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伟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登天?其实,他能够活着回到地球就已经是万幸,在他攀登太空

陈志华观世 2024-11-14 16:42:54

杨利伟为什么后来再也没有登天?其实,他能够活着回到地球就已经是万幸,在他攀登太空的过程中,濒临死亡的26秒、寂静太空中的敲门声、舷窗玻璃的裂纹......除此之外,对于为什么不再登上太空,他本人这样回应。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启了他的太空之旅。然而,这次看似平静的太空飞行,实际上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时刻。 发射的那一刻,杨利伟就经历了生平最惊险的26秒。火箭升空后,突然剧烈震动,杨利伟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震碎了。 他后来回忆说,那一刻他真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但作为经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他强忍着不适,紧紧抓住操纵杆,直到震动停止。这26秒的煎熬,对杨利伟来说仿佛度过了一个世纪。 进入太空后,杨利伟又遇到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他多次听到一种奇怪的敲击声,就像有人在舱外敲打舱壁。这个声音让他感到莫名的恐惧,毕竟在寂静的太空中,任何异常声响都可能意味着危险。 杨利伟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个现象。后来经过分析,专家们确定这是由于密封舱室内外气压差导致的正常形变声。虽然找到了合理解释,但当时的那种未知恐惧感,杨利伟至今难以忘怀。 返回地球的过程同样惊险。当杨利伟注意到舷窗上出现类似裂纹的痕迹时,他的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在太空中,舱体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杨利伟立即报告了地面控制中心,同时密切关注这些"裂纹"的变化。所幸后来证实,这只是隔热涂层在正常散热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并不影响飞船安全。但这个发现无疑给杨利伟增添了不少压力。 就在大家以为惊险已经结束时,着陆的瞬间又出现了意外。返回舱触地的一刻,杨利伟感到嘴唇一阵剧痛,原来是被舱内的圆形麦克风磕破了。这个小小的设计疏忽,给英雄般归来的杨利伟留下了一道伤。这个教训也让后续任务不再使用这种类型的麦克风。 尽管经历了这些惊险时刻,杨利伟的太空之旅无疑是成功的。他不仅完成了所有预定任务,还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回到地球后,杨利伟被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作为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至今未能再次飞向太空。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这位英雄没有再次执行太空任务?实际上,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为副总设计师,杨利伟需要全面参与任务规划和执行,这个重要职位让他难以抽身去执行具体的太空任务。 其次,作为中国航天的标志性人物,他经常代表中国航天出席各种活动,这也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年龄因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杨利伟现在已经59岁,接近退休年龄。 虽然他一直保持着训练状态,但航天任务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极高,年轻的航天员往往更有优势。最后,为了培养新生力量,给年轻航天员更多机会,杨利伟选择了退居幕后,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没能再次进入太空,但杨利伟并没有与航天事业疏远。他一直积极参与航天员的日常训练,保持备选状态。同时,他多次公开出席航天活动,向公众科普微重力环境知识,激发更多人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在杨利伟首次太空之旅后的这些年里,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不仅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还两次实现了登月取土,甚至将探测器送上了火星。航天员的数量也从最初的14人扩大到现在的32人备选。这些成就,无不凝聚着杨利伟等航天前辈的心血和智慧。 尽管已年近花甲,杨利伟仍然怀揣着重返太空的梦想。他曾表示希望在77岁时能再次遨游太空。这个愿望也许听起来有些遥不可及,但正是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推动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 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建成和长期运转,我们需要更多年轻的航天员参与任务。第三批年轻航天员已经开始备选,他们将成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生力量。 虽然杨利伟可能难以再次亲身体验太空之旅,但他的精神和经验将继续激励着这些年轻人,推动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 (来源:环球网——2023-02-01发布《杨利伟为什么没有再上一次太空?本人回答来了》)

0 阅读:228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