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任务成功收官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4-11-16 15:10:13

11月15日23时13分,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托举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点火升空,顺利将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随后,经过3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握手”,新一批“家乡货”顺利运抵“天宫”。

作为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年度收官之战,此次任务成功也为2024年发射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

火箭——

备用箭可在3个月内再发射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七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能够满足天舟货运飞船与运行中的空间站对接的入轨精度需求。

本次任务中,长七火箭团队持续推进产品化改进及工艺可靠性提升工作,在降低任务成本的同时,进一步精简了发射后的恢复时间。

据记者了解,为适应载人航天工程应急发射专项要求,后续,执行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七火箭都将设置一枚备用箭,一旦需要,长七火箭可在3个月内再次完成一次发射任务,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

货运飞船——

各类物资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9个月

在一来一去的更迭里,天舟货运飞船为我们的“太空之家”源源不断地运输货物和补加推进剂,将空间站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同时支持开展空间科学试验。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阶段组批生产的第3艘货运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携带了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9个月的生活物资、平台设备、推进剂和科学载荷。同时,还准备了春节、中秋、端午等各个节日的礼包,并为每一位将在太空当中度过生日的航天员准备了个性化生日礼包。

相较于以往货运飞船,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具备了每天均可发射的能力。通过升级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优化飞行程序设计、精细能量平衡分析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发射和飞控任务实施灵活性,真正实现“想什么时候发射就什么时候发射”。

同时,为使航天员能够吃上更多新鲜的果蔬,提升航天员在轨生活品质,并进一步拓展低温试验样品装载能力,丰富航天员在轨科学试验项目,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团队巧妙设计了转移导轨,使货物装载能力增加了102千克/268升。

此外,本次任务首次搭载了由我国科学家模拟月壤成分烧制而成的“月壤砖”,将在空间站开展太空暴露实验,验证“月壤砖”能否胜任未来建造月球基地的重任。完成太空实验后,第一块“月壤砖”预计将在明年年底返回地球。

交会对接——

标准3小时模式首航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是继天舟七号后实施的第二次3小时交会对接任务,也是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升级”为货运飞船的标准交会对接模式以来的首航。

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基本技术之一,是在GNC系统的驾驭下全自主完成的。

自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用时44个小时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起,至2017年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再到2022年天舟五号创下2小时超快速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直至2024年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又验证了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中国航天的交会对接技术实现了持续的进步和完善。

专家解释说,3小时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3小时标准模式的确立,不仅反映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实际需求,也标志着中国交会对接技术上的成熟与领先。”

据统计,除本次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任务外,对接机构已经出色地完成了33次对接,对接适应能力也从早期的8吨提升至目前的180吨,强大的能力和高可靠性为一批又一批的航天员物资进驻空间站搭建起安全可靠的“太空走廊”。

就在5天前,天舟七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伴随着此次任务收官,天穹之上,星河之中,中国空间站在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保障下稳定运行,载着三名航天员继续遨游太空,不断续写着中国人在星辰大海中的征途故事……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