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八乘组确定,“80后”航天员将在太空养鱼,为何选择斑马鱼?

鱼缸里的假山 2024-04-24 23:43:42

神舟十八号任务传来最新消息,中国航天员要在空间站里养鱼了!养的什么鱼?你可能也正在养!

4月24日上午,中国航天局公布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详情,三名航天员分别为叶光富、李聪和李广苏,他们都是“80后”,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在这次的任务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透露了这样一则消息,我们的航天员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并选择了斑马鱼和金鱼藻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很多水族爱好者来说,斑马鱼是非常常见的观赏鱼品种,相信很多网友家中的鱼缸里就正养着一群斑马鱼。可为什么中国航天员也选择了将斑马鱼养在空间站里?

斑马鱼因其身上的条纹类似于陆地上的斑马而得名,是一种热带淡水鱼,原产于南亚地区。,原生于南亚的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和尼泊尔的溪流中。斑马鱼体型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体侧有多条深蓝色纵纹,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形成鲜明的条纹图案。

斑马鱼的小巧身躯和鲜明的条纹,让它们成为淡水观赏鱼中的宠儿。然而,更令科学家感兴趣的是它们的遗传特性。作为继大小鼠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模式动物,它与人类基因同源性高达87%,与哺乳类动物各功能机理高度相似,是理想的脊椎动物研究样本。在太空中,斑马鱼作为基因编辑模型非常理想,它们繁殖能力极强,几乎每月都能产卵,一次能产几百枚,这就意味着航天员们可以轻易得到大量的胚胎样本进行研究。而且它们的胚胎发育也是在体外进行的,所以也方便观察,非常适合太空研究样品的需求。

既然养了鱼,水草也就得安排上,而金鱼藻则是一种藻类,与斑马鱼形成了“黄金搭档”。在太空养鱼中,这两者组建密闭空间实现自循环系统非常关键。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斑马鱼呼吸;而斑马鱼则呼出二氧化碳,为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金鱼藻不仅能为斑马鱼提供必需的氧气和食物,还能通过其强大的生物净化功能,维持水质的平衡。在封闭的太空环境中,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至关重要。金鱼藻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斑马鱼的生存,也为航天员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生命支持系统。

那么知道了鱼和水藻,太空中的“太空鱼缸”又会是什么样子?

在问天实验舱中,科学家搭建了一个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模块,这是“问天实验舱”中的一个关键部分,这个模块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由金鱼藻、斑马鱼、微生物以及1升多水构成,能够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自主动态调节平衡。其中,斑马鱼和金鱼藻的生态依赖关系使得在成本较低、周期较短的情况下实现实验目标成为可能。

但是太空养鱼这事并非中国首创,美国的NASA曾于2012年将“水生生物栖息地”送上国际空间站。这是一个专门设计用于研究微重力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的水族箱,其中包含了一小群日本稻田鱼,这是一种原产于日本的小型淡水鱼。法国的研究人员也在测试哪种鱼卵最适合被送往月球。目前,欧洲鲈鱼是其中的理想鱼种,法国希望在未来的月球基地上建立一个水产养殖系统,利用月球上已有的水资源来为居民提供新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不仅仅是冷冻食品。

无论如何,神舟十八号的这一任务无疑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在探索太空生命支持系统方面的重要进步。在太空中养鱼,不仅是对生命科学的探索,也是对太空生活的一种浪漫想象。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太空中,航天员们也能像我们普通人一样在工作之余,观察观察鱼缸里的小鱼,既能够缓解压力,也让航天员心情愉悦。

然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学家们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从选择斑马鱼和金鱼藻这两种生物,到构建封闭的生态系统,再到实现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自主动态调节平衡,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科学的智慧和创新的思维。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或许能在太空中看到更多的生物种类,构建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甚至实现人类在太空中的长期居住。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也离不开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让我们期待更多的航天奇迹,也期待人类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 阅读:316
评论列表
  • 2024-04-25 08:22

    能养鱼就能摸鱼,对吗?

  • 2024-04-25 09:01

    太空摸鱼第一组人出现了[得瑟][得瑟][得瑟]

  • 2024-04-25 08:56

    又种菜又养鱼,下一步干嘛?[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