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11月20日至22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人工智能负责任开发与应用论坛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何以与人类价值对齐》的主旨发言。
作为计算机大数据领域的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郑庆华也在乌镇现场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回答了AI对教育界的影响,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热潮”,以及通用人工智能何时到来三个问题。
谈AI教育:改变传统教学是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当前,不少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支持的产品应用到了教育领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或答疑的例子。郑庆华指出,学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决不能满足于人工智能推送的现成答案。
而对于AI对传统教学的改变,郑庆华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评、管、研、服,是一个必然趋势,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目前渗透和融合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所以无论是老师教、学生学、学校管,都要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时期教育改进赋能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方法来推进。从目前来看,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学、怎么评这些问题,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谁来教,过去肯定是老师来教,人来教,但是今天由于人工智能具备内容生成能力,间接地也成了一个虚拟老师,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各类问题、各种场景都可以提供内容服务,所以影响力很大。如何学也是这样,我们过去主要从课堂、做实验或者是社会实践中学,今天随时随地的问答、知识获取、数字老师交流这种方式已经非常普及了,所以怎么学也得重新调。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班级课堂甚至校园这个概念,他已经和来自数字世界的不知道是谁创造的内容做各种各样的交流。学习的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随时随地已经成了一个普适行为。”郑庆华进一步解释道,
谈人工智能专业热与AI人才缺口:需要AI人才,但更需要AI+人才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随着人工智能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各大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也迎来招生热,更多学力强劲的学生涌向人工智能专业,分数也水涨船高。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行业在产学研的结合上依然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
对此,郑庆华表示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此前也在发展,但快速发展和产业变革是近10年的事情,所以人才是缺的。不过在他看来,现在学生们都去盲从人工智能,也不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行为,当前需要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但更多的是需要人工智能跟各行各业结合的人才。
“也就是说,金融管理、土木工程、汽车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人工智能,所以其实应该说更多需要专业加人工智能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首先也还是需要有专业的知识,然后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技能技术结合,这可能是更适合于绝大部分学生的选择。”郑庆华告诉记者,“不要以为这个只有学人工智能的人,才会做人工智能的事,其实学其他专业的人,融合人工智能之后,这种类型的人才现在更具有现实需要。”郑庆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谈通用人工智能:10年之后,机器人可能会像人一样坐在台下聆听
郑庆华在主旨发言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世界之变、文明之变、认知之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让科技与人类价值对齐,是引导人工智能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础。价值对齐蕴含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与人类价值对齐,要构建健康安全、符合伦理的人工智能系统;二是人类与人工智能价值对齐,要确保人们负责任地使用AI,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在享受AI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必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在主旨发言的最后,郑庆华也展望了人工智能的未来,“接下来参加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也许不仅有我们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同时可能也有一些智能机器人,它们同样也在听、也在想、也在思考,也会提问,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就面临这样一个新的难题:机器能否像人一样,能够做到厚于德、诚于信、勤于思、慎于言、敏于行,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
而对于他展望的这个未来还要多久才能实现,郑庆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相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能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估计10年左右也许就会出现这种场景,机器人也跟真人一样,坐在台下聆听,甚至它也会提问,因为它已经具备了具身智能功能,甚至具备了人机之间自然交互的能力。”
“人机共治是未来社会新的挑战,也是新的需求,这也是今天我们论坛的重要主题。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考验我们的不光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机共生的时代,怎么样既能够运用机器智能,又能够正确的管控机器智能的这么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和应用模式,这对我们来说极具考验性。”郑庆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罗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