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新潮
序言
著名媒体人、中大中文七七级校友江艺平曾经总结说:“人生在世,要活得不泯然众人委实不易。”
一般而言,人生于世,就其“立功立言立德”之功名结果来看,确实存在“二八定律”,只有少数人能够出类拔萃,多数人都泯然于众。
换一视角,人生于世,就其成长奋斗历程而言,又是各有千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难分伯仲。
凡俗如我,行年五十又八,虽无功名,但尚算努力。往事非烟,尤其是在中大经历的那些人生第一次,与众不同。向隅而忆,感慨系之。
值此百年华诞,看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百岁中文,根深叶茂,念滋兰树蕙,继往开来,倍加怀想我的巍巍母校、我的赫赫名师、我的黯淡青春。姑漫记之,为自愈,也为自乐。
1、第一次跨进中大
1984年9月2日下午4点左右,经过两日一夜、四程衔接的跋涉,我第一次跨进了中山大学校门。这一步,对于我的人生来说,看似一小步,实为漫长路;看似一小步,实为一大变。
9月1日早饭之后,我辞别了父母亲,向中山大学出发。那天早上天朗气清,秋凉初起,稻田金黄,秋收伊始。
父母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湖北省,对于我即将第一次走出县境、前往遥远的广东省,更是一无所知,深为担心。
为了筹集我的路费和生活费,父母亲把喂养的年猪提前卖了,而这头猪本计划是用来攒钱买一头耕牛的,因前一年家里的耕牛生病,贱卖了。
担心我挨冻,母亲早早从另一床棉垫上剪下几块缝补到我将带往学校的棉垫上,并且拿到太阳底下反复曝晒。担心我的生活费被路上小偷偷走,她在煤油灯下专门给我的底裤腹部处缝上一个小口袋,把几十元整钱密实地缝在里面。
担心我待人接物不周到,她举例批评我“几天前接待某亲友,那样做就不好”,提醒我“以后在外生活可不能再那样做了”......这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密密缝”啊!不过,由于年少轻狂、无知无畏,我当年离开家乡之际,心中并没有多少离愁别绪,也没有多少远行的担忧恐惧,只有对神秘远方、美好未来的模糊向往,真是“年少轻别离”“志在千万里”啊!
我家祖上三代都务农,祖父不识字;父亲仅读过高级小学(相当于现在的初中),在生产队当过多年会计;母亲读过农村扫盲班,只会写认家人的姓名和数字;哥哥读完高中即去当木工学徒,姐姐初中毕业即辍学务农,弟弟还在读初中。
我是本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也是这个100多人的小村子当中第二个大学生(前一个是1958年考上武汉师范学院、后来教过我初中物理的熊本密老师),还是本县第一个考上中山大学的学生。乡亲们、亲戚们见到我父母,都说:“祝贺你儿子考上大学,端上国家饭碗啊!”,我父母总是谦虚地笑道:“哎呀,只怕他浪费国家一碗饭!”那时大家都以为,考上大学之后,就有政府按月支付工资、供应粮油,从此端上国家金饭碗。
40年之后的今日今时,我依旧清晰地记得父母亲的这句话,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话中的逻辑期待,就是虽然成了政府工作人员,但不能白吃饭,而是必须努力工作,务必对得起政府给的那份工资!
40年之后的今日今时,我可以告慰已经去世的母亲大人:“我没有辜负您的期望!”但在内心深处,我对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忆昔之十一》深有同感,其诗云:“既无功业名当世,又乏文章答盛时。虚负金黄小米饭,愧居碧绿大城池。一生难改是书癖,百事无成徒赋诗。来者可追当益壮,问君汲汲欲何为?”
那天大哥挑着担子送我,一头是装有换洗衣服、搪瓷杯碗等杂物的黄色帆布旅行包,一头是装着棉被棉垫的蛇皮袋子。
我背着一个书包,轻松前行。在此之前,我的活动半径,以家为中心,只有大约10公里。向北行,最远的是深入中华山脉,跟着父母亲去挖山药、打柴草;向南行,最远只到过县城,在应山县一中住读三年;向西行,最远的一次是七八岁时跟着妈妈到八里场看飞机;向东行,最远的一次是到十里公社中学参加中考。而这一次,我将首次走出县境。
先是步行六七公里,赶到位于县城的应山县公共汽车总站,再搭上汽车前行约40分钟,到达广水火车站,顺利买到京广线广水站至广州站车票,在中午12点左右和大哥道别登上南行火车。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火车、乘上火车。我沿着月台前行,抬头注视这火车,感觉身高一米七几的自己,就像是当年矮小的拿破仑检阅高大、威猛、刚强的士兵队列,必须努力昂首挺胸才能镇住它!
待到踏进列车厢,对它的印象就大为改变,里面挤满了各色人等和行李,充斥着汗水味、油腻味、尿潲味、杂货味等,嘈杂的人声混和着火车轮轨的摩擦声、汽笛声......在过道里站了几个小时,才等到附近有空位入坐。
在站着的时候,看到旁边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相互攀谈,才知道他是隔壁大悟县人,此行也是前往广州一个大学报到,于是有了同路人,一路相互支持。
这1230多公里的火车旅程,现在的高铁只需要3个多钟就可完成,但正如木心的名诗所说,那时“车,马,邮件都慢”,需要近24个小时!
当列车员广播“列车离开广水站,前方抵达孝感站”时,我意识到十八岁的我终于第一次走出县境。当列车员广播“列车离开咸宁站,前方抵达岳阳站”时,我意识到终于第一次走出湖北省境。当列车员广播“列车离开郴州站,前方抵达乐昌站”,我意识到第一次走进广东省。
一路上经过孝感、云梦、武汉、咸宁、岳阳、长沙、郴州、乐昌、韶关等地,看到听到这些过去在历史地理课本上学过的地名,立即联想起它们背后的故事,开始初步体验到何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何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路颠簸,虽然辛苦,但想着读大学前景无限,也就不觉其苦,只觉新鲜。
火车终于在第二天中午抵达广州。随着人流走出出站口,立即感受到炎热如夏,了无秋意,看到“中山大学新生接站”红纸牌,就跟着他们上了学校大巴士。
巴士向学校开去,在市区走走停停,第一次看到省城广州的繁华缤纷、听到不知所云的广州方言,让我眼花缭乱、头晕目眩。
巴士穿过高挂叶剑英手书校匾的中大正门口,继续前行,从东门进校,通过又长又直的林荫大道,停在东区学二饭堂门前,下车找到中文系的接待站做了一些登记手续,就在师兄肩扛手提行李的帮助下,住进了东十三406宿舍,开启了在中大的四年新生活!
这一年中大中文系招收学生115人,除了上海、天津、西藏、新疆、辽宁之外,其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学生入选,其中来自湖北省的只有另一个女同学和我二人,来自广东省的65人。
毕业之后,我分配到东莞市工作,因公因私多次再进中大校门。只可惜由于多种原因,没能追随九十年代在职读硕博的社会潮流,重进中大校门继续提升学历。
回顾这次上学之旅所见所闻,无论城市还是乡村的大学生上学,基本上是自己一人穿州过省、单刀赴会,后来全国交通出行变得更方便更快捷了,但不知从何时起,反倒出现了多数大学生上学“一人上学、举家相送”、大学生毕业“一人毕业、举家赴贺”的现象,极大地增加了社会交通压力、住宿压力和家庭开支,窃以为甚不可取!
记得那年中大欢迎新生大会之后,就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军训。现在很多城市的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展了军训活动,而我们那时到了大学才有第一次军训。
但是,什么是军训?其由来和演变如何?为何要军训?如何做好军训?对于这些基本问题,记忆之中当时校方并没有讲清,教官也没有讲清,又不像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可自行查阅,我们也就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走。
其实,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我国最早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的奴隶社会,以后各朝代都有相关记载。新中国于1955年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规定大学生、高中学生须开展军事训练。“文革”期间大学生军训中断,1981年开始又逐步恢复。
1984年的中大军训,经验不多,条件较差,内容简单,只是“立正稍息起步走,三点一线练瞄准”,比当代大学生的军训枯燥、呆板。
现在回想,那次军训取得的实效在于,同学们增加了一些军事知识,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首次体验了真枪打靶,丰富了学生生活,写出了一批军训题材诗文。
记得当年我在辛苦军训之余,还兴致勃勃凑了一首军训打油诗,被选用发表在军训宣传报上,成为我人生首次公开发表的文字。记得军训之后不久的写作课上,还有一些同学写出《排长终于笑了》等军训散文佳作。
虽然枯燥、呆板,但与当代大学生相比,貌似我们那时更容易适应和接受,更少公开吐槽。
翻看网络,当代大学生的吐槽似乎甚多。窃以为可从以下方面改进加强大学生军训课程:
充实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可将课堂军事教学与军事实训穿插进行,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严肃性与趣味性结合。
增加大学生军训的来历与必要性、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当代战争新趋势、古今中外著名战争案例和战争文学作品简介(结合优秀军事电影欣赏)等课程,必能提高大学生参加军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
充实军事实训内容。可借鉴增加现代商务拓展教学中快速破冰、团体协作、传令接龙等趣味项目,可增加消防安全演练、伤病急救等平战两用技能培训项目,可将某些挑战性军训项目改用自愿报名+门槛筛选方式组织开展。
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度。校方和教官加强与学生沟通互动,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优化军训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3、第一次被同学骂为“牛”
当年,我误打误撞,考进了中大中文系。
应山一中1984届文科班同学约70人参考,第一名541分,考进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名538分,考进华中工学院新闻系;第三名533分,考进北大中文系;第四名才是528分的我,考进中山大学;第五名523分,考进武汉大学。
高考后填报志愿,如何选专业、选大学、选城市,当年信息闭塞,坐井观天,孤陋寡闻,实在是糊里糊涂,完全不像现在网络发达、专家众多、几乎可以做到知彼知己。
现在完全想不起当时是如何选报中大的,只觉得是一个误打误撞却正中目标的决策。
之所以报中文系,并非因为想当文学家,只是因为上学以来,语文科一直是我的强项。但实际上,上大学之前我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没读全,只囫囵吞枣看过《水浒传》的故事情节而已,足见我的文学基础之薄弱。
进校之后,很快发现,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同学,无论是在写作基础、口头表达、衣着形象、生活习惯,还是视野见识、歌舞才艺、社会交际、统筹协调等方面,都被来自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同学所碾压,自小学至高中在农村小地方积累起来的优越感、自信心,瞬间崩溃。
在无所适从、茫然失措之际,我想起写信请教在高中当了我们三年班主任的吴怀古老师,他曾获评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老师。
但是又记起,当年高考结束毕业晚会上,他说自己教的学生众多,教课工作又忙,各位同学今后写信给他,他不一定都回信,希望大家理解。
我就写信讲了自己的处境和苦恼,请求他给予指点。因怕他不回信,就专门在信中夹带了一个代替他写好的回信信封。他果然回信指导了我,让我逐步度过了最初的心理不适期。
另一方面,在开学之初的新生军训期间,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同学,显示出吃苦耐劳的优势,表现不错。
记得当年我在辛苦军训之余,就兴致勃勃凑了一首军训打油诗,被选用发表在军训快报上,还得到了年级辅导员丘国新老师的口头表扬。
受此激励,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又写了几篇随感录,送给丘国新老师审阅指教。其中一篇描写晚上在静静的图书馆自修室学习,经常会被足蹬高跟鞋走过的女同学咔咔咔的脚步声打扰,被她们昂首挺胸、阿娜多姿的青春身影所吸引而浮想联翩,中断读写,因而提倡女同学在自修室要轻步缓行云云,又得到了丘国新老师口头表扬。
于是写作信心略有恢复,壮着胆子向年级的杂志和墙报栏投稿,并且精心思谋,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潘登”,谐音“攀登”,以示自谦自勉。
其中一篇稿子以本人的手写稿形式,刊发于课室后面的墙报栏。课间休息之时,几个同学一起读完后,发现其中一个错别字,一个机灵鬼提笔夸张地圈出错字,拉一条线引到页边,标出正字,又到标题下面作者栏“潘登”二字之前加上一个“刘”字,其他同学心领神会,读出此人也在玩谐音梗,暗骂我是“笨牛攀登,难上高处”,于是哄堂大笑。
这是第一次被人骂为“笨牛”,我虽感难堪,但又觉得骂得有理,骂得有趣,骂得文明,心服口服。
后来多年公开发表文章,仍然多次使用这个被同学们调侃过的笔名,并且吸取教训,努力杜绝错别字。
后来几十年,我的写作之路,一直是苦无妙笔生花,唯愿滴水穿石。
迄今为止,小说创作方面,一篇作品都没有。诗歌创作方面,虽有习作数十首,然而仍是门外汉,只有一首加半句打油诗勉强可示人。那一首诗云:
“我再次经停在你的故乡,
你依旧飘泊在谁的他乡?
冰冷的铁轨,
尚能携手并肩奔赴远方。
多情的你我,
只剩无从寄达的深深思量。
此刻的站台,
旅人匆匆我独迷茫。
天涯孤鸿飞往何方?
你心安处即是我的天堂!”
此诗触动了诗书画印俱佳的东莞鬼才艺术家周汉标,他立即续写了半首,又打动了东莞音乐人吴群,他立即谱写了曲子,制作了音频视频,在网上网下传唱起来,成就东莞文坛一段佳话。
所谓半句诗,是指“关切有时却不问,雇狗百度嗅踪迹”,前半句照抄自著名诗人席慕容,后半句是我笨手偶得原创,活用了搜狗和百度两大搜索引擎。
散文和新闻创作方面,虽然发表作品数十篇,却只有《细数东莞荔枝的“十宗最”,你知道几个?》一文,多平台总阅读量达到了10万+。
应用写作方面,既有实践也有思考,出版了专著《讲话稿写作入门》《趣谈讲话稿写作》,勉强算小有所成。
4、第一次在中大过中秋
1984年9月10日,星期一,到校的第九天,我们迎来了在中大的第一个中秋节。
是夜,南国的月亮与故乡有何不同,没有记忆,只记得学校发给我们每人南北风味4个品种8只月饼,是我有生以来收到的第一份,也是最丰盛的一份中秋节礼物。
同学们用彩纸缠绕在宿舍日光灯柱上,装饰出节日氛围,又把几张书桌拼成大长台,围桌而坐,欢庆中秋。有人提议轮流表演文艺节目,形式不拘。到我这里,不识歌舞,幸好想起不知何时读过的一个对联故事,讲出来正好应景:
从前有个秀才过中秋,当晚触景生情,想出了一幅对联的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是当天,乃至后来数月都苦思不得恰当的下联,直到大年除夕,再次触景生情,对出天衣无缝的下联:今朝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是谓“中秋出联年关对”故事。
此前的人生当中,貌似从未有过庆祝中秋的仪式,关于中秋节没什么记忆;此后三年在中大如何过中秋,至今也没有什么印象。听说有些会玩的同学,曾经在中秋节之夜结伴登上广州白云山顶,通宵露营,早起通观日出全过程。
走笔至此,想起网络流行的一个中秋段子说:“小时候过中秋,嫦娥的故事根本听不进去,心里老想着月饼。长大了过中秋,月饼根本吃不下去,心里老惦记着嫦娥。如今老了,月饼不吃了,嫦娥也不想了,开始琢磨兔子了——红烧呢,还是清炖呢?”
这么看来,我的中秋故事与之完全不同,足可捂脸偷笑了。
5、第一次走出中大游学
游学者,寓学习于旅游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也,源于古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
当代我国青少年的国内外游学活动,极为常见。但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不发达,社会初开放,游学极少见。我是在进大学的第一学期,经写作学教授刘孟宇策划安排,得到了人生第一次游学机会。
当年,刘教授主讲写作课,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式,主张大学生先实践体验,再写作,以避免空洞无物、无病呻吟。
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在1984年中秋节后不久,联系某单位安排一只大铁船,从中大北门码头载上八四级学生,一路顺珠江而下,到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岛和番禺县莲花山游览,回来后写作文。
他亲自带队讲解引导,把课堂搬到鸦片战争遗址和奇特的采石遗址公园,让新生们倍感新鲜和兴奋。
当天下午4点左右登船返校,刘老师站在船舱前部,身背一顶大草帽,手拿一瓶桔子汽水,边喝边与围着的同学们交流。
我当时站在外围较远的地方,啃着一块月饼当午餐。那年入中大之后不久,迎来第一个中秋节,学校发给我们每个学生4种风味月饼共8块。我人生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个、这么美味的月饼,幸福至极,舍不得一次吃完,留下慢慢品尝。
恰遇班委会通知大家,刘老师组织同学们外出游览,当天早、晚餐在学校食堂,午餐在途中各自解决。我就按外出自带干粮的农村生活习惯,把两块月饼放在书包里带去。
没想到,月饼虽然美味,但没有杯子备水,又不舍得花钱买水,当时饥肠辘辘,大咬一口,干吃起来,实在咽不下去,举头四望,刚好看到了刘老师手中那瓶鲜黄诱人的桔子汽水。
刘老师再次举瓶欲饮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我那饥渴的眼神,当即放平瓶子,举向我这边,笑着招呼我:“来,来,一起喝!”我迅即如梦初醒,摇头拒绝,慌忙转身走向船尾,避开他们。
我为自己刚才那饥渴、贪婪、丝毫不加掩饰的目光表情而羞愧!刘老师“推食食我”,是他心善口快、关心学生的自然之举,理当感恩。我并没有穷到买不起饭、买不起水的境地,只是粗生粗养、节俭生活惯了,被人无意拆破,就心生羞愧自卑,又没能大方机智应对、一笑带过,反倒弄得大家尴尬,因此更加羞愧!
毕业之后,多少次中秋节吃月饼的时候,我都会默默回想起这个外人并不介意而我从未释怀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全家人欢聚庆中秋,就着香茶吃月饼,我才第一次开口讲述这个看似情节简单,实则包含着月饼与汽水、老师与学生、好心与无意等等丰富内涵的故事,不料说着说着就哭了,哽咽难语,弄得他们不明究里、不知所措.....
6、第一次上街募捐
1984年北京媒体发文说,长城损毁,亟需维修,倡议民间捐资。远在广州的中大中文系积极响应,组织我们八四级新生走上广州街头向市民募捐。于是,我有了第一次上街募捐经历。
我们七八个同学一组,在家住广州的同学参谋指导下,分别选好了市中心区人流较多、地段较开阔的街头,背靠广告栏,支开小桌子,摆上募捐箱,手持扩音喇叭宣讲“爱我中华,修我长城”“欢迎捐款,多少不论”,还有的同学拦住过往行人散发油印宣传资料,或者手捧小募捐箱趋前劝捐。
那个时代,类似的街头公益募捐甚少见,有的市民匆匆走过,有的市民看几眼我们胸前统一的中山大学校徽和身后广告标语立即明白,欣然掏钱认捐,有的市民还走近来同我们聊几句表达支持。从上午九点多开始,一直搞到下午四点左右才坐上公共汽车回校。
这次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广州距离北京虽远,但市民仅仅凭着高度认同“中华”“长城”“中山大学”几个关键词就立即认捐,显示了文化品牌的强大力量!
这次募捐,也是我第一次在公众场合用瘪脚普通话演讲。发音虽不准,勇气实可嘉!惭愧加搞笑的是,自己虽是中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却始终未能学会标准普通话,乡音难改伴一生。
7、第一次参加中大校庆
1984年9月入学,11月就迎来了中大六十周年庆典,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中大校庆。
那时的校庆活动,远没有现在丰富、持久、浩大。只记得参与了一场晚会,观赏了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莲表演的《蛇舞》等,这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把冬眠冻蛇逢春焕发表现得淋漓尽致,与后来名扬天下的杨丽萍孔雀舞不相上下。
还观赏了中文系黄天骥老师担任总指挥的大合唱,他虽非音乐专业出身,却指挥得行云流水、潇洒倜傥、如诗如舞,令人陶醉。
今年他已经90岁了,网上经常传播他担任百年校庆多场大合唱的总指挥、担任多项系庆活动的主讲嘉宾、出版迎校庆专著等视频,依旧宝刀未老、光采照人,真是中大常青树啊!
8、第一次登上校刊
1986年4月1日,《中山大学校刊》复第96期发表《本刊有奖征文评选揭晓》消息云:“上学期本刊举办以《我的老师》《中大一日》《我爱康乐园》为题的有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公布如下:“一等奖(1名,略);二等奖(4名,略);三等奖:潘新潮(中文系84级、散文《中大一日——国庆节日记》)(另4名略)......”这是我的名字首次登上中大校刊。
1985年下半年,是大二上学期,见到学校校刊上的征文比赛启事,想到自己曾经在初中、高中的征文比赛中都获过奖,何不再试一次?就选了《中大一日》这个大题目,写下《国庆节日记》投稿参赛,没想到竟然中奖了!
9名中奖者的分布也很有趣:教师2人,其余7人皆为学生;中文系5人,余为外语系1人、生物系1人、历史系1人、图书馆1人;夺一等奖的不是中文系的,而是外语系教师夏纪梅的散文《我的老师》;中文系5人当中,82级1人、83级2人、84级2人。
拙作忝列三等奖,我猜想不靠生花妙笔,全赖真情实感,所谓不用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吧。
事缘那年国庆节本应休假,但因为囊中羞涩,不太情愿地去中文系刊授中心勤工助学一天,赚取4元生活费。到了中心才发现加班的不止有穷学生,还有我们的头发花白、并不缺钱的教授们,请教后才知当时改革开放,百废待兴,社会求才若渴,个人在职求学盛行,有感于此,中大中文系创办中文刊授中心,招收成人攻读大专,报名踊跃超出预期,刊授中心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发动系内师生兼职,老教授也放弃休假,前来支援。
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之下,我转变了不情愿打工的错误思想和低落情绪,积极参与工作了一整天。晚上在庆国庆的鞭炮声中写下这篇日记,记下这天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并说:“从那些踊跃写信报名参加刊授学习的同志身上,从那些为传播知识而自愿放弃节日休假去工作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祖国的美好未来!”
后来,我的勤工俭学方式,转变为积极为中大校刊采写新闻稿,自1986年5月至1987年4月,总共在《中山大学校刊》(即后来的校报)发表了6篇新闻,又有6次登上校刊;大学期间还先后登上了现代人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台;1989年4月,大学毕业后10个月,我的毕业论文被《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发表,留下了更多的人生足迹。
9、第一次参加校外征文比赛
1987年春节假期,我到羊城晚报当实习记者。因为是经老师私人关系介绍进去的,所以晚报官方就没有给我一个正式的实习安排,我经常没有新闻线索,采访工作量严重不足。
回到学校向老师反映,老师就介绍校内一些新闻线索给我。于是我得以采写了中大数学系某教授的通讯稿。刚完稿,就收到广州市海珠区文联关于首届“海珠之光”征文比赛的邀约,就以特写类型稿件,通过中山大学七色文学社筛选,投稿参赛。
大约在6月份,就得到通知,我采写的《又一个炎黄子孙跨进世界名人行列》获得三等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外征文比赛并且获奖。
10、第一次当选大学“三好生”
1986年12月17日的《中山大学校刊》发布消息称:“1985-1986学年的校三好学生评选至11月底已经全面结束......共评出优秀三好学生36人、三好学生干部124人、三好学生494人、学生积极分子101人。”不久,我就收到三好学生荣誉榜、荣誉证书和奖金。这是我在大学四年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
校刊还说:“今年三好学生评选工作,是在总结以往三好学生评选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学生操行评定工作,采用个人总结,班组评议,系审查通过后张榜公布,充分听取广大师生意见,然后报学校审核批准的方法。”当年中文系4个年级共有38人获评三好学生,确属来之不易。
早在大学一年级末期,学校公布了1984-1985学年学校三好学生评选结果,我看到自己榜上无名,想到小学、中学拿三好生奖状轻而易举、贴满家中墙壁,立即暗下决心,今后要更加努力奋进,争取也成为三好学生。
分析了一下,最大的难度是体育成绩不突出,事因我一直好静不好动,体育爱好单一,从高中一年级开始,在班主任的带领和督促下,养成了每天坚持跑步的好习惯,其他运动甚少参加。
于是我开始增加体育项目,甚至加入中大男子健美协会,加强体能锻炼。记得某年体育学习考核跳鞍马项目,我每次跑步冲向鞍马,但到了起跳之际老是担心戴着的近视眼镜摔坏甚至刺伤眼睛,就不敢起跳,反复多次还是不敢跳。
后来,在体育老师的鼓励下,还是下定决心咬牙跳了过去。就这样,补缺了体育课成绩,加强了专业课成绩,终于顺利评上三好学生。由此看来,体育考试项目似不应一刀切,应允许选择合适的替代项目才公平。
走笔至此,联想起著名校友漫画家小林的一段画语说得甚好:“毕业了之后,也要做个三好生: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对照此标准,我虽年近六十,仍须努力!
11、第一次到珠影看片
在中大的那几年,周六晚上天气好的话,学校都会在大操场露天播放电影,我们带去宿舍里的方凳坐着观看,也有不少人干脆站着观看。
80年代后半期,国产电影还不多,引进片也不多,片源供应严重不足。记得香港电影《似水流年》在那操场至少放过两次,第一次我是单独去看的,印象极好,第二次就推介给同室的一个李姓同学,和他一同观看交流。
电影由珠影的孔良编剧,香港的严浩执导,内地女明星斯琴高娃与香港新人顾美华联合主演,1984年9月在香港上映,1985年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演员、最佳新人、最佳美术指导等6个奖项。
虽无曲折动人的故事,但拍得淡而有味,在淳朴的潮汕风土背景下,将传统与现代、开放与封闭、家和与内斗、成功与失败、归隐与远走等种种冲突自然细腻展现,值得品味再三。
这部电影后来被誉为华语经典,2018年修复出版高清数字版,在豆瓣网上参与打分的观众虽不到3000人,但评分高达8.2,说明我当年电影欣赏眼光还不差。
片子少、优质片子更少,这就难以吸引同学们去观看露天电影。当时正好港台录像纷纷涌入内地,校门外一些店铺就专门播放录像收取门票,听说生意火爆。
当时中文系李以庄老师开设了《电影欣赏》选修课,名正言顺地组织学生去珠江电影制片厂看片,这成为我们中文系学生比其他专业加多的一个“特权”。
记得看过一部法国电影,忘了片名,讲两个贵族青年同时爱上一个美女,在第三方主持下展开公平决斗,双方争抢一把匕首,抢到的一方杀死了另一方,然后与女方甜蜜生活。
可惜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程很快结束,免费看片的福利也就不再有了,让青春期的我们怀念不已。
12、第一次留校过春节
1986年2月8日-9日,首次留在中大过除夕和春节,时在大二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之后。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学校饭堂的师傅为了早收工早回家团圆过除夕,提早剁好肉陷儿、擀好面皮,加上调料、碗筷和煮炉等,一起送到我们男生宿舍,我们年级五六个留校的男女同学晚上就相聚一起包饺子、迎新年,其乐融融。
吃完饺子,大家围坐一起笑聊,有人提议,大家轮流公开许下新年愿望,并以录音机录下,立此存证。
于是依次许愿,到某女同学,犹豫再三却无言,估计因为真实的愿望很强烈但又不便公开,方便公开的愿望一时又没凑好,有人急着提醒她道:“快说啊,不然录音带就有空白了......”我立即笑着说:“那就祝愿新年的人生没有空白啊!”众皆大笑。尽兴而散,不知那盒录音带由谁收存。
很多年以后,盒装录音带逐步被数码录音制品代替,经常看到弃置的破损录音带,黑色的狭窄的塑料片在阳光下闪耀,在风雨中飘摇,我就仿佛听到储存于其中的祈愿美梦、海誓山盟、悲欢离合、喜乐伤悲......感叹“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3、第一次媒体实习
1986年春节假期,经老师联系,我有幸首次进媒体实习,到《现代人报》跟学了近两周。
《现代人报》创刊于1985年9月20日,是中国南方图书公司主办的综合性报纸,对开4版,每周出版一次。此次实习,虽然最终只发了一篇近700字的署名通讯稿和一篇帮别人修改的外来稿,但第一次走进报社实习,跟着观摩学习了讨论选题、实地采访、收稿改稿、校对发稿等环节的工作。
该报虽是当时广东媒体阵营当中一家新生小报,但它是全国第一家合资媒体、第一家全彩日报,机构精简、机制灵活、生机勃勃、作风前卫,采用高价约稿制度,吸引了众多名家投稿,声誉日隆,销量很大,受到温元凯、李嘉诚等名人的充分肯定。
它虽只存在9年,但在中国新闻史上重重写上了一笔。犹记得当年一些名家很有档案意识,要求报社不论用不用其稿件,都要将其手写原稿寄还保存。
后来看到自己第一次参与过的两期报纸,感到油墨香甜沁脾;看到自己生平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部分酒楼宾馆浪费之迷》,虽然十分幼稚,仍然倍觉珍惜,收藏至今。
有趣的是,在一个以现代为报名的先锋媒体上,我却谈论着节俭不浪费的老掉牙话题,留下了稚嫩而踏实的足迹。
这次实习,还认识了后来成名的著名词曲作家陈洁明,他当时一边在现代人报当记者编辑,一边与陈小奇、李海鹰玩流行音乐。
他带我去广东省作协文学院,向诗人和散文家筱敏约稿。听着他们聊歌词、新诗的写作,文学功底薄弱的我,一句也接不上。
后来,我主管东莞宣传文化工作,就多次邀请陈洁明来莞合作,发挥其词曲创作专长。
1987年春节假期,我第二次留校过春节,期间进《羊城晚报》实习近两周。
1987年暑假,我又留校,进了广东广播电台大众生活栏目当实习记者。
当时大学生流行假期骑行调研,或者远游他乡,我有心无力像他们那样出行,只能在他们假期结束回校之后以校报记者身份去采访他们,写出通讯《假日里他们冲浪去——记中大学生暑假社会活动》,发表在广东广播电台大众生活节目中。
14、第一次无证经商
1988年春节假期,我第三次留校过春节。节前骑车到广州珠江桥头路边摆地摊,销售中大一位老师开发的插花保鲜剂,这是我大学时代第一次经商。
不料就在第三次上街摆卖中,“走鬼”(广州话,意为无证摆摊,躲避市场监管者)不及,被交警抓个正着,连货带车全部没收,痛心至极。
15、第一次听出杜鹃哀鸣
1988年除夕及之后三天夜晚,我代中文系办公室值班人员值守中文系办公大楼。偌大的楼房及其四周,空无一人,但我无丝毫无畏惧,夜间独自笑卧,并无孤寂之感。
然在第三天早上交接完毕,离开大楼回宿舍之际,忽闻附近林中杜鹃声声。此前在故乡听到的杜鹃叫声,都是欢快的“布谷布谷,快黄快割”,而此次所闻如此凄凉,因漂泊异乡、营生不顺,又久不见故乡亲人,几欲落泪。自此之后,怕听杜鹃。
节后重振精神,初三至初七,经人介绍去打工,前往广州人民公园儿童游乐场,代替休假的员工当管理服务员,为进场的少儿开童车、陪游玩,重回欢乐无忧的少年时代。
16、第一次轮流写公开日记
大三那年,班委会为了促进同学之间交流,组织大家在公共笔记本上,轮流写日记。这在当时是一个创新,其功能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同学社区网站、华为公司员工的心声网站。
轮到我写的那天,我先认真翻阅了前面几十个同学写的日记,发现很有意思。比如,某同学写:“陶瓷虽然宝贵,但实在难以珍藏,所以我还是选择放弃。”
后来有个同学就故作神秘说:“请同学们来做以下填空题:**虽然宝贵,但实在难以珍藏,我还是放弃。”引得同学们在旁边批注点赞。还有同学在日记中讨论“省骂”与“国骂”,提倡文明用语。
当时正是初春之夜,室外雾气迷漫,池塘中、树林下、草丛里,成千上万只青蛙争相鸣叫,此伏彼起,一片嘈杂热闹,可惜听不懂其意。
遂想起白天与几个同学聊天,期间两人转用家乡话私密对话,再转用普通话回复我和另外同学的场景,进而想起同宿舍十兄弟就有广州方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鄂北方言、湖南邵阳方言、高州白话等,不讲普通话实难交流,便在公共日记当中先写蛙鸣听不懂,再吐槽聚会中某同学讲方言听不懂,倡导讲普通话云云。
当这本公共日记再次轮到我手上时,我那篇日记中未指明的“某同学”却自动认领,写了一篇回应日记,把我冷嘲热讽了一番。
那时的我年轻气盛,自以为倡导普通话没错,又没有点出其真名,却反遭其嘲笑,一气之下就撕掉了我那篇日记,扔进垃圾筒。
由于类似这样不能理性平等商讨问题的现象出现较多,后来这个轮流写公共日记的好事终于办不下去,中途夭折了。
现在看来,当年的我心胸多么狭窄、言行多么偏激啊!我只看到普通话的通用性,却没有看到方言的特殊性;只看到学校生活中学用普通话的必要性,却没看到校外生活中学用方言的必要性;只看到当时学普通话的必要性,却没有看到未来需用方言的必要性;只知道提倡本地人学说普通话,不知道还应提倡外来人学说本地话......多年以后,留在珠三角工作,仍不会听说广州话,悔之已晚!
又联想近两年同学微信群中发生的激烈争吵有感,虽然我们年近六十,经历无数风雨,我们变得心胸宽广了吗?我们变得能够理性平等协商讨论问题了吗?
17、第一次吃“蚂蚁饭”
某天傍晚,我去饭堂打了一钵饭菜回到宿舍,想到还没完成当天的体育锻炼任务,就把饭钵放在窗台上,外出锻炼了40分钟左右才回来。
到了宿舍才发现,一群蚂蚁,排成一条线,爬进了饭钵。头脑简单的我没有多想,拿起筷子把钵中蚂蚁和它们爬过的饭菜挑出去,让它们在窗台上继续吃,我就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蚂蚁吃饭。
几十分钟之后,我不得不为我的愚蠢付出代价了:肠胃隐隐作痛,开始拉肚子!原来这小小蚂蚁已经污染了饭菜,我太小看他们带来的毒素了,我太自信自己的强健了!我错把自己的愚蠢、不尊重科学当作勇敢无畏了!
当晚依约前往许桂燊老师家中请教学业,顺口谈到吃了蚂蚁饭拉肚子的事,许老师立即问道:“吃药没有?”我说:“没有。学校诊所下班了,而且估计后续问题不大,能顶住。”
他说:“这不行!”马上起身找来保济丸,带来一杯水,让我立即服下。当晚就止住腹泻。
这真是师者如父啊,让我感念至今!今年5月许老师去世,我写《深情怀念敬爱的许桂燊老师》一文,向许老师表达感恩!
18、第一次拥有手表
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我终于拥有了人生第一块手表。
我们406宿舍有双层铁架床5张,住着十个兄弟,按年龄大小排序,依次取外号如下:大头鱼、二流子、瘪三、四不像、五类分子、鬼子六、猴七、朱八戒、臭老九、杜十娘。
某天大头鱼在校园里捡到一块国产手表,回到宿舍向兄弟们汇报,经一番讨论,鉴于十人当中只有臭老九我还没有买手表,就一致决定不送交学校失物招领处物归原主,转赠给我“填补空白”。
此前,我在高考前后,曾向一位任民办小学教师的亲戚,借用他的上海牌手表一个月左右,上大学之后一直有心无力买手表,有次放假回家校方代订的火车票,是早上5点左右发车的,需要3点左右起床赶火车,结果一夜掂记起床时间,根本没睡着。
大哥平时就很关心我,现在又拾金不昧,高风亮节,大张旗鼓地送表给我,我自然却之不恭,也就满怀感激地接受了。
这只手表一直用到毕业工作之后一年左右,某夜骑行经过崎岖不平的沿河路,反复振动之下,表链松脱,掉落路上,到家才发现,为时已晚。
1990年秋天首次赴上海-北京公务考察期间,在上海南京路百货商店人生第一次购买手表,时年24岁,工作第三个年头。所买手表是上海牌,98元,约相当于半个月工资,椭圆形镜面,金色外圈,配细密手链,倍显斯文雅致,心爱至极,一用多年,直到某次被回旋门撞坏停转,还珍藏于柜中。
大头鱼本名何仙盛,曾任甲班生活委员,急公好义,关爱弱小,深孚众望,大哥风范十足,被室内外男女同学亲切地称为“老大”,毕业之后进入广东省陶瓷进出口公司,可惜患癌,英年早世。
兹特记赠表之事,以志怀念和感恩老大!
19、第一次吃湖南烟熏肉
大学第一个寒假之后,不少同学从家乡带回了土特产:同宿舍的三哥带回了九江煎堆,六哥带回了功夫茶,八哥带回了湖南烟熏肉......
那天中午,八哥打回饭菜之后,就从行李包中掏出一包看起来黑乎乎、闻起来烟乎乎的东西,说是其家乡最美味最贵重的食品——烟熏腊肠,离家之前已经蒸熟可直接进食。
他用小刀切出几片,分给大家试吃。我们品起来咸乎乎,嚼起来香乎乎,感觉跟北方风干腊肉和广东晒干腊肉大不相同,让我对于祖国之地大物博、各地地理气候影响饮食习惯风俗人情,有了深刻而具体的感受。
广东同学的饮食习惯,讲究食材新鲜生猛、制作色香味俱佳,所以对烟熏腊肠第一次违心称赞有特色,第二次坚决礼貌拒绝。
我则基于“湖南湖北皆楚国”的朴素感情,出于补充肉食加强体能的现实需要,大度接受这种一见难钟情、日久才生情的特色食品,多次厚着脸皮向八哥讨要烟熏腊肠下饭。
这是我第一次吃湖南烟熏腊肉,也是此生吃得最美味的湖南烟熏腊肉。后来生活小康了,虽有机会多次吃它,却担心它含有偏高的亚硝酸盐影响健康,不再敢大快朵颐了,而心底常会想起八哥当年大方分食的场景。
八哥身材矮小,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经常让人听不懂,但他精力充沛,一周踢数场足球却不累,而且为人自信,敢于主动撩拨美女同学,让自卑羞怯的我暗生佩服。
他热衷交际和公益,曾加入中文系话剧团做灯光道具工作,去到北京公演,顺道游览了长城等著名景点,让我十分羡慕。
八哥毕业分配到南海卷烟厂这个好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业余坚持踢足球,好酒好烟不离手,身体健壮如公牛,日子幸福赛神仙。
不料在2023年8月遽然因病去世,成为我们115个同学当中第四个永别者,12月同学朋友圈才传出此噩耗,人人惊呼意外,个个哀悼不已。
20、第一次听上铺兄弟大词小用
同宿舍上铺的兄弟,高大英俊,运动健将,又会吉他弹唱,是同学们眼中的“白马王子”。此兄有一大优势,别人少有关注,唯我印象深刻,就是善于大词小用。
每当晚上10:30宿舍停电休息前后,他必一边整理合拢蚊帐,一边认真地说:“今天胜利闭幕!”
第一次听见他把常用于重要会议场合的庄重严肃大词语,转用到凡俗小场合,我特感新奇!细想之下,又佩服之至:他说此话之前,一定认真检视了当天的学习生活进展,并且对结果满意,才总结性宣布“胜利闭幕”,使用的正是这词语的本意,也是恰到好处。
这说明他是一个严谨认真、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人,一个值得学习的人。
又有一次,放假归来重聚,我问他脚底的那粒“鸡眼”治好没有?他立即答说:“啊,我代表我的鸡眼,衷心感谢老九的关心!”他脱口而出,将“代表”一词大词小用,既真诚,又幽默!
此兄还曾一边敲棒击节,一边用标准广州话朗诵表演:
“人心不足就蛇吞象,
做左神仙都未必满足。
只怕天梯依然未搭起,
牛头马面来将你捉。
落到地狱就想做阎王,
做左阎王又怕孤独。
问君何所欲,
问君几时先至满足。”
寓意深刻,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充分显示了广州话之音韵美,让我至今难忘。
此兄毕业后回到其家乡珠海市,直接经商,销售红酒美食,兼玩弹琴唱歌,自由往来于珠海、澳门、意大利等地,继续把大学学到的宏大思想和词汇,转化应用于红尘凡事,将小日子过得有酒肉,有诗歌,还有远方,潇洒自如,令人羡慕!
21、第一次接触气功
那几年流行气功热,北方的严新等气功大师声名远播到南方,一些名人也参与其事,中大的不少体育老师、专科教师、大学生也跟着热潮练气功。
操场上、树荫下,每天早晚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练习者,不时有人传说某某练得开了天眼之类奇闻异事。
某天,一个气功大师来到中大梁球琚堂讲课,大家呼啦啦涌进会堂。我参加了中大男子健美协会,并没有参加气功协会,也没练气功,但听得多了,也就想眼见为实,跟着进去看热闹,于是第一次接触气功。
大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吹得神乎其神,循众要求,来个现场演示,征求志愿者上台试验。
他让他们排成一行,闭眼垂手直立,自己站到队首,两手发功,竟然隔空牵引得他们一起前倾后仰。掌声四起。
大师说再来一批试验,我就以百米冲刺速度,冲上讲台,加入验证,貌似无假。但后来回到宿舍,闭眼垂手直立再试,久之,竟然自动前倾后仰,始怀疑其中有诈。
后几年,气功神话逐步被戳破,气功热烟消云散。不料竟然又发生了气功大师王林骗过一众明星名人的丑闻。
气功骗人沉渣泛起,究其原因,还是科学界打击气功骗子未能打到其关键之处,没能针对性地戳破其虚假骗人之把戏,而现在的网络揭秘牌桌出千术,揭秘魔术表演奥秘,就做得非常到位,令人心服口服,值得借鉴。
22、第一次冬天洗冷水澡
广州四季常青、长夏无冬、高温多雨,每天都得冲凉。我们从全国各地汇聚广州中大,感到9月仍在夏天,10月也是夏天,11月还是夏天,12月还是夏天,直到来年的1月几场风雨过后才终于有点秋冬之感。
那时的学生宿舍内部没有供排水设施,只在每层大楼两端各设一个大大的公共厕所兼洗漱间、洗衣间,且只供应自来水,不供应热水,要用热水需要自己到饭堂打回来。
我们男生多不去打热水,每天都用自来水洗澡,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就习惯了冬天也冲冷水澡。
广州全年平均气温在21度以上,最冷的1月份一般在9-16摄氏度。虽然气温十几摄氏度,但湿冷沁骨,体感似比零下气温的北方天气还要冷得多。
这样的日子还能不能坚持洗冷水,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心中默念着毛主席“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教导,依然钻进宽大的冲凉间,一边冲洗冷水,一边鬼哭狼嚎地吼着流行歌曲抵御寒冷,然后身冒热气地走回宿舍,平凡又自豪。
如此坚持四年,身体强健,几乎连感冒都没有出现过!多么幸福,多么可爱的黄金时代啊!参加工作之后,有了二十四小时热水,有了小康之家,日子过得逐渐娇贵,大热天也不再洗冷水澡了,身体素质也每况愈下。
有一天,读到王小波《黄金时代》那段经典名言:“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我被深深戳中心窝,一下子泪流满面,后悔没有早读到这话,后悔一直压抑欲望延迟兑现,后悔虚度了美好不再的青春年华,如今到了没有消费欲望的老年,悔之已晚!
23、第一次运动休克
某年,学校开运动会。想到自己自高一就开始几乎天天坚持跑步,有一定基础,就报名参赛800米长跑项目。
本来也没想着争取前几名优秀成绩的,志在参与一下。不料,上了比赛场,在竞争心理影响下,在女同学们呐喊加油激励下,我竟然拼尽全力奔跑,奔跑,奔跑,终于冲刺过线,然而仍然没能获得好名次。
大家只关注前几名运动员,我双腿如灌铅,双耳如风箱鼓呼,口干喉灼,独自支撑到看台之最高平地上,无力躺倒,立即意识全无。大概过了几十分钟后如大梦醒来,逐步恢复正常,回宿舍休息。
后来才意识到,这就是我的第一次运动休克。由于运动过于剧烈,血液大量集中于肌肉和骨骼,回心血量减少,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意识丧失或昏迷。
好在我年轻强健、自愈恢复,只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遭就回来了。
哈哈,年轻的我,就是这样,为了荣誉,为了目标,不惜拼尽全力!
后来几十年的工作时期,我也没有从中吸取教训,经常通宵加班、亡命赶工,只顾现在、不管将来,只顾工作、不管健康,因为我一直记得母亲教育我:不要怕累倒,力气用尽了还会再恢复!穷人上进依靠的只有力气,没有其他!
24、第一次使用电饭煲
大三那年某个周日,一位毕业分配到广州供电局工作的老乡,邀请我们几个同乡去他新分配的宿舍里聚会。
大家参观了他的宿舍,热聊了一阵,便开始一起动手煮午饭:有的拾菜洗菜,有的刷锅炒菜,有的铺桌摆碗,我则自作主张,拿起电饭煲放到水池,打开水龙头哗哗冲洗,吓得老乡慌忙大叫:“停停停,关关关......”
原来,在此之前,我老家还没通电通自来水,仍用土灶铁锅烧柴煮饭,虽在县城和广州生活几年,也没用过电饭煲,竟不知道电饭煲外煲不能浸水以免通电短路,只有内煲才可取出清洗!
这种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闹出的笑话,让我十分尴尬和自卑,多年难忘。后来与同学重逢再话当年讲起此事,勾起某同学回忆他第一次使用电话机的经历:那是在大一,某次去中文刊授中心打工,忽然他座位旁边的电话座机滴铃铃地响起来,他看了再看,见无人接听,便怯怯地拿起话筒,也不出声,等听到对方说要找某某老师通话,他才弱弱地说:“哦,某老师在隔壁,我去找。”说完竟扣下话筒,走过去通知某老师,等某老师来到话机旁边,却既无法接听电话也不知道回拨给谁......
四十年前的农村孩子是多么落后啊!四十年后的农村孩子不再落后了!今昔对比,天翻地覆,感慨万千!
25、第一次听中大校园歌曲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大校园,传唱的多是港台流行歌曲,内地歌曲只有《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二十年后再相会》《驼铃》等少数几首,还有一些中英夹杂的内地翻唱版英美经典歌曲。
港台流行歌曲中的台湾校园歌曲刺激启发了中大学子创作演唱本土校园歌曲,于是在校团委夏纪康书记的大力支持下,1985-1986年组织师生创作了一批本土校园歌曲,举办了多次展演晚会,出版了一盒名为《向大海》的中大校园歌曲录音带,成为内地发行的第一盒校园歌曲集,引发了内地校园歌曲热潮。
《向大海》由中唱广州分公司于1986年出版,比1988年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主创的校园歌曲专辑《寂寞的星期天》要早两年,表明中大又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向大海》收录的16首歌全部由中山大学师生作词作曲,最出名的歌手是本校学生何蔚星和陈经天,还有星海音乐学院的专业学生安李和廖百威。其中的中文系因素也很明显,中文系83级邵杰明师兄,是中山大学校园歌曲编辑部主编,当年七大发起者之一,他创作的《第一次》等两首歌曲入选;中山大学中文系78级校友、音乐人陈小奇担任制作人。
《向大海》发行之后,50多家中外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也专门前来拍摄了一个特辑。1987年,共青团广东省委牵头发布校园歌曲专辑《冲浪》,收录17首来自广东各大高校的原创歌曲。
后来中大学子陆续推出了《毕业谣》(2000年)、《让梦飞翔》(2009年)和《桃李芳馨》(2014年)原创校园歌曲专辑,让校园音乐在中大成为一个特色、一种传统。
199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老狼用一首《同桌的你》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从此校园民谣走出高校,风靡全国,成为90年代中国乐坛新兴势力之一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
第一辑中大校园歌曲,词曲清新单纯,颇合彼时彼地我的心境,如《多希望》:
“多希望能给你力量,多希望能伴你向前,多希望再握握你的手,多希望明天相聚不说再见。
你既然已经来到,请捧去我的一片深情,这汽车既然已经上路,请带上我的思念......”
还有《第一次》《口哨》《假日里我们冲浪去》等。尽管我五音不全,仍然经常哼唱。离校之前还特意买了一盒《向大海》,珍藏至今。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向大海》的歌声里珍藏着我的青春记忆!
近日,有同学在微信群中转发了酷狗音乐平台上数字版《向大海》。从此,我可以经常乘着这歌声的翅膀,回到那段五味杂陈的青春时光。
26、第一次看话剧《游园惊梦》
那些年,中大中文系凭借其接近香港台湾的地理、人文优势,较早创办了港台文学研究中心,王晋民副教授主导其事。
1987年夏天,他邀请著名美籍华人作家白先勇先生带着其话剧《游园惊梦》到广州市中山纪念堂公演,并来到我们中文系开讲座。
我们大多数中文系同学得以第一次走进民族特色鲜明、宏大宽敞的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第一次欣赏《游园惊梦》,第一次认识昆曲,第一次聆听来自美国的文学家讲座。
在讲座上,我们第一次见到他圆润的脸庞,第一次知道他是国民党名将白崇禧的儿子,第一次听说他与昆曲的缘分。在讲座上,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昆曲是有600年历史的剧种,《牡丹亭》是有400年历史的著名剧目,《游园惊梦》则是重写《牡丹亭》的一个精彩片段。
2021年12月17日,昆曲《牡丹亭》巡演至莞,因疫取消。忆及大学三年级听白先勇文学讲座、观其话剧《游园惊梦》。感慨不已,写下一首打油诗:
牡丹传奇四百载,
游园惊梦人何在?
料得明年花似海,
未知与谁共采摘?
27、第一次听霍英东演讲
1987年2月7日,星期六,农历正月初十,中大怀士堂隆重举行了向霍英东先生颁授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
霍英东身为著名爱国企业家,也是热心支持内地教育的大慈善家,1983年底捐资3500万港元,支持中大兴建一座体育馆,后来又捐款改建、扩建中大游泳池等体育场地、设施。
英东体育中心的建成,使当时的中大成为国内体育设施较优越的大学之一,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全面培养人才的政策,国家教委和体委也因此将第一个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设在中大。
霍英东还捐资475万港元支持兴建中大管理学院酒店管理培训中心,资助中大和美国春田大学之间人才交流与培训,支持建立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捐建管理学院两个现代化语音室,等等。
为感谢霍英东先生的慷慨捐资,中大提名并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霍英东先生中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当年霍英东先生64岁,这是他首次获得名誉博士学位。
当天仪式盛大,广东省、香港和中大等各界重量级人物应邀出席,会后一并前往白天鹅宾馆午宴。
但当年寒假,我第二次留校度过,期间进了《羊城晚报》当实习记者。2月7日,我就以实习记者身份,忝列盛会,第一次聆听传奇商人、爱国商人霍英东先生的讲演,第一次享用了白天鹅宾馆的高级服务。
28、第一次厌倦大学生活
大四的下学期,毕业论文通过之后,再无学业压力,我心底渐渐滋生出对大学生活的厌倦情绪。
从四季分明的鄂北农村,来到全年花开不败、永远热情似火、浮枝可以发芽、插桩可以生根的广州,第一年感觉新鲜、刺激、兴奋,第二年感觉枯燥呆板、缺少变化、倦怠不已,第三、四年感觉干渴难耐、了无活力、难以忍受。
幸好初春有一段时间傍晚薄雾朦胧、早上细雨菲菲,让干裂的身体得到些许滋润,让绝望的心灵变得忧郁,让濒死的青春得以苟延......
四年来,我们大都未能免俗,性情和形象循例一年一变,从大一“古”,到大二“灵”,再到大三“精”,最后到大四“怪”,甚至有一些兄弟积怨数年,终于爆发,势同水火,少数人只好搬离原宿舍,迁入有空位的新宿舍。
四年来,虽然我努力再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以期有所成就,有所闪耀,然而结果仍然是“别人歌舞我观赏”“别人发稿我观赏”“别人游乐我观赏”......甚至有同学笑称我为“华威先生”,大意是暗讽我整天忙忙碌碌,实际上并无所成。
我也自认,曾经豪情万丈,算而今空空行囊,一无所长、一无所成、一无所有、一无所望......
四年来,“别人的爱情深似海,我的很浅......”我这孤独的青春,寂寞的青春,躁动的青春,压抑的青春,黯淡的青春,卑微的青春,浅薄的青春,无望的青春......还要在这一草一木了然于胸、不再神秘、不再寄望的校园继续下去吗?
四年来,我在康乐园内将宿舍——饭堂——课室——运动场四点串成一个圆圈,重复了一次又一次。
而园外的社会,一方面是父母兄姐依旧在烈日暴雨下流血流汗供我读书,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大风飞扬,惊涛拍岸,引无数英雄争上游。
我要狂风暴雨,我要电闪雷鸣,我要山呼海啸,我要浴火重生……
2008年,为纪念中山大学中文系八四级同学毕业20周年,响应级长号召,我写下一段感言:
“24年前的今天,有一百多条好汉汇聚康乐园,
20年前的今天,有多少人急于逃离康乐园?
10年前的今天,有多少人刻意回避康乐园?
20年后的今天,有多少人坦然面对康乐园?
再过20年的今天,有多少人依旧笑对康乐园?”
结语
青春万岁,谁不向往!
青春万岁,该当何样?
窃以为,应当是青年毛泽东“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样子;
或者是王蒙先生19岁写出《青春万岁》、22岁写出《组织部来了个青年人》的样子;
或者是某些同学学业优异、作文发表、保研直升、恋爱不误的样子;
或者是某些同学演讲动人、歌舞迷人、喝酒胜人、不羁放纵任自由的样子......
与他们的青春飞扬、意气风发相比,我的青春实属黯淡卑微、不值一提!
多年以后,我逐渐淡忘了昂扬进取的《青春万岁·序诗》,即使偶尔心底有所泛起,却难有激情诵之出口,只有默默咀嚼远去的青春......
吾师黄天骥教授已出三版的名著《中大往事》,其中《蝶恋花》一词,也写出了我的心声:“草长花飞情未了,往事如丝,梦里常牵绕。苦辣酸甜成一笑,皱纹指点添多少?”
身虽未老多健忘,梦绕魂牵康乐榕。
谨以此文,
感恩我的巍巍母校!
致敬我的赫赫名师!
纪念我的黯淡青春......
(潘新潮,1988年毕业于中大中文系本科,现任某市机关公务员。出版专著《讲话稿写作入门》和《趣谈讲话稿写作》,策划出版《影响中国的东莞人》《东莞十大行动》等图书,主编出版《东莞市党政机关办公室工作手册》《东莞市人大代表优秀履职案例选编》等图书,发表文章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