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 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
「大明永乐年施」楷书刻款
永乐时期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之数量可见,永乐皇帝将自己视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既体现了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又与元朝在精神上一脉相承,相关讨论见J.C.Y.Watt及D.Leidy《Defining Yongle》,纽约,2005年,页71。
永乐时期最顶尖的铜器以其精良的工艺、华美的鎏金及对细节的一丝不苟而闻名。这种融合了印度、西藏、尼泊尔等各地元素的艺术风格,是由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间受僱于元朝宫廷的尼瓦尔艺术家引入。其中包括Aniko(1244-1306),他是一位奇才,在萨迦派御用戒律师Phags-pa(1235-1280)的引荐下成为忽必烈麾下之一,后被任命为工匠的总管。虽然很少有作品可以明确定为Aniko或其弟子的作品,但他为尼泊尔艺术在元朝和明朝早期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实在功不可没。有关尼泊尔风格的影响,参考一件元代1305年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著录于J.C.Y.Watt,《The World of Khubilai Khan》,纽约,2010年,页111,图145。本拍品中的文殊菩萨有著圆润、比例完美的脸,上身丰腴匀称,是同类作品中最优秀之一。无论是神像灵动的姿态,莲花花瓣的雕刻,还是华丽的珠宝,皆反映了尼瓦尔极緻的美学。其封底牢牢固定,并涂上朱砂漆,符合尼泊尔的做法。
比较一件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坐像,带「大明永乐年施」楷书刻款,载于《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e Berti Aschman Foundation of Tibetan Art at the Museum Rietberg Zurich》,苏黎世,1995年,页116至117;另可参考同书一件明永乐弥勒佛坐像(页87)及一件明永乐观世音菩萨坐像(页99),其脸部、身体及莲座的刻画可与本拍品相类,可资比对。
尺寸:高17.9cm
来源:邦瀚斯2024秋拍《中国精美陶瓷及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