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临海,女子远房亲戚问她借10万,说好一年1万利息,因亲戚不识字,由

广瓦下州 2024-11-12 12:05:39

2023年浙江临海,女子远房亲戚问她借10万,说好一年1万利息,因亲戚不识字,由其儿子代为写借条。但亲戚还4万后,就说已经还完,还不承认借条上内容。女子在3年内4次起诉,4次撤诉后,崩溃大哭。法官发现疑点,请来一个人,顺利扭转案子走向。   "王姐,你什么时候能把剩下的钱还给我啊?"李芳站在王阿姨家门口,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王阿姨一脸为难地回答:"李芳啊,我现在手头真的很紧,实在拿不出钱来。"   李芳叹了口气:"王姐,你还记得当初借钱时是怎么说的吗?你说你家里困难,急需用钱。"   回想起三年前,王阿姨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她的丈夫刚刚失业,家里的积蓄几乎花光。儿子小刚刚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让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那时候,王阿姨每天愁眉不展。她四处借钱,但亲戚朋友们都推说手头紧。有一天,她在菜市场遇到了李芳,一时情急,就开口借钱。   "李芳啊,你是不知道我家现在多难。"王阿姨当时哭诉道,"我家老王下岗了,找不到工作。小刚刚考上大学,学费都凑不齐。家里冰箱坏了,连个新的都买不起。我婆婆又生病住院,医药费像流水一样往外花。我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李芳听了很是同情,想着自己有些积蓄,就借了钱给王阿姨。谁知道现在讨债却这么困难。   "王姐,我知道你当时确实困难。可现在呢?你家的情况不是好多了吗?"李芳有些无奈地说,"当初借钱的时候是大爷,现在要债就成了孙子。"   王阿姨却固执地摇头:"不是的,李芳。我现在手里真的没钱。你看我,哪里像是有钱的样子?"   李芳忍不住提高了声音:"王姐,你别骗我了。我前几天还看到你家门口停着一辆新轿车呢!没钱买什么车啊?"   王阿姨脸色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那是我儿子买的,跟我没关系。我就是没钱,你爱信不信。"   李芳气得浑身发抖,但又无可奈何。她知道,如果王阿姨铁了心不还钱,她也没有办法。   无奈之下,李芳决定起诉到法院。在第一次开庭时,她拿出了字据:"这就是证据。这张字据是王阿姨的孩子小刚写的,上面清楚地写明了借款金额和利息。"   然而,王阿姨立即否认:"这字肯定不是我孩子写的。我非要找人好好验验这字迹不可。"   经过鉴定,结果显示字据上的字迹确实与小刚近期的笔迹不符。面对这个结果,李芳不得不撤诉。   接下来三年,李芳又告了王大妈好几次,可每次都打了水漂。她东奔西跑找证据,也找人作证,但就是没法完全证明借钱的事是真的。每回快开庭了,王大妈就跑来求饶,说再给她点时间,保证还钱。李芳一心软,就把官司撤了。可没想到,每次过后,王大妈又翻脸不认账。   在第四次撤诉后,李芳彻底崩溃了。她坐在法院的长椅上失声痛哭:"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为什么帮人还要遭这种罪?"   然而,李芳不知道的是,她的坚持引起了法官张明的注意。张明觉得这个案子有些蹊跷,决定深入研究一下。   张明仔细查阅了案件材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他调取了小刚近几年的各种书面材料,包括学校作业、个人日记等。通过比对,他惊讶地发现,小刚几年前的书写习惯与字据上的字迹非常相似,但最近两年的笔迹却发生了明显变化。   张明推测,可能是小刚在成长过程中改变了书写习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之前的笔迹鉴定结果显示借条不是小刚所写。   带着这个发现,张明找到了李芳:"李女士,我建议你再次提起诉讼。这次我们会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证据。"   李芳有些犹豫:"张法官,我已经失败了四次,真的还有希望吗?"   张明鼓励道:"相信法律,相信正义。只要事实存在,总有被发现的一天。"   在张明的建议下,李芳第五次提起诉讼。这次,法院请来了更专业的笔迹专家,对小刚多年来的笔迹进行了全面分析。   庭审之日,专家呈递了一份细致的分析报告。结果表明,字据上的字迹与小刚早年的书写特征极为相似,字据的确出自小刚之手。   面对这个结果,王阿姨和小刚终于承认了事实。原来,小刚在上大学后刻意改变了自己的笔迹,希望看起来更成熟。   最后,判决要求王阿姨偿还剩余的本金,以及按照约定计算的利息。

0 阅读: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