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3号,财政部成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发行了2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
有网友问,这是不是我们又在抛售美债了?
我们就先科普一下基础知识。
简单说,主权债务就是一个国家向外借钱,我们在沙特发行美元债券,就是我们发的国债,只不过是以美元计价的;而美债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
这完全就是,两个东西。
再看看发行的情况:
预计发行规模是不超过20亿美元,结果总认购金额是397.3亿美元,19.9倍的总认购倍数,其中5年期认购倍数高达27倍,这是近年来全球主权债券发行的最高倍数。
主权债务是代表国家信誉的,这说明受欢迎,他们在“推着购物车抢购”。
再看发行利率,3年期是4.284%,5年期是4.340%。
这跟同期限美国国债的利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创了美元债券市场最低利差纪录。
说明在投资者眼里,中美两国的主权信用几乎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很多吃瓜群众一头雾水,搞不懂为什么要在沙特发美元债券?
这次是自2021年后,时隔三年中国再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
过去20多年,我们发行外币主权债基本都是在香港。
一方面,香港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是内陆和全球联系的桥头堡,金融市场相对发达,投资者结构比较完善丰富,具备成功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的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这次在沙特发,确实另有深意。
沙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是APEC的老大,也是中国在中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沙特现在是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小沙勒曼也希望把首都利雅得打造成区域的金融中心,我们也算鼎力支持了。
而且我们跟中东,跟沙特现在正是“蜜月期”,相互投资你来我往,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干柴烈火。
最近有报道,我们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在沙特的投资都翻了一番了,我们的电池、太阳能企业也在大力投资沙特。
同时,中东这些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都在加大抄底中国资产的力度。
这几年,中东资金在我们这可以说是杀疯了!
这些年,我们的企业都在出海,不断的走出去。
大量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债,定价基本都取决于标普、穆迪、惠誉等几大投行的评级,我们的企业海外融资成本还是挺高的。
财爸在国际市场适量发行主权外币债券,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可以丰富具有市场基础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综合反映主权信用的定价水平。
为我们的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定个锚,提供重要的定价参考,提高定价效率,有利于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
其实20亿美元对于我们来说,根本解决不了当下国内的任何问题,而且我们也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现在国内低息环境下发债的成本更低。
所以,这次在沙特发债更多的是跑跑路,试试水,象征意义更大。
我们2019年在法国巴黎发行40亿欧元的外币主权债,其实就是以巴黎为起点,来撬动整个欧洲和欧元区的融资通道。
现在沙特也是,以沙特为支点来撬动整个中东地区。
那我们在中东发美元主权债券,还有没有一些其他更深层次的考虑或者说布局呢?
我们复盘这一波美联储暴力加息,只有个别像斯里兰卡这样的小国,经济出问题或者说被收割了,居然没有任何大国甚至中等国家的经济被拉爆。
其中,东方某大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些国家手里没有足够的美元,而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顺差国和制造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
我们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和方法,就是各种的本币结算,双边多边货币互换,把自己的美元“借给”那些没有钱去还美元债的国家。
这些国家拿到美元去偿还美元债,暂时扛住了美元的猛烈进攻。
而且,这帮中东的王爷们最不缺的就是美元了。
以前他们只能用石油换美元,然后再用美元买美国的国债,或者说投资到美国的股票等资本市场。
现在我们他们可以用美元买我们的国债,还可以大量投资我们的股权和股票,绕开了美元循环。
而且我们从沙特那里拿到美元,然后再借给那些逆差国家,相当于我们在全球做了一次美元的“二次分配”和“重置”。
这样“绿纸”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美国,最终没有完成收割,无形中还可能助推美国的通胀。
这不就是,用美元收割美元,用魔法打败魔法嘛!
有人会问,如果这些国家经济不好,还不起钱怎么办?
那更没问题了,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生产国。
但是,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呢?
是资源!是能源!
他们可以用各种资源和能源进行偿还,这是以实体经济循环为载体,不只是美元热钱来了又走了,资本吃干抹净,然后当地一地鸡毛。
同时,这么一通操作让这些国家的美元债务变成人民币债务,无形中增加了以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你再看这个时间点,就在特朗普宣布胜选的当天,我们就宣布了这么一项重大的金融政策。
特朗普归来肯定还会搞他的“关税帝国”,搞他的美国优先,其实就是逆全球化,我们也算是提前应对了。
最近,我们还放宽了外资对国内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门槛,允许更多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投资。
说白了,就是你越“闭关锁国”,我越“包容开放”。
在沙特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就是敞开大门让国际投资者更好地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宏观形势、经济前景和金融发展,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关注中国,投资中国。
这几年世界变化太快了,以前的很多路径都失效了,可能颠覆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
我们不能光忙着见证历史,而要跟随变化的脚步,不论生活、工作还是投资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