载,单是在雍正年间,他就曾七次获得皇帝的重赏,每次赏赐都在数万两白银以上。 这些赏赐并非特例,而是清代官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清朝,官员除了固定的俸禄外,还有节庆赏赐、功劳赏赐等多种合法收入来源。 特别是在雍正时期,由于张廷玉在朝中担任要职,参与了许多重大决策,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倚重自然体现在物质赏赐上。这些赏赐不仅是一种实质性的奖励,更是皇帝信任的象征。 1751年的八月,对于年近八旬的张廷玉来说是一个不平静的时节。这一年,乾隆皇帝派遣钦差大臣德保带领两百多名官兵,对张廷玉府邸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查。 表面上看,这次抄家的导火索是张廷玉在不恰当的时机提出告老还乡。当时乾隆刚刚失去长子永璜,正处在极度悲痛之中。 张廷玉作为永璜的老师之一,在这个时候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被乾隆认为是不近人情。这一请求立即引发了乾隆的震怒,也为后来的抄家埋下了伏笔。 但是,仅仅因为时机不当就抄家,显然不符合清朝的政治规矩。真正的深层原因,是张廷玉关于太庙配享权的一番举动。 在此之前,张廷玉曾向乾隆索要一份书面保证,确保自己退休后仍能保留雍正皇帝许诺的太庙配享资格。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满汉矛盾的体现。乾隆虽然表面上推崇满汉一体,但实际上他对汉族官员的势力一直保持警惕。 作为雍正朝最重要的汉族大臣,张廷玉在朝中积累的影响力一直是乾隆的心腹之患。乾隆对父亲雍正留下的这些汉族重臣,态度一直是既敬且防。 在乾隆看来,汉族官员不应该拥有太大的权力,更不应该要求与满族功臣平起平坐。张廷玉要求保留太庙配享权的举动,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的神经。 这种满汉之间的张力,在乾隆朝表现得尤为明显。乾隆虽然继承了康熙、雍正两朝的满汉共治政策,但他更强调满族的统治地位。 对于雍正朝的遗老重臣,乾隆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尊重到后来的疏远,再到最后的打压,这种变化是循序渐进的。 张廷玉的抄家事件,正是这种政策转变的一个缩影。通过这次抄家,乾隆既可以震慑其他汉族官员,又可以削弱雍正遗臣的影响力。 而这次抄家的规模之大,也反映出乾隆对张廷玉的重视程度。 当钦差大臣德保带领官兵搜查张廷玉府邸时,他们确实找到了大量的财物。但是这些财物都有着清晰的来源记录,每一笔都详细记载在账本之中。 这些账本记录显示,张廷玉家中的白银主要来自雍正皇帝的赏赐。根据《清世宗实录》的记载,仅在雍正在位期间,张廷玉就获得过七次重大赏赐,每次数额都在数万两以上。 张廷玉对这些赏赐的处理也十分谨慎,所有收入都有详细的记录。这种谨慎的态度,使得搜查人员无法找到任何财务上的疑点。 更让乾隆意外的是,搜查人员在张廷玉府上几乎找不到任何书信往来。作为一个在朝堂上有着广泛人脉的重臣,张廷玉却极少与人通信。 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约束,反映出张廷玉对官场险恶的深刻认识。在当时文字狱盛行的环境下,一封措辞不当的信件就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最终,乾隆不得不承认这次抄家行动的失败。没有发现任何贪腐证据,也找不到任何政治把柄,这让原本期待能够给张廷玉定罪的行动变得尴尬起来。 为了挽回体面,乾隆只能以德保误解圣意为由,将搜查到的财物全部归还。 张廷玉最终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清誉,还保住了雍正赐予的太庙配享资格。这份殊荣在清代历史上极为罕见,能够获此殊荣的汉族大臣屈指可数。 这次抄家事件之后,张廷玉过上了真正的退休生活。虽然偶尔还会给乾隆写折子问安,但已经完全远离了政治中心。 五年后,张廷玉在八十四岁高龄时去世。乾隆虽然对他始终存有芥蒂,但最终还是履行了承诺,让他享有太庙配享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