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登天?其实,他能够活着回到地球就已经是万幸,在他攀登太空的过程中,濒临死亡的26秒、寂静太空中的敲门声、舷窗玻璃的裂纹......除了这些,对于为何不再登上太空,他本人也给出了回答。
那是2003年10月15日,天刚蒙蒙亮,戈壁上的“神舟五号”飞船喷出巨大的尾焰。杨利伟被牢牢固定在座椅上,身体被超重的力量狠狠压下。那种压迫,从胸口直达背脊,仿佛要把整个身体碾碎。这种痛苦,在起飞后最初的26秒最为剧烈,他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到火箭突破大气层。
他听到飞船外那种奇怪的敲门声,就在一片无声无息的太空中。飞船里的每一根细管,每一个显示灯,他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这敲门声,他却从未听过。像有人在外面,用指关节轻轻叩击船体。
杨利伟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死死盯着面前的仪表盘,手指压在通讯开关上,声音微微发颤地询问地面,“听到吗?”地面没有回应,静得让人心慌。太空舷窗外的黑暗像是某种吞噬一切的怪物,而杨利伟就这么孤独地悬浮在这片无尽的寂静中。
飞行在继续,敲门声也随之消失,但那几秒钟的空虚和恐惧却刻进了杨利伟的骨髓。离地球万里之外的这个男人,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太空是个冷酷的地方。冷酷得不留任何解释,冷酷得像是一场冒险永远无法完全被掌控。
再回到1996年,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杨利伟收到了一个通知——成为中国航天员的候选人之一。没有选择,没有犹豫,望向远方的军营,那里灯光散落,像星星一般。他知道,这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成为航天员的训练,是一场无比严酷的考验。基础理论、超重耐力、星空识别,每一个科目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杨利伟当时已经是有十多年飞行经验的一级飞行员,但面对这些航天项目,仍然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有一晚,他站在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的空地上,抬头望着漆黑的天空。夜很静,只有风在低低地吹。他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梦,飞向天上,越过高山与河流。现在,这个梦想似乎近在咫尺,但又如此遥远。
每天的训练从清晨到午夜,常常连水都顾不上喝。离心机训练最难熬,承受8个G的重力负荷,感觉每一块骨头都要碎掉。但他咬牙坚持,手紧紧抓住扶手,不让自己有一丝松懈。一次次的重力负荷测试,杨利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他的顽强和执着让教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杨利伟成功执行了“神舟五号”任务,成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从太空归来的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瞩目。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责任刚刚落在肩上。那次任务之后,他没有选择继续飞行,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地面支持工作中。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再飞向太空。杨利伟的回答很简单,他笑了笑,说:“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留给后继者。”他的语气平静,眼中却闪着光。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不只是飞行,还有更重要的——帮助中国航天走向未来。
杨利伟从此成为了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核心成员,负责后续航天员的培养和任务指挥。他的经验对后来者来说,是无价的财富。他和团队一起研究航天服的改良,飞船内的设备优化,以及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标准。
每次在选拔现场,他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心里就燃起一股莫名的热情。那些年轻人,和当初的自己何其相似,带着对天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杨利伟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引路者,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递给这些新生代。
太空中的“敲门声”,杨利伟至今也没有找到答案。但他相信,探索的意义并不在于找到所有答案,而在于不断提问,不断前行。那次飞行,给了他无数个无眠的夜晚,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对航天事业的信念。
在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日子,杨利伟常常会坐在一角,望着那些正在接受训练的年轻人。他们在离心机里承受着巨大的重力,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双眼紧闭,咬牙坚持。这一幕让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每当有人想要放弃的时候,杨利伟都会站出来,用简短却有力的话语激励他们:“你们要记住,太空是值得的。”
他曾经和妻子张玉梅说起自己的选择,张玉梅理解地点点头。她一直是他背后最坚强的支持,无论是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还是面对一次次险象环生的任务,张玉梅从未退缩。她知道,杨利伟是属于天空的。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杨利伟和无数航天人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走向成熟。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六号”,从单人飞行到多人、多次太空任务,杨利伟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而他,也成了那个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用自己的经历和智慧,帮助一代代航天员飞向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