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26日上午,上海永安棉纺三厂。一群工人将厂医俞昌时团团包围,纷纷伸着长颈,像一群等待投食的鹅。
在众目睽睽之下,俞医生从一只公鸡翅膀的静脉血管中抽取了1毫升血液,然后注射到自己身上。不到半小时时间,只见俞医生面色红润,精神亢奋,两眼炯炯有神。立刻,工人们轰动了,当天下午就有40多人找俞医生,要求注射新鲜鸡血。
这位俞医生并非江湖游医,他毕业于民国东南医学院,还参加过解放军,曾担任县级卫生院院长。他的这种“鸡血疗法”源于1952年在江西南平县工作时的发现和奇想。
有一次,俞医生测量鸡的肛温时,发现温度高达43度,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又测量了几只鸡,同样温度都很高。他立刻推断,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很强大,因此鸡的新陈代谢水平一定很高。他又结合中医学中有一些用鸡血内服或外用治疗疾病的方子,于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论:“鸡血疗法”可刺激人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很多疾病。
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俞医生先在自己身上体验,没想到三、四天后,他的皮肤病消失了。有一天他女儿腹痛,打了鸡血后很快疼痛消失。这些现象令他对自己的推论深信不疑。于是自己印发了《鸡血疗法》的小册子,广为宣传。一时间,“打鸡血”似乎成了灵丹妙药,在那个缺医少药,人们普遍缺乏医学常识的年代,竟然像疾风一样刮遍全国。
四川崇州《百年崇州》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病人抱着鸡进诊室后,有护士帮忙,七手八脚按住鸡,从一边翅膀的静脉血管中抽出鸡血。鸡毛灰尘扬起,鸡屎遍地,更是臭气熏天”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出现了畏寒、发热、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甚至休克等严重后果,使得“鸡血疗法”开始倍受争议。非常有趣的是,1965年卫生部下发了禁止“鸡血疗法”的通知,但在1966年底,又以急件的形式撤销了该通知,使得这一疗法又持续了十多年时间。
其实,注射鸡血后一些病人的症状出现缓解,有客观因素但大多是偶然性概率。而注射鸡出后的人出现的和俞医生类似的反应,其实就是一种免疫反应,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过敏。
生活中经常形容一个人精神亢奋时“跟打了鸡血一样,”不是没有原由,正是来自于这桩医学史上的荒唐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