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引进美国棉种,靠咱们自己研发,等到什么时候?”1992年,面对肆虐的棉铃虫,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4-11-13 10:28:36

“不引进美国棉种,靠咱们自己研发,等到什么时候?”1992年,面对肆虐的棉铃虫,有人提议引进美国棉种,却有一人坚决反对,结果如何? 1991年的一个清晨,河北省农业专家在例行田间调查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凉气:大片棉田几乎被啃食殆尽,残存的棉株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棉铃虫。 这一幕,在全国各大棉区不断上演。一场无声的灾难,正悄然吞噬着中国的棉花产业。 "又打农药了?"在山东的棉田里,农技员小李皱着眉头问一位满脸愁容的棉农。"可不是,这都不知道多少次了。"老农抹了把汗,"钱都打在农药上了,棉铃虫照样猖狂。" 这样的对话,在当时的中国棉区随处可闻。更可怕的是,棉铃虫却越发猖獗,仿佛所有农药都成了它们的"营养剂"。 就在中国棉农陷入绝望之际,美国孟山都公司带着他们的"神奇武器"——Bt转基因棉花,向绝望的中国棉农伸出了"橄榄枝"。 这种棉花确实能让可恶的棉铃虫无处遁形,但孟山都开出的条件却让人不寒而栗:每公斤种子要价高达240元,是普通棉花种子的十倍还多;每年还得支付天文数字般的专利使用费;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要求中国必须放弃自主选育抗虫棉品种的权利,这意味着中国的棉花命运将永远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 这哪里是在帮忙?分明是趁火打劫!受这个条件,无异于用自己的未来换取眼前的喘息之机。中国的棉农们将不得不年复一年地承受高额支出。 "绝不能让中国农民永远受制于人!"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间会议室里,棉花研究所专家郭三堆拍案而起。 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足以改变中国农业史的决定:自主研发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 然而,这条自主创新之路布满荆棘。 国外对核心技术的重重封锁,就像一道无形的高墙,让他们寸步难行;实验室里老旧的设备勉强运转,时常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经费的短缺更是让每一步尝试都显得格外珍贵,团队不得不精打细算,连最基础的实验材料都要反复使用。 郭三堆和他的团队几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一次,为了观察棉铃虫的危害情况,他们在田间连续工作了36个小时,直到多人中暑才被强制休息。 1993年春天,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一株承载着中国科研人员智慧与汗水的转基因抗虫棉花破茧而出! 但随即而来的质疑声不断:"国产的能行吗?""效果能比得上进口的吗?"面对质疑,科研团队选择用事实说话。 1994年的田间试验惊艳了所有人。试验田里,种植着两片棉花:一片郁郁葱葱,棉铃饱满;另一片则遭受严重虫害。 这是同一片土地,同样的种植条件,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抗虫棉,后者是普通棉花。这个鲜明对比,让所有质疑者哑口无言。 但市场推广的过程却异常艰难。彼时的中国棉花市场,早已被外资巨头孟山都公司牢牢掌控。其强大的营销网络和品牌影响力让国产抗虫棉的推广举步维艰。面对这一困境,科研人员化身"棉花推销员",背着简易设备,走村串户做示范。 在河南的一个村子,老支书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仍然动容:"郭教授和他的学生在我们村住了整整一个月,白天在田里干活,晚上给我们讲课。遇到下雨天,他们就穿着雨衣在田里观察,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0年,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国产抗虫棉的种植面积首次超过进口品种! 这个消息像一声春雷,震动了整个农业界。中国,在这场关乎农业主权的较量中,终于赢得了主动权。 如今的中国棉田,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农民们不再为棉铃虫发愁,也不用再忍受农药的折磨。 据统计,仅用十五年时间,国产抗虫棉就创造了超过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挽救了中国的棉花产业。 参考信源:《新疆棉花崛起和赶超的一部科技史、奋斗史,满满的知识干货和爱国情怀,请告诉孩子们!》

0 阅读:667
评论列表
  • 2024-11-14 06:54

    佩服,感动!

  • 2024-11-14 20:35

    棉花这种不是直接吃的东西,再怎么转基因我都可以接受。

  • 2024-11-14 10:08

    又是孟山都,转基因食品就是他们搞进来的,还有大力提倡用植物油也是这个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