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本:邓洛普女士,感谢您为中国美食背
雅琴评文学
2024-11-23 18:33:33
_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很多好吃的,我们可以不去了解美食的历史以及美食的做法,但正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能让全世界了解并接纳,这恐怕是一项重大难题。
_
邓洛普女士来中国的时候,我才刚出生,如今,她研究了中国美食二十余年,换句话说,她在中国有意识地吃了二十多年的饭菜。
📕《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
📝作者:扶霞·邓洛普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_
《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的文字很接地气,不能仅仅用“中国通”形容,她甚至是一位道地的中国人——就像一道道地的中国菜一样。
_
文章从灶火开始写起:“灶火:中餐的起源”,写到了“蜜汁叉烧”等。阿雷说:“关于开头,阿雷想说两句话:第一句,去求学,尤其是出国留学,兴许会有时间紧张、金钱紧张、情绪紧张(留学归来,也许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打工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当然,那断然不会中断学业,更不会中断自己的专业。而笔者却从大学完成学业后,再入学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第二句,在上个世纪90年代,接手并以此为乐,也许值得我们学习。”——从“灶火”切入,非常符合中国几千来的饮食文化,同时也符合中国人的品鉴期待,代入感满满,这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_
接下来写到了关于食材的选择:“天地:食材的选择”,“火焖鞭笋”“姜汁芥蓝”“莼鲈之思”“麻婆豆腐”“东坡肉”“涮羊肉”等像一道道美食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大大地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让读者有一种跟随笔者步伐游历大好河山的真实感。
.
还讲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原生态:没有农药,没有激素,远离人烟的美食。
_
“庖厨:烹饪的技艺”——庖厨,重点讲到了一品锅,讲到了鲁菜界女王王兴兰与糖醋黄河鲤鱼等。
_
拔高篇:食物与思想,“鸭母捻”是什么?罗宋汤呢?慈母菜又是什么?他还提到了炒红薯尖——逐渐在大城市流行起来(我是觉得没有辣椒炒豇豆好吃——我说的是带籽的那种老豇豆)
_
我为什么说要感谢人家,一个外国人严眼中的中国菜?因为用文明的话说,长期以来,人家对中国菜存在偏见!当然,这里的“人家”逐渐也包括我们自己。
.
0
阅读:2
Judy
哈哈,看过,特别佩服外国人还能这么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美食。
天天随时跑路
鲁菜
Aegeansea
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