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又上央视,这次是因为……

金台资讯 2024-11-22 17:02:39

“近几年的天气是越来越怪了。”一句寻常的抱怨,却揭示了严肃的事实——极端气候正变得更加频发。高温、暴雨、台风、洪涝……它们考验着城市的“防御力”,也向我们发出叩问与警醒。

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连日来(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各国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议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性对策。

与此同时,系列纪录片《全球冷暖中国之道》正在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出。其全景式呈现了我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系列实践。生态岛崇明的生态案例也在片中精彩呈现,成为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注脚。

1、这个崇明农人的故事引人深思

崇明作为世界级生态岛,在低碳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崇明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水土林气”品质全面优化,长江大保护、候鸟监测、绿能利用、环境治理等领域工作更是亮点频出,也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享受到了生态提质的溢出效应。

陈家镇渔光互补项目

正因如此,在《全球冷暖中国之道》系列纪录片的预告片中,崇明元素反复出现——航拍视角下,富饶和美的崇明乡村氤氲于雾霭晨光、美不胜收,陈家镇渔光互补项目的太阳能光伏板排列整齐、蔚为壮观;长焦镜头中,滩涂候鸟翩跹而起、风力电机缓缓转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农业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和最脆弱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多重影响,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带着对这一现实的关切,纪录片第二集以“适应”为主题,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崇明科技兴农的代表人物——沈竑的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在理想的驱动下,这位年轻有为、前程远大的水产专家出人意料地抛下国家海洋局的“金饭碗”,跑到崇明乡间种起了水稻。在生产实际中,沈竑发现,传统种植方式下农药滥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对乡村生态基底的危害不容小觑。现代农业如何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便成了他最挂念的问题。经过锲而不舍的研究、试验和改进,沈竑最大程度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但他仍不满足,进而向生态绿色循环农业模式发起探索。

早在东汉时期,我国先民就探索出了“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沈竑从中得到启发,决定向稻田中引入一种对农药成分高度敏感的指标生物,经考察试验,他选择了克氏原螯虾(即大家熟悉的“小龙虾”)。“小龙虾一般在7月份开始繁殖交配,其胚胎发育与水稻生长的阶段恰好匹配,这使得其成为检验稻田农药成分的理想生物。”沈竑介绍,“与此同时,小龙虾能抑制田间害虫的繁衍活动,降低水稻病虫害风险;小龙虾的粪便还能够肥田,减少部分化肥的使用。”

随着“稻虾共生”模式渐趋成熟,沈竑又打起了甲鱼的主意。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食材,甲鱼的附加值十分可观。沈竑研究发现,投放进“稻虾共生田”的甲鱼可以小龙虾为食。经过反复试验,小龙虾和甲鱼的投放比例进一步优化,稻田生态链进一步延长、稳定性大大提升;每亩田的经济效益也从两三千元增长至一万多元,吸引了大量村民参与,“稻虾鳖共生”的新农业模式由此迅速推广开来,目前总规模已达到2000多亩。

对于沈竑等人的探索,片中这样评价:“稻田共生系统既能适应剧变的气候条件,增强抗倒伏能力,又能控制病虫害影响,提升水稻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夯实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这种源自古人的农业智慧,在生态农业理念、现代农业科技的加持下,正发展成一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沈竑也从最初只想“种好一粒米”,一步一步探索奋斗,最终完成了“自然共生”的农业解决方案。当初有关生态农业的梦想,也终于在生态岛上开花结果。

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水土气候条件不一的广袤农田上,沈竑的“战友”们正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智能农业技术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努力探索出更多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径。这些做法不仅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2、崇明着力打造气候适宜型城市

纪录片还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发展方式全面转型的复杂而深刻的系统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提出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今年5月,试点名单正式发布,全国39个城市(区)入选,崇明区成为上海唯一入选的区。

怎样打造气候适应型城市?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对暴雨、雷电、强风等恶劣气候的有效应对,进而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相关领域,崇明已然积累了较为突出的优势。崇明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0.74%,是上海首个“中国天然氧吧”,还拥有青草沙、东风西沙水库两大核心水源地和两处国际重要湿地,气候调节和碳汇能力十分可观。产业方面,崇明、横沙两岛以一三产业为主,长兴岛一二三产俱全,已分别形成“碳中和岛”“零碳岛”和“低碳岛”的定位,在减污降碳和气候治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处长江入海口,崇明地理区位独一无二。然而,就气候变化的应对而言,这也带来了更多挑战——受上游来沙来水、周边空气质量、海平面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大,生态环境脆弱性长期存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更为复杂严峻。

好在,经过20多年的生态岛建设,在崇明,生态文明理念已然深入人心,并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业生产方面,区生态环境部门、区农业部门等加强联动,科学统筹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整治力度,切实保护农村生态基底。水环境方面,依托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加上环境、水务、渔政、公安等职能部门积极联动、有力作为,违法捕捞、排污等行为基本绝迹,咸潮等水文现象也得到科学应对,长江大保护和内河水域保护防线不断夯实。社会上,环保教育科普工作持续推进,送入了中小学生的课堂,让生态文明理念在下一代人心中扎下根来……

除此以外,崇明稳中求进,积极推广绿色可再生能源、推动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建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能级、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打牢了基础。同时,结合GEP核算等方面工作,崇明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提升,并积极探索发挥碳市场作用,让“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面向未来,崇明将进一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优化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强化防洪除涝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服务系统功能,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预计到2035年,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将打造成绿色生态“桥头堡”、绿色生产“先行区”、绿色生活“示范地”,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国内领先,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城市全面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海岛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样板经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