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年,93岁高龄,原名唤作苏茉儿的苏麻喇姑,已是病重卧床,康熙正在外地巡察,未能及时赶回,当她去世的消息传来,康熙2次下旨延迟入殓,并表示:“她不是宫女,她是我的额娘!”等赶回京后又亲自主持她的丧事,下令以嫔妃之礼安葬,胤祹也是主动请命,为苏麻喇姑守灵百日。 (主要信源:发布于2022-02-24 14:59·有书共读 关于“河北发现苏麻喇姑墓……”的报道) 她的灵柩被安放在孝庄皇后的黄陵旁,象征着两人一生的主仆情深,她不是皇后,却影响了帝王三代;她未曾生育,却养育了清朝未来的脊梁,她的智慧、忠诚与奉献,奠定了清朝百年盛世的基础... 在紫禁城的深宫里,苏麻喇姑的人生故事静静落下帷幕,她,从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贫寒牧民家庭走出,一生是与布木布泰,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紧密相连的。 在草原到盛京,再到紫禁城的路途上,她们一路相依为命,苏麻喇姑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一手好字更是让人赞叹,在后金时期,她参与设计大清开国冠服! 在那个时代能将这样的重任交到这个女子身上,显而易见她的能力有多么强悍,接到任务后,她大胆尝试将三种文化融为一体,设计出的冠服成为大清威仪的象征。 他的这一创举效果斐然,以至于后来沿用了近300年,在设计过程中,她心中充满了对文化融合的自豪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 1643年,皇太极的突然离世让朝廷陷入了混乱,苏麻喇姑,这个在宫中默默无闻的女子,却在这场皇位之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她成为了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重要传话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说服多尔衮支持福临登基,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稳定的渴望和对孝庄的忠诚。 顺治帝即位后,苏麻喇姑作为一个身份,角色,地位都很特殊的人,他成了皇帝和母亲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常告诫年幼的康熙:“你肩负着天下万民的未来,学问和品德一样重要。” 她心中充满了对幼帝的关爱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在教导康熙时,她心中充满了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对教育的重视。 苏麻喇姑的心里,就像那草原上最深的井,深邃而复杂,她对康熙的感情,就像那草原上的风,既有温柔也有烈性。 她知道,康熙把她当作“额涅”,这是她最大的骄傲,也是她最大的负担,她没有孩子,但她把顺治、胤祹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康熙即位后,她继续担任康熙的生活管家,处理皇帝日常事务。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政治漩涡中,第十二子胤祹在她的教导下保持中立,成为一位低调谦和的亲王,活到79岁高龄,成为康熙众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个。 苏麻喇姑心中对胤祹的选择感到骄傲和安慰,她的一生,就像那草原上的风,虽然无形,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康熙的一生,勤勉治国,而在他心底深处,苏麻喇姑不仅是他的额娘,更是他成长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1705年,93岁高龄,原名唤作苏茉儿的苏麻喇姑,已是病重卧床,康熙正在外地巡察
易信娱乐
2024-11-26 14:49: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