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妻子写了一封信,让67岁的老舍被殴打一整天。半夜,他一瘸一拐回家,敲门数次,都无人应答。身心俱疲的老舍,来到河边,一只脚迈了上去…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老舍这位字号浸透文学香气的作家,生活中也颇具剧本般的跌宕起伏。1931年,他与胡絜青结缘,她是出身满族正红旗的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生。这段姻缘为他们带来了一对儿女,家庭看似安稳。 1936年,老舍的文学创作迈入新的里程碑,他开始了《骆驼祥子》的构思与创作。在此期间,他的生活轨迹遭遇了意外的转折。1937年,老舍以其全国知名作家的身份,在齐鲁大学任教的同时,远赴武汉参与了文学协会的成立大会,这一年对他的人生意义重大。 在武汉,老舍遇见了赵清阁——一位二十四岁的河南籍文艺青年。赵女士不仅满身文艺气息,性格坚定,为人大胆热情,两人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爱好使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尽管老舍在北京已有家室,他与赵清阁在背后开始了同居生活。 1938年,赵清阁因工作调动需要前往重庆,老舍决定留下妻儿在北京,而自己则与赵清阁一同启程,开始在重庆的生活。他们在那里的每一举动都受到了文艺界人士的密切关注,尤其是他们的男女关系,成为了文艺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久之后,一个知情的朋友将老舍在重庆的动态详细告知了他在北京的夫人胡絜青。1942年,面对全国战争的紧张局势,胡絜青决定暂停其艺术生涯,携带她的两个孩子从家乡匆忙启程前往重庆。他们饱受风霜,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山城重庆。 胡絜青的出现令老舍措手不及,原本在重庆与赵清阁保持某种平衡的生活立刻被打破。他们三人之间的相遇,充满了怨恨与尴尬,空气中弥漫着愧疚和嫌弃。 老舍作为三人关系的中心,情感的拉扯使他无法安心,他试图安顿好胡絜青和孩子们,却又立即返回赵清阁的身边,无法割舍。 在重庆这座山城里,胡絜青默默承受着等待的煎熬,希望老舍能有所觉悟和回归家庭。而赵清阁同样处于等待中,她期望能有一次彻底的解脱,尽管这种解脱夹杂着罪恶感。老舍则在逃避中度日,他逃避着早先的承诺和现实的期望,每一天的逃避都是对自己的挑战。 仅一个月后,情况发生了转变。赵清阁感到了深刻的痛楚和无望,她意识到老舍不会离开胡絜青,她决定不再继续这种无结果的等待。于是,赵清阁辞去了她在重庆的工作,离开了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选择了新的开始。 胡絜青的坚持最终看似有了成效,她带着复杂的情感和丈夫一起返回北京。回到首都后,老舍与胡絜青试图重建他们的生活,期间他们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 情感纠葛持续影响着老舍。他无法从心底抹去对赵清阁的思念,最终决定冒险一试,以诗人的真挚情感向赵清阁表达了重新开始的愿望,寄出了一封充满深情的信。然而,赵清阁坚决地拒绝了这一非分之想,她不愿以破坏者的身份介入老舍的家庭。 1946年的秋天,老舍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跨越太平洋,前往美国讲学。身处自由而开放的国度,他的思绪频频飘回故国,心中不免涌起深深的乡愁与复杂情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舍向赵清阁写下了邀请信,期盼她能跨越大洋,与他一同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重续前缘,共同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赵清阁对此心动却犹豫,最终未能决定前往美国与老舍团聚。在她的回信中,赵婉拒了这一邀请,这让老舍在异国他乡倍感孤单,对赵清阁的情感也只得深埋心底。 随着时间的流逝,1949年新中国成立,祖国开始积极呼唤海外的文人归国发展。赵清阁在此时代背景下,受到文艺界朋友的委托,给远在美国的老舍写信,劝他返回北京。 老舍接到这封信后误会赵清阁意欲重修旧好,激动之下立即买票返回北京。然而,不久他收到赵清阁通过熟人传达的绝交信,信中表明今后二人天各一方,永不相见。这一系列的冷淡拒绝,使得老舍痛彻心扉,彻底明白两人的情缘已然终结。 三人间的情感纠葛持续多年,使得每个人都深受其扰。在这段感情的漩涡中,老舍的心情最为复杂,他对赵清阁的深情与对妻子胡絜青的责任使他左右为难。 1966年,老舍遭遇极大的政治压力。在这一年,胡絜青将多年的积压情绪化作文字,写下举报信,揭露老舍与赵清阁的过往。这封信引发了对老舍的严厉审查和残酷对待,老舍在审讯中饱受折磨。 这段悲剧的最终章发生在一个深夜,老舍身心俱疲地返回家中,却发现家门紧闭。绝望中,他在自家楼下徘徊良久,最终选择了在太平湖的冷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 参考资料:王鹤. 《过眼年华 动人幽意》 2020
放在名人身上叫风流逸事,放在普通人身上叫渣男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