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内的寻常大团圆结局,但看完让人觉得很幸福。
我们常常武断认为:悲剧更深刻、创伤更有反思价值,而“大团圆”更容易流于表面、幸福容易流于浅薄。
甜,好像约等于工业糖精、电子麻醉剂,好像意味着刻意营业或者稍纵即逝的浅表观感。但《小巷人家》是浓郁又深邃的“时光之甜”。
是直视困苦、久经风浪、依旧回甘的甜,是一种幸福美好又昂扬的精气神。
看见黄玲、宋莹家日子过好了,不用再种蛇瓜,小院挂起香肠,众人干着活儿唱着歌,觉得很幸福。
不仅仅是高兴“咱小院有肉吃了”,更是一种朴素的美好品行嘉奖,是正向情绪的正反馈正激励,也是一种明媚的上升期期许。
看见她们勤劳种下希望,然后收获幸福。
看见院里院外,都流淌着劳动的尊严感、价值感、幸福感,流淌着迈入好时代的快乐。
那不是“我们牛马”的被动的疲劳,而是朴素又快乐的劳动欢歌。
运动会上,林栋哲在跑道内跑、庄筱婷在跑道外跑。虽然赛道不一致,但怎么不算青梅竹马此心同呢?
放学路上,林栋哲安慰着“做人啦最紧要就是开心”,庄筱婷彼时并未直接回应,但多年后在他的“传染”下属实越来越开心。
若干年前,庄老师和林工小院浅酌,哭笑不得说林栋哲抄作文“我的爸爸”;
若干年后,林栋哲把作文抄来的爸爸,变成了真的“我的爸爸”(岳父)。
不愧是我们卧龙凤雏!
林栋哲暑期做生意归来,闷头在小院中吃面,庄筱婷坐在身边,树影浅浅、时光悠悠、爱人依依。
他们也曾一度山遥水阔久别离,但兜兜转转,又仿佛从未离开过。
寻常吃面、寻常说话而已,但每一幕又都是含金量极高的“美好幸福具象化”。
你看,那几乎是友情、亲情、爱情共用的美好模样,至真至纯,至清至甜。
此后的阶段,分配异地、毕业分手压力之中,“功利现实本位”的对比之下,林栋哲和庄筱婷是清澈本真的“爱本位”。
不是罔顾现实或投降于现实,而是脚踏实地尊重现实,同时依旧保留着爱的高纯度。
若干年前,林武峰用五十斤粮票换电视机票,告诉宋莹“你高兴,就是这个家最重要的事”。
若干年后,毛脚女婿林栋哲背回两口大锅,一家人研究红烧肉这么做是否更好吃。
孩子们争着给妈妈花钱,而且不只是为花钱而花的姿态,都是从关切的实际需求出发,念其所念、虑其所未及。
庄筱婷说“我就怕你忘了炉子上的火”,细致挑出菜谱、预备抄成大字版本。
一桌坐了四个贴心小棉袄,好幸福。
老话说“只羡鸳鸯不羡仙”,这一大家子,是热炕头比神仙更美满啊。
善良美好的人,养大善良美好的孩子,真是时光的每一丝皱纹里都满溢着幸福的味道。
你看,《小巷人家》让人觉得那样幸福,人间烟火里有质朴真情,有金子般的心。
太过美好,容易扁平失真、走形失度,但《小巷人家》的人间理想不是虚妄空洞模式,而是一种温暖真切的、现实主义的“童话式美好”,是古老朴素的寓言成真。
真心换真心、温暖滋生温暖。
剧中也不乏功利贪图之人,前有庄家阿爹阿婆、后有张阿妹吴姗姗,算盘珠子崩人一脸,但故事的基调依旧朴素又温情,满溢着人情之美。
我们总说情绪价值,《小巷人家》就是情绪价值拉满,有很幸福的邻“家”味、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