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已进入第二周。在能源转型过程中,AI和生成式AI将发挥哪些变革力量?如何推动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可持续转型?相关话题成为本届大会期间的热点议题之一。
中国代表团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
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下文简称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拉开帷幕。11月15日,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29中国角举行,中国代表团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并动员的气候资金总额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促进了相关发展中国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本届大会期间,在发布《寄望未来:能源转型投资前景探索》报告的同时,毕马威中国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管合伙人沈莹发言并强调,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要先立后破。在追求脱碳目标的同时,也要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的可承受性,以支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关注最易受影响的社会群体,努力避免能源转型过程中出现新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力求实现能源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进。
循环经济推动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可持续转型
AI和生成式AI在能源转型中将发挥哪些变革力量?
在COP29期间,毕马威与系统创新国际会议(ICSI)合作发布了《韧性基础设施的创新技术》报告,探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增强基础设施的包容性、韧性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为期一年的研究,报告指出,确定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资源识别、土地采购、许可审批、规模确定和互联互通,能源存储整合与优化、优化太阳能和风电场布局等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巨大潜力,可以帮助推动能源效率提升和可再生能源规模扩大。
消费品和零售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前该行业面临资源浪费严重、循环利用不足、供应链管理复杂等诸多挑战。在我国,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动企业绿色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COP29期间,专业机构发布的《从理论到行动:为消费品和零售行业铺就循环经济之路》报告建议,企业应将建立数据治理和报告基础设施,并分配适当的预算和资源,选择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组合来测试循环经济实践,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黄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