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宪法法庭裁定死刑部分符合宪法,但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其中包括判处死刑必

纵横两岸 2024-11-19 18:09:30

在今年9月,宪法法庭裁定死刑部分符合宪法,但限制了其适用范围,其中包括判处死刑必须经各级法院合议庭法官一致决定。国民党立法委员吴宗宪对此直言不讳地警告公众,遗憾的是,在37件待执行的死刑案件中,由于“法官评议簿”已不复存在,无法证明法官曾一致决定判处死刑,因此至少有30件案件将不得不回到普通法院重新审理,这意味着这些死刑犯“随时可能要求获释”。 吴宗宪透露,他昨日在台北地方法院进行考察时,向司法院询问了宪法法庭113年宪判8号判决的影响。该判决要求法官在判处死刑时必须一致决定,这是否会影响国民法院法官的量刑决策。他指出,即使国民法院多数法官倾向于判处死刑,但只要有一名反对死刑的职业法官,整个判决就可能被推翻。 更令吴宗宪震惊的是,司法院当场回应称,经过查阅37名死刑犯的“法官评议簿”,其中30份因超过保存期限已被销毁,因此无法证明这些案件的法官曾一致决定判处死刑。根据113年宪判8号判决主文第13项的规定,举证责任的不利后果应由检察总长承担。这意味着这些死刑犯可以请求检察总长提起非常上诉,且非常上诉很可能成功。 吴宗宪进一步指出,如果找不到“法官评议簿”,就无法证明法官曾一致决定判处死刑,那么原先好不容易确定的死刑判决就可能被撤销,所有死刑犯将回到普通法院成为一般被告。他担忧地表示,这些“起死回生”的被告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被释放,如不符合法定羁押条件、羁押期限过短、改判无期徒刑后符合假释条件等。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当初收容等待执行死刑的天数,未来是否会被人权团体要求折抵刑期? 吴宗宪认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这些被告在执行死刑前被收容在看守所,一旦非常上诉成功,他们的身份将转变为被告。即使法院愿意裁定羁押,但在事实审法官裁定羁押前的这段空窗期内,并没有限制这些被告人身自由的法定事由。他质疑最高法院是否会自行改判这些案件。 吴宗宪强调,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他向司法院和法务部发文,要求相关单位尽快解决。否则,很快就会有死刑犯回到社会,甚至住在你我所在的社区。这种荒谬绝伦的情况让被害者家属情何以堪?他们是否要日日活在恐惧之中?他批评那些特定立场的政客和侧翼律师,他们拼命用错误的法律解释为执政党护航和诡辩。 尽管面临如此荒谬的判决、不顾百姓安全的执政党以及铺天盖地的侧翼网络攻击,吴宗宪仍然表示他会挺身而出,继续守护社会安全和司法正义。

0 阅读:22
纵横两岸

纵横两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