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2个儿子的最终结局: 刘琏——浙江文成人,刘伯温长子,历任考功监丞、江西右参政,后被胡惟庸党人胁迫,堕井而死,享年32岁。 刘璟——浙江文成人,刘伯温次子,袭爵诚意伯,为人刚直,颇有刘伯温作风,朱棣夺取皇位后,召其入京,刘璟称病拒绝前往南京,后被逮捕入狱,不久自尽,终年52岁。 刘伯温在协助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他选择了功成身退。 当刘伯温病重之际,朱元璋派遣的御医前去诊治,然而所开药物反而使情况恶化。 此时,刘伯温通过朱元璋的态度察觉到,他的死亡或许正是朱元璋所愿。 在临终前,刘伯温把一本称为《天书》的卷轴交给了大儿子刘琏,并嘱咐他立即将此书送到朱元璋手中,并告诫他不要窥视书中内容。 刘伯温通过这本书表明刘琏并不掌握任何能够威胁朱元璋的秘密知识。 与此同时,刘伯温教授刘璟一些治国的策略,并叮嘱他在胡惟庸失势后再提出这些政策。 刘伯温希望刘璟能够在适当的时机表现自己。 刘琏在将《天书》交给朱元璋后,确实暂时消除了朱元璋的疑虑。 然而,朱元璋对他的信任引起了朝中其他势力的嫉妒。 最终,刘琏被胡惟庸党羽的阴谋诬陷,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自尽。 刘璟未能遵循父亲的策略。 在靖难之役爆发时,刘璟急于表现,向建文帝提出了“十六策”,但不被采纳。 其后他又试图劝说李景隆采纳自己的军事策略,但同样遭到忽视。 刘璟回到南京,但仍然未能影响到决策。 当朱棣夺得皇位后,刘璟在狱中自尽。 朱棣登基后,对刘家进行了清洗。 直到嘉靖帝继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开始提拔那些被朱棣削夺的功臣家族,其中就包括了刘家。 尽管如此,当时的刘家后代已不再具备先祖的政治才能。 嘉靖帝时期,刘家的十一世孙刘世延被封为诚意伯,刘世延策划了一个政治婚姻,通过与徐鹏举家的联姻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徐家是显赫的开国功臣后代,而徐鹏举是当时魏国公徐达后人。 刘世延贿赂官员,让徐鹏举的小儿子徐邦宁取代其兄承袭爵位,却被揭发而失势。 刘世延在失势后反而更频繁地卷入党争。 他在万历年间曾指使御史弹劾礼部侍郎,此举引发了对已故宰相张居正的大规模清算。 刘世延通过这种方式试图在朝政中重新获得话语权。 然而,刘世延的行为最终导致他多次被朝廷罢官。 最终,在万历二十三年,刘世延因再次被弹劾而被迫退居乡里,甚至一度被捕入狱,被南京刑部判处死刑。 到了刘世延的曾孙刘孔昭时期,刘孔昭依附于阉党,与东林党人激烈对抗,但最终未能改变大明朝的命运。 当清军南下,刘孔昭随着弘光帝的部下一同四散逃命。 像刘伯温一样的能人还有很多。 李淳风出生于岐州。 其父李播为隋朝时期的县衙小吏,后成为道士。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淳风深入研究天文、地理、道家和阴阳学等。 9岁那年,他前往南坨山静云观,师从至元道长。 李淳风17岁回到家乡,通过刘文静的推荐,进入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职记室参军。 此后,他在贞观元年,因对《戊寅元历》提出的重要意见获得太宗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史局供职。 他在此职位上工作了40年,制成新型的铜铸浑天黄道仪,此仪比前代浑仪更为精确,能测定黄道、赤道和地平的经纬。 在太常博士、太史丞等职位上,李淳风继续撰写重要学术著作。 唐贞观二十二年,他被提升为太史令。 显庆元年,他被封为昌乐县男,同时参与审定并注释《十部算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算学教材之一。 李淳风在麟德二年,指出《戊寅元历》存在多处错误,推动了《麟德历》的编纂,此历法后传入新罗。 在《乙巳占》中,他根据观察树木被风吹动的情况,首次将风力分为八级。 一次,李淳风精确预测了日蚀的发生。 事前他通过校对历书发现,在特定的日子会有日蚀出现。 太宗对此表示怀疑。 预测的日子来临,李淳风指示皇帝在宫廷的特定位置等待日蚀,确如其预言,日蚀准时发生,。 另一次,李淳风与同僚张率对风中声音的来源有不同看法。 李淳风认为是有人在哭泣,而张率认为有音乐声。 经皇命验证,发现南方五里处确有一送葬队伍,既有哭声也伴有哀乐。 李淳风曾预言七个北斗星将化为人形,出现在西市饮酒。 太宗遵循他的指示,果然在西市发现七名婆罗门僧人符合预言的描述。 这些僧人喝完酒后神秘失踪。 参考文献:[1]吕杨.制造刘伯温:刘基形象构建与传播刍议[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5(3):78-97
刘基对朱明贡献被后人夸大了,朱元璋派医官害死刘基也没有确切证据。
文臣功勋第一李善长,集萧何张良之功,刘基排不上,给个伯爵不错了,后世小说评书夸大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