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银行面临巨额未能履约房贷压力和净息差不断缩小的风险时,新加坡三家本地银行业务增长强劲,甚至可以说是躺赚。 川建国上台后,中新金融圈目前发展的趋势是会加剧还是反转呢? 香港已经是过去式了。有人担心新加坡金融机构会在中美冲突时(若有)效仿之前对待俄罗斯人金融账户的冻结策略。 我觉得想多了。一是中国不会允许,新加坡在中国,目前还有巨大的利益。名义上,新加坡是最近几年对中国的最大外来投资国。二是川建国也不会允许,作为一个明确区分我国政府及央国企和我们这样的弱势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坚定的自由主义者,拉拢我们中国企业家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断绝我们的后路,把我们逼成跟根正苗红的央国企一起排队的境地呢?就算川建国愿意,央国企也会鄙视的把我们推开啊! 东南亚资产排名第三大的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7月至9月的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3.8亿新元跃升16%,达到创纪录的16.1亿新元。超过了英国证券交易所集团四位分析师给出的平均预估值15亿新元。 大华银行第三季度收益超出预期,得益于财富管理、活跃的交易和投资带来的创纪录的费用收入。大华银行预测其2025年贷款增速将会进一步加快。 大华银行将考虑包括股票回购在内的其他资本管理选项,这使得该银行的股价上涨。截至11月8日上午10:23,大华银行股价上涨1.90新元,或5.7%,至35.20新元。 东南亚资产排名第二的大银行(仅次于星展银行)华侨银行7月至9月的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8.1亿新元增加至19.7亿新元,超过了英国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分析师们的平均预估值19.1亿新元。 华侨银行表示,其全年净利息收益率(一个关键的盈利指标)约为2.2%,贷款增长率低于10%,全年信用成本将在20个基点左右,股本回报率将超过14%。华侨银行的股价在11月7日上涨58分或3.8%,收于15.88新元。 华侨银行的业绩公布为新加坡三大本地银行强劲的第三季度收益增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近年来,得益于全球利率上升与新加坡政治稳定,为数众多的海外个人和企业,将财富和业务配置或部署在了新加坡,使得新加坡本地银行的财富管理和各种相关服务的费用收入激增。
在我们的银行面临巨额未能履约房贷压力和净息差不断缩小的风险时,新加坡三家本地银行
得道秋哥商业说
2024-11-09 15:49: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