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位老者踏入一家书画店,一番探寻后竟全是仿品,正欲失望而归,却在门

自由的吹海风 2024-11-23 09:35:28

1982 年,一位老者踏入一家书画店,一番探寻后竟全是仿品,正欲失望而归,却在门口被一块破布所吸引,瞬间兴奋不已。 【消息源自:《从琉璃厂的少掌柜到抢救国宝的鉴定家:苏庚春的书画鉴定之路》2023-08-27 人民资讯】 1982年的广州,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文化艺术市场悄然复苏。在繁华的街头,一家古色古香的书店成了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和古玩字画,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墨香。 这一天,书店老板格外兴奋,因为他邀请到了年过半旬的文物鉴定专家苏庚春。苏庚春在文物鉴定界享有盛誉,他的到来让书店老板对店里的一批从北方收购的古玩字画寄予了厚望。 苏庚春走进书店,环顾四周,目光如炬。他仔细检查着每一幅书画,手法娴熟而专业。然而,随着检查的深入,他的心情逐渐沉重起来。这些书画大多为赝品,制作粗糙,毫无历史沉淀感。 书店老板察觉到苏庚春的脸色不对,心中忐忑不安。他忍不住问道:“苏先生,这批书画有问题吗?” 苏庚春叹了口气,说道:“老板,实话实说,这些书画大多是赝品,价值不高。” 书店老板脸色一垮,却又心存侥幸地问道:“苏先生,难道就没有一件真品吗?” 苏庚春正准备回答,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块破旧的黄布吸引住了。这块布被随意丢弃在角落里,脏兮兮的,几乎无人问津。然而,苏庚春却从中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息。 他蹲下身,仔细端详这块黄布。布料的质地不同寻常,古老的色彩和线条透露出不平凡的身世。苏庚春的直觉告诉他,这块布下可能隐藏着一幅珍贵的画作。 他小心翼翼地掀起黄布的一角,露出了下面隐约可见的画作。苏庚春的心中一阵激动,他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块布和下面的画作,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回到广东省博物馆后,苏庚春和同事们小心翼翼地清理这块黄布。随着黄布被一点点揭开,一幅优雅清新的画作逐渐展现在他们面前。 画作右上角的题字“待诏边景昭写雪梅双鹤图”确认了这幅画的真迹身份。边景昭是明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他的作品少而珍贵,尤其是以鹤与梅为题材的作品,更是展现出浓厚的吉祥和高洁象征。 苏庚春和同事们欢呼雀跃,他们知道这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品。经过仔细鉴定,专家们将这幅画定为国家级文物。 看着这幅珍贵的画作,苏庚春心中既是欣喜,又带着一丝遗憾。他知道这幅画不仅是他发现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决定将这幅画捐赠给广东省博物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这幅艺术作品。 苏庚春不仅是一位文物鉴定的传奇,更是一位文化守护者。他的一生都在守护着文化的瑰宝,传承着跨越时空的艺术精神。他的故事在文物鉴定界广为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 书店老板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感到无比欣慰。虽然他原本寄予厚望的那批书画大多是赝品,但苏庚春的发现却让他认识到,真正的宝藏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这件事在广州的文化圈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前来观赏这幅珍贵的画作。他们被画作的精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打动,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 苏庚春的这次发现不仅提升了广东省博物馆的藏品水平,也为广州的文化艺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如今,这幅“待诏边景昭写雪梅双鹤图”成为了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每当看到这幅画时,人们都会想起苏庚春这位伟大的文物鉴定专家,以及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苏庚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文物鉴定的传奇,更是一个关于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故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守护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珍惜、去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就会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