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覆灭后,金库中的1800万两白银不翼而飞,到了民国一切真相大白,方知慈禧

每天更历史 2024-11-20 23:25:10

太平天国覆灭后,金库中的1800万两白银不翼而飞,到了民国一切真相大白,方知慈禧这个女人不简单!

太平天国纵横十几个省,统治长江中下游的富庶地区十余年,其间定都南京,许多人认为其必然积累了大量财富。然而,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曾国藩却在奏折中报告清廷:“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并表示这种情况“实出微臣意料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上缴清廷的财物,仅有洪秀全父子的两方玉玺和一枚金印,其余财宝踪影全无,这让人不禁疑问:太平天国的财富究竟去了哪里? 事实上,曾国藩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太平天国确实有一套严格的财物管理体系,即圣库制度。早在1851年金田起义时,太平天国就规定,凡加入起义的人都需将家产变卖后缴入圣库,个人财物不得私藏。战争中的缴获亦归圣库管理,甚至明确规定,私藏银两超过五两者将被处斩。攻占南京后,圣库设于城内水西门灯笼巷,由六名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据清朝间谍张继庚的报告,太平天国初期的圣库曾有约1800万两白银。然而,这笔巨款迅速缩减,不久仅剩800万两。部分财富被用于大规模土木工程,如建造天王府、东王府等宏伟宫殿,另一部分则流入洪秀全的小金库和各级王府私库。太平天国的高层逐渐放松对圣库的监管,财富开始被私人侵占。洪秀全的两个哥哥甚至以贩卖王爵牟利,四处搜刮民财,而其他王爷如李秀成,也能随意动用数万两白银出城活动。 尽管圣库制度初期展现了理想化的“财产公有”模式,但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日益腐化,这一制度名存实亡。高层的奢靡生活与普通将士的窘迫形成了鲜明对比,圣库的“金银如海”逐渐被高层私吞和无节制挥霍消耗殆尽。湘军攻入南京时,圣库虽未完全清空,但其中的金银已所剩无几,早期传闻的“百货充盈”成为空谈。

太平天国灭亡之际,高达1800万两白银的天国圣库竟不翼而飞。有人说是被突围而出的太平军士兵瓜分殆尽,有人说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趁火打劫私吞了,总之众说纷纭,引得无数人前赴后继展开寻宝活动。 然而,当我们撩开历史的迷雾,追溯到太平天国覆灭前的种种迹象,或许就能对 1800 万两白银的下落有所领悟。原来,早在 1854 年,混迹于太平军中的清军细作张继庚就已开始向朝廷密报天国金库的情况。据他调查,短短数月间,天国圣库中的白银数量已由 1800 余万两锐减至 800 余万两。 张继庚最后一次秘密通讯发出后不久便被太平军识破身份,惨遭杀害。然而,他留下的情报给后人留下了重要线索。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张继庚明确指出,天国圣库中的存银已不足百万两。 原来,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更加荒淫无度, 1863 年,苏州告急,忠王李秀成奉命南下,却发现军中已是山穷水尽,粮草钱粮都已告罄。无奈之下,李秀成只得向天王求助,希望能支援些军饷,维系军心。不料洪秀全非但没有援助,反而厚颜无耻地向李秀成索要十万两白银充作军费。试问,若国库中尚有余粮,洪秀全何至于在危急关头还需向大将开口要钱?由此可见,天国圣库恐怕早已空空如也,哪里还有什么 1800 万银两可言? 张继庚牺牲时尚在 1854 年,离太平天国最终覆亡,还有整整十年。纵使不算这十年的挥霍,单凭他生前最后一次密报的数字,天国金库里的白银就已所剩无几。若非穷兵黩武,又怎会落得如此地步?

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曾国藩向清廷奏报,天京并无所谓“圣库”,只上缴了几枚玉玺和金印。然而,当时的《上海新报》却报道称,曾国藩夫人从南京回湖南时,用了二百多艘船装运财物,引发舆论猜测:圣库的财富是否被湘军私吞? 清末小说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也记载,曾国荃在天王府中搜得巨资数千万两,除了上缴朝廷的一部分外,其余全归私用。对于这些传闻,清廷的垂帘听政者慈禧虽心存疑虑,但碍于湘军当时拥兵30余万,且朝中大臣多出自湘军体系,只能暂时搁置。 直到太平天国和捻军平定后,慈禧才开始逐步削弱湘军势力。1868年,她将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并迅速任命马新贻为两江总督,以逐渐剥夺曾氏兄弟的权力。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慈禧对湘军在南京战后可能私藏财宝心存疑虑的一种间接回应。 民间关于“天国圣库”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一些传闻称,天京城破前,太平天国的权贵曾埋藏了数千箱金银,其中部分财富被一位蒋姓人士获得,后以此致富。然而,有关蒋驴子的说法也被认为是虚构,史料显示他更可能是靠经商起家。此外,还有民国杂志《真相》记载,一名广州籍太平军士兵曾亲眼见到一位王爷埋藏了300万两金银。士兵因病逃过灭口的宴会,并将藏宝图传给后代。然而,数次挖掘行动均未发现任何宝藏。 南京天王府的西花园湖也曾成为寻宝重点,但无论是放干湖水还是深挖地层,都未有收获。事实上,南京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自清末以来因城市建设等原因多次被挖掘,但始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天国圣库宝藏。 尽管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圣库宝藏的存在,但其传说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