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年,乾隆帝病重,宫中太医焦急不已,手足无措,人人心如死灰。就在这时,一个

如梦菲记 2024-11-25 13:29:48

1750年,乾隆帝病重,宫中太医焦急不已,手足无措,人人心如死灰。就在这时,一个乡下郎中被远道而来,被召入宫中为皇帝诊脉。 他凝神片刻,突然放声大哭,“没救了,没救了!”话音刚落,气氛瞬间凝固,所有人屏住呼吸,似乎连时间都停滞了。可出乎意料的是,乾隆听到这话却放声大笑,声震四方,“好一个精准的诊断!赏!重赏!”这个瞬间,既让人感到不安,又在引发无限的疑问:大清皇帝究竟在隐瞒什么? 信息来源:黄元御辨治目病学术思想探析——张诗敏,李玉清,《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乾隆年间,医界出了一位大佬,人称“黄药师”。这位老哥,前半生奔着庙堂之高去,后半生却隐于江湖之远,人生轨迹堪称神转折。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故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黄元御,出身可不一般。祖上是明朝重臣黄福,辅佐了五位皇帝,妥妥的世家子弟。从小耳濡目染,熟读圣贤书,家族的荣光和黄福的功绩,在他心中种下了为官的种子。仕途,是他认定的归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十岁那年,一场眼疾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庸医误诊,导致左眼失明。在“五官不正不仕禄”的清代,这条路算是彻底堵死了。科举梦碎,仕途无望,对黄元御来说是晴天霹雳。 但这打击,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告别仕途,他转头扎进了医学的海洋。 从零开始学医,对三十岁的人来说,可不容易。但黄元御天赋异禀,加上家学渊源,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广泛涉猎医书,从张仲景的《伤寒论》到《金匮玉函要略》,再到《黄帝内经》和《难经》,这些经典著作成了他的必修课。他尤其尊崇这四位医学先贤,称之为“医门四圣”。 他可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积累。他发现,很多医书存在不足,甚至容易误导后辈,导致误诊。他决心要对“四圣”的著作进行重新考订,避免后人重蹈覆辙。 凭着这股钻研劲儿,黄元御的医术突飞猛进,最终与当时的医学大咖臧枚吉并驾齐驱,有了“南藏北黄”的美誉。 乾隆年间,朝廷编纂《四库全书》,黄元御被选中。恰逢乾隆皇帝生病,御医们集体哑火,束手无策。黄元御的同乡向乾隆推荐了他。 乾隆急召黄元御入宫。但黄元御对官场那一套嗤之以鼻,婉拒了皇帝的邀请。他以“布衣”和“五官不正”为由,不想卷入宫廷的漩涡。 乾隆可不是吃素的,加码利诱,赐予俸禄和绫罗绸缎,甚至送了副茶晶眼镜。黄元御依旧不为所动,坚持“无功不受禄”。 乾隆有点不爽了,但又急需黄元御治病,只好再次加码,赐予五品官衔和俸禄。这下,黄元御实在推脱不掉,只能进宫。 乾隆想试探黄元御的医术,安排了一场“戏”。他让黄元御隔着幔帐给一位宫女诊脉,实际上脉搏连接的是他自己。黄元御诊脉后,直言:“龙得凤脉,无药可医,不久于世。” 这话放一般人身上,妥妥的诛九族大罪。但乾隆却哈哈大笑,欣赏黄元御的胆识和医术。他召黄元御为自己诊脉,服药后病情果然好转。乾隆龙颜大悦,亲笔题写“妙悟岐黄”赠予黄元御,并封他为御医。 然而,好景不长。乾隆南巡,黄元御随行。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厌倦宫廷生活,深感“伴君如伴虎”。回到家乡后,他玩了一出“假死脱身”的戏码,对外宣称病逝,举行了假葬。几个月后,朝廷来召他回京,他“死遁”成功,从此隐游江南,继续行医讲学。 从三十岁学医到五十四岁去世,黄元御用二十四年时间,写出了十四部著作,其中十一部是医学著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生,更是一位prolific的医学作家。 他倾注毕生精力,对“医门四圣”的著作进行整理和考订,力求还原其本来面目,避免后人误用。这体现了他对中医传承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他的一生,是医者仁心的体现,也是精益求精的追求。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这种精神值得后世学习。 黄元御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追逐仕途的世家子弟,变成一位救济苍生的杏林高手。眼疾的打击,反而成就了他的医学之路。 他既有精湛的医术,也有正直的品格。他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即使面对皇帝,也敢说出真相。他的“假死脱身”,更是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对自由的渴望。 黄元御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个人传记,更是一段关于选择、坚持和追求的精彩人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妙悟岐黄”的真谛,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