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封匿名举报信送到中纪委的办公桌上。信中直指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涉嫌贪腐。几天后,中纪委派出了秘密调查组。人们不知道的是,这场看似平常的调查,会让一个人的名字成为清廉的象征。这个人就是李宏塔,李大钊的孙子。 一切要从中纪委的暗访开始说起。调查组悄悄来到安徽,四处打听李宏塔的消息。有人说,厅长生活简朴,经常骑自行车上下班。也有人说,这个厅长似乎“太过低调”,有些不合常理。调查员决定一探究竟。 他们走访了李宏塔的家,发现他住在一套只有五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家具陈旧,连个像样的电器都没有。有人轻声嘀咕:“这真是一个厅长的家吗?”调查员没有回应,只是默默记下了这次见闻。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发现李宏塔上下班都骑一辆旧得不能再旧的自行车。那辆车,已经是他骑坏的第四辆了。 故事的高潮不是这些日常的画面,而是在一次办公楼里的突发事件中。那天,安徽省民政厅办公大楼的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一群等待乘电梯的人中,李宏塔转身走向了楼梯。有人说:“厅长,电梯坏了,您还是等一会儿吧。”他摆摆手:“没事,我爬楼梯。”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侧目。 李宏塔的故事,还要从他的家庭说起。祖父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用生命书写了信仰与革命的壮丽诗篇。而父亲李葆华,则是另一位革命功臣。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李宏塔从小就懂得,要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 1966年,16岁的李宏塔中学毕业,选择了参军。父亲临别时叮嘱:“要准备吃大苦。不能吃苦,就不能成人!”李宏塔被分配到了江苏河口农场,成为一名农垦兵。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犁田、播种、插秧、除草,每一项都干得认真、不怕苦。在战友们眼里,这个身材瘦弱的小伙子有点像“大虾”。但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大虾”,硬是在艰苦的劳动中练就了一副结实的身体,一肩能挑起一百公斤的重担。 1969年,李宏塔退伍,被分配到合肥化工厂,成了一名普通工人。化工厂的条件恶劣,有害气体腐蚀性强,工人们都要戴防毒面具工作。 第一天上班时,班长老包带着他学习操作。深夜里,李宏塔看见班长忙不过来,就主动上前帮忙。班长点头:“第一天就动起手来,真不错。”后来,李宏塔凭着肯干的劲头,很快成了厂里的骨干,也赢得了班长老包的信任,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3年,李宏塔被推荐到合肥工业大学深造。三年后,他学成归来,继续投身到原来的岗位,成为一名技术员。凭借突出的工作成绩,李宏塔逐步走上了共青团的岗位,担任共青团合肥市委书记,并在1983年调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 举报信的内容很简单,却足以让人心生疑虑。信中指控李宏塔在分房、用车等方面存在贪腐行为。中纪委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派出调查组前往安徽,展开暗访。 调查组一行人首先走访了李宏塔的住所。那是一栋普通的居民楼,李宏塔的家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调查员一时间难以相信,这样一个厅长,竟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待遇。接着,他们调查了李宏塔的上下班情况——每天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风雨无阻,已经骑坏了四辆。 调查过程中,他们还听说了一些关于李宏塔拒绝福利分房的故事。几次分房的机会,他都让给了其他同事,自己依然住在那间不大的旧房子里。这种举动,让调查组感到动容。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中纪委得出结论:李宏塔在任职期间,并未发现任何贪腐行为。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中纪委将李宏塔的事迹作为正面典型进行了广泛宣传,希望以此来弘扬正气,树立榜样。 李宏塔的故事传开后,社会各界纷纷表达了敬意。有人在网上留言:“这样的干部,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媒体也对李宏塔的事迹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称他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榜样。 李宏塔的清廉自律源于他的家风,也源于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着。在任职期间,他始终保持低调,生活简朴,从不谋取个人利益。他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总是第一时间为百姓解决困难。 李宏塔还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 他说:“祖父李大钊给了我们这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信仰和责任。”他用行动向下一代传递着这种精神,也用这种精神激励着自己。 李宏塔在退休后依然活跃于社会事务中,继续为社会公益贡献自己的力量。2021年,他被授予了“七一勋章”,以表彰他为党和国家作出的突出贡献。而他却将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捐赠给了李大钊纪念馆,表示要将祖父的革命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截留挪用贪污上级专项资金者,涉案人一律开除党籍公职,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