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金庸被浙大聘为博导,可没一个学生选他当导师。第二年,金庸仍没招到学生。第三年,金庸还是尴尬的光杆博导。2003年他招到3名博士,但这三名博士为金庸带来了更大的尴尬。 金庸,这位誉满全球的武侠小说作家,长期以来以其笔下波澜壮阔的江湖世界吸引着亿万读者。 许多人或许不知,这位文学巨擘曾在学术领域也有所作为,尤其是在他担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期间,既有辉煌的成就,也面临着不小的争议。 金庸与浙江大学的渊源,首先要追溯到他与张浚生的深厚友谊。 两人的相识始于1985年,那时张浚生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负责与香港的文化界人士联系,金庸则是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二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 1998年,张浚生因担任浙大合并后的重要职务而回到母校。 当时,浙大新成立的21个学院正在寻找合适的院长,而金庸正好公开表示有意投身学术,选择北大或浙大作为其学术生涯的新起点。 张浚生毫不犹豫地写信邀请金庸担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这个邀请也促成了金庸与浙大的缘分。 张浚生认为金庸适合担任院长的原因:金庸作为文化名人和学者的双重身份,既能引领学术发展,又能为学院带来文化影响力。 金庸的答应,不仅是他个人学术理想的实现,也是浙江大学对外界学术资源开放的一次重大尝试。 金庸担任院长后的工作风格,充满了个人特色,与许多传统院长的高调管理不同,金庸在浙大的领导风格可谓低调且自由。 他并不热衷于日常行政事务,而是专注于学术研究与教学,他的管理方式更倾向于为教授们和学生们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金庸强调人文学科的独立性与学术自由,鼓励学生们追求真正的学术兴趣而非仅仅为了学位而读书。 尽管他身兼院长重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此同时,他在招收博士生时表现出一种谨慎和严苛的态度。 金庸并不像其他导师那样积极寻找大量学生,而是希望找到真正有潜力的学术人才,他更愿意与少数优秀的学生深入合作,这种严苛的标准,也让金庸的博士生招募进程显得相对缓慢。 2000年,金庸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但直到2003年才招收了首批博士生。 金庸的学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金庸突然辞去了博士生导师职务,这一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究其原因,金庸的博士生导师经历并不如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功那样光彩照人。 在担任导师的过程中,金庸与学生们的互动并不频繁,他倾向于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而不太关注学生的日常学术进展。 金庸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师生间的自发性,这种自由的风格虽然吸引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但却无法满足其他学生对严格学术指导的需求。 金庸的三名博士生——卢敦基、王剑和朱晓征,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尽管金庸曾对他们的学术能力表示肯定,但他与这些学生的互动却非常有限。 金庸本人也承认,自己虽然是导师,却未能过多关注学生的学业,甚至在整个博士生指导过程中,很少进行正规授课。 这种“自由放任”的方式导致了学生们对金庸的评价不一,部分学生因此感到迷茫。 尤其是金庸突然提出辞去导师职务的决定,使得这些学生未曾得到充分的解释。 2004年12月21日,浙江大学校方证实,著名作家金庸提出辞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职务。 此前一个月,金庸在深圳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收了几个博士生,不够好,我现在也不教了,还把院长的官辞了。”这番话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尤其是金庸学生的回应更是让这一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在金庸宣布辞去职务后,博士生朱晓征女士公开发表声明,明确表示金庸辞去导师职务的决定与她自己曾经与金庸在学术上的分歧有着密切关系。 朱晓征在声明中指出:“查先生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跟我反抗他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我希望与查先生和解。” 这一言论无疑为金庸的辞职事件增添了更多复杂性,也让外界开始质疑金庸的学术态度与导师责任。 朱晓征的声明虽简短,却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学术界和媒体中,引发了对金庸教育理念的热议。 金庸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的事件,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辞职决定,但背后却折射出学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金庸的理想中,学术应该是自由和宽松的,而不是充满压力和条条框框的。 学术界的现实却要求导师对学生有更多的投入与关注,尤其是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金庸在学术领域的探索面临了困难,也让他在学术圈内的声誉受到了一定影响。 尽管如此,金庸的学术经历仍为浙大人文学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加入无疑提升了学院的文化影响力,也为学院带来了更多的学术资源和关注。 金庸的辞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人遗憾,但也提醒我们,学术的道路并非总是充满光辉,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不小的落差。 金庸在浙大的学术经历,是他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复杂而值得深思的篇章,尽管他最终辞去了博士生导师职务,但他在学术界的贡献依然不可忽视。
漠不关心,非合格导师!
不管不问不负责,就是所谓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