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西方媒体都不信以色列了。据报道,所谓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之间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后,近几个月从黎巴嫩南部流离失所的民众乘车向南返回家园。单西方媒体分析这或许是缓兵之计,缓解以色列被围殴状态及调拨军火等,另外一个就是,现在黎巴嫩的人都跑了,没法杀,等回来了,再下手轰炸,才能满嘴以色列杀人嗜好,所以临时停火就两周,接下来是新一轮大屠杀。
现在西方媒体对以色列的叙事产生了怀疑。黎巴嫩南部流离失所的民众开始返乡,这本该是停火协议生效后的积极信号,可一些西方媒体却解读为以色列的“缓兵之计”。他们的说法是:以色列借此机会补充军火,暂时缓解压力,等黎巴嫩民众回乡后,再发动新一轮攻击,好继续渲染其“嗜血”形象。停火协议仅仅维持两周,之后便是新一轮的冲突,这便是他们的“证据”。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关键点:民众返乡是基于对停火协议的信任,也是对未来和平的期许,这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计划是否吻合,本身就是个疑问。
西方媒体的这种解读,与其说是对局势的客观分析,不如说是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他们似乎早已认定以色列会不择手段地制造冲突,任何看似和平的举动,在他们眼中都只是阴谋的伪装。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导致他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性,也使得他们的报道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这并不是说以色列在冲突中没有过失,但将所有事件都解读成以色列的阴谋,无疑是一种偏颇的解读方式。
黎巴嫩南部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这需要时间和资源。民众的返乡,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开始生活,这与所谓的“缓兵之计”的说法并不相符。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至少目前来看,将民众返乡解读为以色列的阴谋,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也显得过于武断。更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黎巴嫩的重建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各方能否真正致力于和平解决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