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杨得志途经天津没打招呼,市委书记黄敬:把他军车拦下来!   1930年

地元历史档案 2024-11-12 16:56:11

1951年杨得志途经天津没打招呼,市委书记黄敬:把他军车拦下来!   1930年代末,时局动荡,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步步紧逼,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乱世出英雄,年轻的杨得志和黄敬作为年轻的血液,投身了革命。   出生于湖南的杨得志来自一个铁匠家庭,早年辍学,十几岁便在工地上工作,背井离乡地摸爬滚打。在战场上,他是那种绝不服输、硬着头皮向前冲的猛将。   黄敬则完全不同,他来自浙江绍兴的书香之家,幼年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学识广博,还曾有留学经历。在革命队伍中,他一向以文笔和策略见长,俩人一个善文一个善武,可谓是十分互补。   这对革命搭档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首次合作时,一个主攻军事,一个负责政务,两人分工明确,不过,因为俩人的性格和行事作风相差太远,因此总是小摩擦不断:杨得志强悍好战,黄敬则较为理性。   合作初期,因战斗计划和后勤供给等事务,两人总是意见相左。不过,好在两人都是心胸坦荡的君子,即便是意见不合,仍然能虚心听取对方的建议,并且还会仔细斟酌。   真正让他们的关系转折的,是1942年那场让人刻骨铭心的旱灾。当时,冀鲁豫根据地一带遭遇严重粮食危机,百姓与战士们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饿着肚子可怎么打仗?粮食供应的断裂让战士士气下降,百姓也是叫苦不迭。杨得志那段时间愁的吃不下睡不着,抓耳挠腮的想办法。   后来,他找到了黄敬,两人合计如何应对。此时,黄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案:让战士和百姓合力开荒,成立合作社。这样一来,生产力也够了,还能扩大种植面积,多种一棵粮食就能有更多的收获。   黄敬的合作社方案得到了杨得志的大力支持。两人积极动员百姓和战士投入生产,集体生产,共同努力,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都盼望着能够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黄敬熟悉当地的气候、土壤,带头制定种植方案,同时负责后勤组织和政策宣讲;而杨得志则协调军队,与百姓一起在田地里开荒播种。   这个法子还挺好用,在他们的努力下,成功度过了最艰难的缺粮时期,最后不仅保障了战士和百姓的口粮,还提高了民众的抗战信心,有了携手作战的经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开始不断升温。   1944年,杨得志接到了调令,他被派往延安领导抗战工作,离开了这片并肩作战的土地。临行前夕,两人带着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作了短暂的告别,袍泽之情,永世难忘。   杨得志踏上征程,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位老友和曾经的根据地。他想着等到天下太平了,总要来再来找老友,再见上一面,全了这些年的战友情。   转眼到了1951年,杨得志被中央任命为第19兵团司令员,带领部队开赴朝鲜战场。临行前,他接到了一封来自毛泽东签署的绝密电报。   电报内容异常简洁,却足以让杨得志知道,此次任务刻不容缓。几天后,他带领军队从西安出发,行程紧张,没有通知沿途任何地方。   黄敬了解杨得志的一贯作风,早就得知杨得志会途经天津,特意带队在车站守候。天津严寒的冬夜里,黄敬身穿中山装,站在车站边等待多时,只为了送别这位老友。   两人重逢时的情景并无过多言语,却足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杨得志心中本想以大局为重,不愿耽搁任务行程,未曾通知天津,但黄敬拦停专列,只为一面相见。   黄敬看到杨得志,忍不住心生怅然。他深知,赴朝作战意味着前线的艰难险阻,这或许是见到老友的最后一面。两人相顾一笑,彼此都未多言,只是黄敬叮嘱杨得志保重,务必要平安归来。   两人心里都清楚,前线紧张,容不得他们叙旧,因此仅仅是匆匆见了一面又分开了。也许,这就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是患难与共的深厚友谊。   战争结束后,杨得志平安归来,他特意去天津拜访了黄敬,二人久别重逢,彻夜长谈。他们二人在新生的朝阳中,见证了历史,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未来能够将见证祖国的强大。   但是,人生总是充满无常的。就在1958年,杨得志突然听闻了黄敬的噩耗:多年来积劳成疾的黄敬因病去世,年仅46岁。杨得志心中悲痛不已,这位与自己结下深厚战友情的老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还不到五十岁,这怎能不让他感到痛心?   杨得志立即赶去了现场,面对黄敬的灵堂,杨得志心情沉重,回忆起无数个并肩作战的瞬间。那些曾经共同经历的岁月、一起迈过的战火,成了他心中最深切的记忆。   战友情是由由鲜血和共患难凝成的情谊,是两个人难以割舍的情谊,只是如今,一人已经驾鹤西去,此后,杨得志时常想起这位老友,想起他们共同解决困难、互相帮扶的日子。   那些拼尽血汗的岁月,终成尘世间的一缕烟,在历史的洪流中,静静地散开了。    参考资料:黄新.杨得志与彭德怀的战友情[J].湘潮(上半月),2011,(04):12-15.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0 阅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