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结局:吸血吴建国,压榨吴家姐弟,张阿妹终遭报应

竹英的长大计划 2024-11-04 14:10:37

本文写的原著,和电视剧有所出入。

在《小巷人家》中吴建国和张阿妹是重组家庭。

要说吴建国是真的窝囊,不仅仅自己名下的唯一一个棉纺厂的名额让给了张敏,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去读中专,就连唯一的儿子也没能读一中考大学。

张阿妹的自私

当年张阿妹自私的把吴建国棉纺厂的名额留给了自己的女儿张敏,同时破坏了吴建国的亲生女儿吴姗姗的一中梦和大学梦。

张阿妹觉得棉纺厂福利好,里面的工人大多数是城市青年,以后张敏毕业后进了棉纺厂离家近,钱多,找对象还省心。

其实张敏成绩不好,最多只能读个中专或者职高,如果不是因为吴建国把自己的棉纺厂名额留给张敏,张敏也不会进职高学棉纺专业。

而吴姗姗原本是有希望考一中的,却因为继母的偏心,因为亲生父亲的无能最后只能靠自己考了师范类的中专。

像师范类的这种中专是热门专业,会有很多农村子弟拼命想要考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长大后吴姗姗在学校如果谈朋友很可能会找到农村的对象。

这一切张阿妹都不在乎,她只在乎自己的女儿未来占尽好处。

不仅仅如此,平时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吴姗姗帮忙干,而明明张敏和吴姗姗一样大,但是张敏可以不用干活在家休息,而吴姗姗不仅仅要干活吃个肉都要小心翼翼。

这一切都是因为张阿妹这个偏心眼的后妈,而身为亲生父亲的吴建国却对此视而不见。

原著中写道:

张阿妹也由衷感慨,“小敏上职高,姗姗上中专,我和老吴是真轻松,再也不用操心孩子们将来的工作问题。你们替孩子们操碎心,他们还嫌你们烦,将来也未必感激你们,何必呢!”

张阿妹觉得自己让两个女孩都上中专和职高,这样既省钱又省力,还觉得自己这样也不偏心任何一个非常公平。

吴建国为了自己婚姻和睦,牺牲了自己女儿的前途,其实不仅仅如此,他还牺牲了自己儿子的前途。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吴姗姗牺牲了自己上一中和考大学的前途,以后自己的弟弟总会读一中考大学的。

可是没想到,后来她的弟弟也没有考一中,而是和她一样读了中专,原因是因为张阿妹嫌弃吴军这个大小伙一直住在家里。

如果读高中就在住在家里,读职高就可以住学校了,毕业了直接工作可以赚钱自己在外面住了。

吴建国窝囊的一生

吴建国这个人我觉的很窝囊,因为他护不住自己的亲生儿女。

原本他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的前途,是担心两个女孩一个读一中,一个读职高,张阿妹面子不好过。

而且自己还有一个儿子要供很多年,负担也重,这个时候我可以理解他。

但是后来两个女孩都毕业了,吴建国只有一个儿子供读书,完全是可以读一中考大学的。

但是后来儿子读中专的生活费都是姐姐给的,因为吴建国没有钱。

换一句话来说,吴建国赚的钱都给了张阿妹母女。

原著中写道:

吴姗姗想找块抹布给父亲擦手,她走到水池边,看到池中两把蔫巴的蔬菜,水池边还放着一碗似乎已经有了点馊味的萝卜干,吴姗姗心中一酸,“爸,你中午就吃这些啊?”

吴建国笑得憨厚,“不是我一人,我和你妈一起吃。”

吴姗姗没找到抹布,又坐了回来,她轻声抱怨父亲,“我和小敏都工作了,你们又何必这么省呢?现在钱又不值钱,存钱不划算。”

吴建国又往吴姗姗手里塞了块瓜,“总得存点钱,不定什么时候就有大用了,就像你妈给小敏存钱,小敏谈朋友了,结婚总要花钱吧,酒席、家电、家具,都要花钱。”

吴姗姗想起她刚才进院时看到的一幕,“你在给小敏打家具?”

吴建国连忙解释,“不是不是,现在小年轻结婚都流行买沙发,有人付我工钱让我帮忙打一对单人沙发,小军上学要花钱,你结……将来也要花钱,我反正闲着,就接了这个活。”

吴建国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努力赚钱赚外快,这些钱都是留给张敏结婚给她买家具置办婚礼的。

那个时候他那么辛苦,自己只能吃馊的萝卜干,自己的儿子在学校常常没有生活费吃不饱,靠姐姐接济。

明明两个孩子都工作了,只剩下一个儿子,可是吴建国还要当牛做马给张阿妹的女儿置办嫁妆,要知道吴姗姗的年纪可是比张敏要大。

后来吴姗姗结婚其实吴建国并没有置办嫁妆,因为吴姗姗嫁给了厂长儿子,算是高嫁,张阿妹觉得不需要置办,男方都准备好了。

而吴建国赚的钱也都用在了张阿妹母女身上。

后来社会变了,大学生吃香了,庄家出了两个大学生,就连林栋哲都成为了大学生,留在了大城市赚大钱。

那个时候吴建国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让女儿和儿子读一中。

那年过年,张阿妹带着女儿张敏回娘家了,而吴建国带着儿子来庄家拜年。

原著中写道:

吴建国老调重弹,“图南和筱婷都是大学生,姗姗和小军要是也这么出息就好了。”

这话听了好多年,黄玲心里腻味,“老吴,你老说这话怪没意思的。当年姗姗能上一中,你不肯供,给她报了中专,小军能上高中,你怕他考不上大学,哦,还怕阿妹不愿意小军上高中住家里,还是上了中专。

再说,出息有啥用,将来还不是要回苏州,不说将来了,就说今年,要不是鹏飞租了栋哲的房间,他们兄妹回家过年得睡地上。”

黄玲的话揭穿了吴建国被张阿妹压榨的一生,他身为亲生父亲,连自己儿子女儿过年回家都沦落到睡地上的地步。

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张敏结婚占用了家里的房间当婚房,结婚小两口都住在那里。

所以吴姗姗和吴军回家后就没有房间了,只能睡地板。

吴建国自己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最后亲生女儿回到家里沦落到这个地位,真是太窝囊了。

如今他后悔也不过是无能的抱怨罢了,而且他也不敢在张阿妹面前抱怨,这种男人终究是被张阿妹压榨了一生却不敢埋怨。

张阿妹的报应

张阿妹压榨了吴建国一生,还耽误了吴珊珊和吴军姐弟的前途。

这种人非常黑心,也非常自私。

当初张敏要结婚,而那个时候宋莹一家子已经去广州了,那个时候张阿妹惦记着宋莹的房子,想着自己的女儿结婚以后过日子房子大一些。

原著中写道:

张敏依旧住小巷,和异父异母的弟弟吴军同住一间中间用木板隔开的卧室,张阿妹觊觎庄家小院内那间空置的西厢房,几次向庄超英诉苦,说张敏和吴军都大了,隔着一层薄薄的木墙合住不方便,她想租下西厢房,给张敏暂住。

庄超英回家和黄玲提起此事,黄玲非常敏锐,“小敏谈朋友了,阿妹是想借西厢房做婚房,别说住进来就不会搬出去了,将来有了孩子,连栋哲这间房都可以占了。”

说是租,其实就是想占为己有,而且张阿妹还“假传圣旨”说宋莹已经答应租给他们了,还直言搬过去。

如果不是黄玲及时打电话核实,才知道宋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这才阻止了张阿妹打宋莹房子的主意。

张阿妹霸占宋莹房子失败后,只能转移压榨对象,于是她霸占了吴军的房间,把隔板打断,把那个房间当成了张敏的婚房。

于是那个时候读初三的吴军连读书复习的地方都没有,是吴珊珊求宋莹,求黄玲,两人也是看着这两孩子长大,同意吴军搬到林栋哲的房子住,在里面复习,而且庄超英还辅导吴军。

就这样的学习环境,最后吴建国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读一中,而是换成了中专。

最后吴军拿到了邮电专业的中专通知书,终于可以搬出去睡学校了。

吴建国那个时候是担心张阿妹不高兴,张阿妹总觉得家里很挤,嫌弃吴军多余,而且还要读高中就意味着放假还得回家。

所以吴建国让自己的儿子也读了中专。

而张阿妹让自己的女儿张敏和女婿婚后住在小巷,导致吴家兄妹回家只能睡地板。

不过后来张阿妹也得到了报应,因为后来棉纺厂效益不好,工资都发不出,很多人都停职留薪找新的出路了。

吴珊珊毕业后进了学校当老师,端起了铁饭碗,而张敏却成为了待业人员,整天在家无所事事。

原著中写道:

军区合并,人员精简,不需要那么多军布了,不需要那么多职工了,棉纺厂招工不再接收技校和职高的毕业生了。

吴家首当其冲,张敏念的就是纺织职高。

吴姗姗是师范中专,国家分配工作,不占吴建国的棉纺厂指标,张敏原本是很有希望进棉纺厂的,这也是当初张阿妹让张敏读纺织职高的原因。

念了三年,马上就要毕业了,棉纺厂突然不招职高生了。

这一届职校或职高毕业生家长集体去厂办公室,堵书记,拦厂长,哭着喊着要说法。

吴家一片愁云惨淡,吴建国和张阿妹四处找人,活动关系。

棉纺厂天翻地覆,小巷中愁云密布,一中校园里一切如常。

当年张阿妹自以为占到了便宜,没想到害的女儿毕业后就失业,反而是吴珊珊端起了铁饭碗,毕业后不仅仅没有嫁农村子弟,而是嫁给了厂长儿子,成为了厂长儿媳。

后来张敏还是找到了工作,在理发店上班,成为了剪头妹,虽然不够体面,但是至少有了一份工作。

张阿妹一直自以为是自己占尽便宜,实际上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吴建国如此窝囊,身为父亲护不住自己的儿女,也是可怜更是可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