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雪野中,一支马队艰难跋涉。突然,大家纷纷拉紧马缰绳

含含的过去 2024-11-13 19:06:34

1951年,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雪野中,一支马队艰难跋涉。突然,大家纷纷拉紧马缰绳。原来远处一下子冒出来黑压压一大片,直向他们扑来,人们紧张得毛孔竖立。 青藏高原,这片广袤而未被充分探索的土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成为了中国科学院早期科考的重点区域。当时,科考队伍在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启程前往这片荒凉的高原进行地质和资源勘察。 从藏北出发,目标是位于一千多里外的盐湖区,科考队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跋涉,团队中有人因寒冷和高原反应病倒,让任务陷入了暂时的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带路的藏族向导展现了关键的作用。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安慰队员们说:“不要担心,我回村里问问,一定有办法。” 这位藏族向导回到自己的村庄,耐心地从家家户户中寻找曾经到过盐区的人。最终,他找到了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们曾在年轻时走访过那些盐湖。 老人们被带到科考队的临时营地,虽然岁月已经在他们的记忆上留下了痕迹,但他们仍旧能够根据记忆,精确地描述盐湖的位置。 其中一位老人边描述边比划着:“湖就在那个大山后面,你们看到的第一个大湖,不是很深,但盐很多。”队员们根据老人的描述和草图,比对着他们的地图,惊讶地发现信息的准确无误。这张由经验和记忆绘制的草图,后来被珍藏在科学院档案中,成为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随着科考队继续在高原上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看到了湖泊的轮廓。就在队伍为即将到达目的地而兴奋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大片黑压压的影子向他们冲来。 原本以为是野兽的科考队成员紧张起来,但随着距离的拉近,他们发现这些黑影是人群。 藏族村民们欢呼着跑来迎接他们。一位年轻的藏族男子笑着说:“我们听说你们要来,知道这里的冷和风,我们提前来这里等你们,帮你们。”村民们不仅为科考队提供了食物和饮水,还帮助他们建立了暂时的住所。 在青藏高原的科考旅程中,团队逐渐适应了恶劣的气候条件,而藏族村民的帮助让他们的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在盐湖地区的勘探结束后,科考队并未直接返回,而是继续向着更遥远的地区进发。 在进入加卡地区进行矿产调查时,科考队受到了当地藏族家庭的热情接待。他们在一位藏族房东的家中暂住,这段时间里,科考队与房东家人的关系越发亲密。 白天,队员们与房东一起上山勘察,晚上则帮助家中打理日常生活,共同制作藏族的传统食物,如青稞酒和糌粑。在这个过程中,科考队发现了当地的煤矿,并向房东解释了煤炭的重要用途及其开采方法。 房东家人对此非常感兴趣,他们开始在日常的山中行走时留意各种奇特的石头,并将其收集起来。 时间一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样本,并通过村庄到县城的联系,最终将这些珍贵的石头送到科考队手中。 而在科考队逐渐深入,前往波密寻找汞矿的途中,他们需要翻越海拔5300米的大雪山。这是一次极具挑战的行动,大风和密集的雪使得山路难以辨认。当地藏族人民带着牦牛前来开路,这些牦牛在积雪中踏出了一条狭窄的路径。 尽管环境艰苦,队伍在牦牛和藏族向导的引领下最终成功翻越了大雪山。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位队员不幸在雪地中跌倒,因伤势过重,最终留在了这片寒冷的土地上。 在完成了波密的勘查任务后,科考队终于结束了这次长达一年多的高原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步行了超过2万公里,勘测了广大的矿区,发现了几十种矿藏,并深入研究了高原的植物生长和牲畜饲养情况。

0 阅读: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