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北京知青邵东平娶了地主家的女儿,洞房花烛夜,新娘问他:“东平哥,我家

超哥评历史 2024-11-20 14:01:53

1971年,北京知青邵东平娶了地主家的女儿,洞房花烛夜,新娘问他:“东平哥,我家出身不好,你对我是真心的吗?” 邵东平听后神色诧异,紧接着上前搂住了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1968年,来自北京的小伙子邵东平,响应国家政策,来了山西夏县崔家庄生产队插队当知青。   邵东平刚来时,就吸引了不少小姑娘。那时的他长相帅气,有文化,身上一股书生气息。就连崔明德崔队长还称赞他:“小伙子,看着挺精神呀。”   崔队长在邵东平刚来时,就表示出了对这个小伙子的欣赏,还多次邀请邵东平到家里吃饭:“我知道,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小伙子姑娘 们,都不怎么会做饭,就来我们家吃吧。”   他担心小伙子们不好意思,还跟另一个知青郑明说:“正好,你们都来我家吃饭。”两人是真的不会做饭,崔队长都邀请了他们,他们也就不好意思的去了。   但光吃饭不干活,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那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要烧柴,挑水的。小伙子们力气大,有劲,只要看到崔队长家里没柴没水了,他们都会主动去捡柴,挑水。   有一次,邵东平刚背了一大捆柴到崔队长家,就遇到了崔队长的女儿崔秀云:“东平大哥,你怎么又去背柴了,家里的柴还没烧完呢。”   邵东平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不能在这里白吃白喝,都是些小活,没事。”崔秀云想上前给他帮忙,他直接拒绝了:“怎么能让你个小姑娘来背,我背过去。”   说着说着,他就自己把柴背到了院子里,还把柴火劈好,摆放整齐。干活期间,崔秀云一会给他拿水,一会给他擦汗,看上去和谐极了。   而崔明德刚回到家里,就看到了这一幕。他自己对邵东平是非常看好的,可是看到这一幕,他高兴不起来。   他们家是地主家庭,邵东平是知青,早晚会离开这里。况且,如果邵东平真的跟他们扯上了关系,说不定也会受到牵连。   但之后,他发现邵东平显然也对自己的闺女有想法。有一次,他看两个人背上东西一块从地里回来,终于忍不住问邵东平:“东平,你是不是喜欢上秀云了?”   邵东平没有否认,但作为队长的他,也没有隐瞒邵东平自己家里的情况:“我们是地主家庭,你知道你跟秀云在一起,会面对什么吗?”   邵东平早就已经知道了他们家里的情况,但他还是坚定想法:“我要娶秀云,我爱她,以后我们两个人一起给你养老。”   看着邵东平这么坚定的想娶自己的女儿,他同意了两个人的婚事。1971年,两个人正式举办了婚礼,而这一年,也恰好是崔队长被批斗的最狠的一年。   结婚当天,崔秀云担心邵东平后悔,就问他:“东平哥,我家出身不好,你是认真的吗?” 邵东平听到后,神色有些诧异,紧接着上前拥住了她,什么话也没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虽然邵东平什么也没说,但崔秀云能够感受到,邵东平心里并不后悔。结婚后,邵东平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崔秀云虽然出身不好,但她原本也是大家闺秀。接受过教育,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新时代女性。   邵东平越了解崔秀云,发现自己就越爱她。两个人结婚后,他才把结婚的事情告诉父母,而父母一听到自己的儿子娶了地主家的女儿,气得直接在信中骂了他一顿。   没有经历过知青年代的我们可能不清楚,在那个年代,一个北京知青,娶一个地主家的女儿,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是个正常人,他们都不会选择娶地主家的女儿。邵东平是扛住了很大的压力,才结了这个婚。   纵然身边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但婚后,他确实没让崔秀云受一点委屈,崔秀云也为他生了一儿一女。   随着时间的流逝,崔秀云地主家的帽子也被摘除了。本来,知青可以回城时,邵东平是有机会回去的,但邵东平也拒绝了。   后来,身为知青的邵东平找了一份城镇工作,他的妻子同样也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次终于是终成眷属了。   而他们的孩子也特别优秀,后来成功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他们自己的梦想。邵东平和崔秀云是那个年代知青爱情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只要夫妻两个人一条心,早晚会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

0 阅读: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