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山西大学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拆除校内的毛主席塑像,但由于广大师生的坚决反对,毛主席塑像至今仍耸立在山西大学校园内。 1980年的秋天,山西大学的校园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初冬的冷风夹杂着枯叶扫过操场,师生们却无心感受季节的变迁。 一则突如其来的通知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上级要求拆除校内的毛主席塑像。几十年来,这座塑像伫立在校门广场,守护着一代代学子的成长,如今却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消息迅速传开,教室里、食堂中、宿舍内,师生们议论纷纷。 有人低声感慨:“怎么能拆呢?毛主席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象征。”也有人忿忿不平:“学校就该有自己的主心骨,难道我们连发声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塑像是1967年山西大学师生在文革中自发筹资建造的,它见证了那个年代的激情与苦难。 虽然历史洪流已经转向,社会逐渐进入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但毛主席在许多人心中的地位并未动摇。在一代代山西大学人眼中,这不仅是一座雕塑,更是校园精神的一部分。 校领导接到通知后,气氛变得格外紧张。校党委书记王宏义召集全校大会传达上级指示,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尽管没人明说,但多数人都能感受到书记的为难。会后,部分师生立即行动起来,试图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反对意见。 一份联名信在校园里流转,短短几天内收集了上千人的签名,最后交到了校领导手中。 然而,上级的态度并未因此改变。甚至传来风声,若学校不执行指示,可能会影响资金拨款和干部考核。 一些校领导开始倾向于妥协,他们试图说服师生接受决定。 在一次公开座谈会上,一位副校长颇为无奈地说道:“同学们,时代在变,我们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为一座塑像与上级对抗。”这话刚说出口,台下的学生便群情激奋。 “塑像是我们校园的象征,为什么要拆?如果只是为了迎合某种政治风向,那这样的改革还有什么意义?”一位物理系的学生代表愤怒地质问。会场内掌声与叫好声此起彼伏。 校方内部的分歧也愈发明显。王书记对外宣称会慎重考虑大家的意见,但私下里却频频接到督办电话。一时间,师生的反对情绪与上级的严令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11月的一天清晨,几辆施工车悄然驶入校园,准备执行拆除任务。然而,当挖掘机刚刚停在塑像旁时,数百名学生和教师已自发聚集在塑像前,组成了一道人墙。 他们高举着标语,上面写着:“保护校园精神,不容拆除!”、“山大人的信仰不可动摇!” 施工队的负责人显然没料到会遇到这样的阻力,他一边拨通电话向上级汇报,一边劝说聚集的人群离开:“大家冷静点,我们只是执行命令,别为难我们。”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退让。 守护行动持续了一整天,从清晨到夜晚,人群非但没有散去,反而越聚越多。晚间,甚至有家住附近的校友听说此事后赶来声援。 寒风中,大家裹着大衣席地而坐,有学生拿起吉他唱起《东方红》和《国际歌》,歌声穿透了冬夜的寂静,带着不屈的力量。 第二天一早,王书记带着一份紧急报告赶往省政府。他在报告中详细陈述了学生和教职工的立场,并强调塑像的历史意义以及贸然拆除可能引发的后果。 “这是一次关系校园团结的重大事件,”他在报告中写道,“请上级三思。” 经过多次的电话请示与协商,施工队终于被命令撤离校园。塑像前的师生守护队伍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家互相拥抱,眼中泛着激动的泪光。 风波逐渐平息,但这场事件在山西大学师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塑像最终得以保留,并在多年后成为校园历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代人团结、抗争的象征。 后来,这座塑像的故事多次被校报记录,也成为校史课程的重要章节。在塑像前合影成了每届毕业生的传统仪式。 每当校友们重返校园时,他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塑像前驻足,仿佛再次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这场风波不仅是一次校园内部的矛盾化解,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它让师生们意识到,历史的痕迹不应被随意抹去,信念的火炬需要一代代传递下去。 山西大学毛主席塑像的保留,彰显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中,如何平衡历史与现实、信仰与政策,始终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师生们的坚守不仅守住了一座塑像,也守住了一种精神。这精神如冬日暖阳,穿越历史的风霜,仍在今日的校园中闪耀。 这场事件提醒我们,文化与信仰并非只属于过去,它们也为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们是人们在时代巨变中找到方向的航标。塑像依然伫立,它看见了过去,也将见证未来。 这,不仅仅是山西大学的故事,也是属于每一个人的时代记忆。
狗胆包天,准敢拆就砸烂他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