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佳节,本打算回家的孙家栋,惊喜地发现食堂里有红烧肉。贪吃的他决定先去食堂享用一碗,没想到这碗红烧肉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年的哈尔滨,冬日的寒意还未完全褪去。孙家栋,哈工大的学生,本打算趁着元宵节回家与家人一起过个团圆节。 彼时物质匮乏,一碗红烧肉便是难得的美味。食堂加餐的消息传开,对孙家栋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思量再三,他决定先填饱肚子再动身。谁曾想,这看似寻常的一顿饭,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就在他与同学们享受这难得的美味时,校领导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空军正在招募人才。年少时就怀揣报国之志的孙家栋,内心深处那颗为国效力的种子被瞬间点燃几乎没有犹豫,他立刻报了名。 当时孙家栋的俄语能力很强,这让他从众多报名者中显得格外突出,于是他被赶紧调到空军第四航校做了俄语翻译。这对他的确是个全新的考验。 仅仅一年后,一个更大的机遇降临。国家决定选派一批优秀人才赴苏联留学深造,孙家栋凭借出色的表现和语言优势,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飞机发动机专业。 在异国他乡,他刻苦钻研,所有科目都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并荣获“斯大林金质奖章”,这枚奖章是对其努力的最好肯定。 学成归国后,孙家栋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投身飞机制造领域。国家需要他去从事另一项更为重要、也更为神秘的事业——导弹研究。 当时他去了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从此和中国航天紧密相连。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毅然决然地服从了国家的安排。 1967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肩负着将中国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的重任。钱学森院长看中孙家栋的才华,将他指定为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的技术总监。 这意味着,孙家栋需要再次转换“赛道”,放弃熟悉的导弹设计研制,转向卫星研制。“国家需要”,这四个字重若千钧,成为他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的动力源泉。 研制人造卫星,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挑战。没有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技术可借鉴,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孙家栋明白,这事儿得靠一个能干的团队才能搞定。他从导弹研制队伍中挑选了18位技术骨干,组成了后来被誉为“航天十八勇士”的核心团队。 这些人大多来自导弹研制领域,对卫星研制并不熟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对国家航天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热情。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遭遇了不少技术挑战。设备简陋,经费紧张,技术资料匮乏,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困境。尽管面对重重困难,“航天十八勇士”没有退缩。 孙家栋带着团队,白天黑夜地忙碌,翻看资料,做实验,不断琢磨,一个个技术难题被他们一一攻破。 卫星的构造设计、保持温度的系统、供电装置、监控和控制系统……每一步都挺有难度,每点进步都靠大家齐心协力,拼尽全力。 1970年4月24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的日子。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这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那熟悉的旋律传遍宇宙,标志着中国航天业的崛起,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自豪。 要不是孙家栋这手绝活,咱们卫星上天可能还得拖拖。孙家栋先生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国航天领域的卓越贡献。 “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是他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他的精神激励着无数航天人,为民族复兴的大梦添砖加瓦。 孙家栋的故事说明,生活里到处都是机会和挑战,关键是要勇敢面对。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