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57岁,拆迁后女儿接走老伴,她住儿子家,儿媳流泪:接公公回来

冰彦情情 2024-09-14 04:42:34

本人根据身边生活创作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请多赐教!

01

王凤已经年满58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

王凤的丈夫老陈和妻子同岁,两口子都是勤劳的庄稼人,靠着种菜种粮食,将一对儿女拉扯长大。

儿女们资质有限,他们只读到初中毕业,就进入到社会为生活打拼了。

王凤的大儿子叫陈平安,他去厨师学校学艺几个月,就到餐馆做了凉菜师傅。

后来陈平安结了婚,他干脆就和妻子创业,两口子在县城的菜市场附近开了一家卤菜店,卖卤肉卤鸭和凉拌菜。

王凤和老陈的小女儿叫陈小菊,是一个泼辣伶俐的姑娘,说话做事都很强势霸道,总想着要压人一头。

她比哥哥小4岁,看到哥哥进了城做生意,她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呆在农村,就跟着哥哥在卤菜店里帮忙。

在菜市场待久了,陈小菊居然和卖鱼的摊贩刘斌谈起了恋爱。

刘斌的家就在县城边上,家里有两兄弟,哥哥已经结婚,刘斌跟父母住在一起。

看到刘斌勤劳肯干,家又在城郊,他们那里老早就在传有拆迁的可能。

陈小菊想成为城里人,就死心塌地跟刘斌好,半年后,他们就谈婚论嫁,举行了婚礼,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

陈小菊和刘斌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儿子,把公公婆婆都乐翻了天。

好事接连不断,没过两年,刘斌他们所在的村子遇到建大学城,房子和土地被上面整体征用,刘斌一家人都要搬迁,搬去安置房居住。

陈小菊和刘彬两口子能分到一套安置房,刘斌的父母也按户口分到了一套房子。

两兄弟说好,父母的房子现在是两个老人家居住,刘斌和哥哥共同赡养父母,等以后父母百年之后,房子就拿给两兄弟平分。

但是陈小菊不答应,她背地里责骂丈夫说:“你真是傻,我嫁到你们家里的时候,公公婆婆就跟我们住在一起,你哥哥嫂子已经分家出去单过。”

“现在家里的房子拆迁了,公公婆婆的那一份房产理应是属于我们的,你哥哥嫂子凭什么来分呀?”

刘斌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男人,他没有妻子的心机重,觉得父母生了哥哥和他两个儿子,父母的东西当然应该平分给他们哥俩。

所以他劝妻子说:“你也知道,那一套房子本来就是属于父母的,现在他们才60来岁,还要在房子里住上几十年呢,到那时房子也不值钱了,有什么好争的?”

“再说,我和哥哥都必须要共同赡养父母,以后才能平分他们的房子,如果我们家要独享,你愿意独自承担赡养我爸妈的责任吗?”

陈小菊用手指着刘斌嚷道:“我们家单独赡养养公公婆婆也无所谓,现在公公婆婆都有拆迁养老金,他们两个人的养老金加起来有6000多元。”

“你爸妈还有30多万的一次性拆迁款,如果我们赡养他们,这些钱理所当然都应该给你这个小儿子吧,我们怎么着也不会吃亏。”

02

刘斌被陈小菊的一番理论说得目瞪口呆,他还不知道自己娶了一个如此会“持家”,如此有野心的妻子,这是他的福气,还是他的悲哀呀?

但刘斌怎么都没有底气去找父母和哥嫂商量,说父母房子的分配问题,陈小菊见丈夫不争气,就只能自己去找了公公婆婆。

“爸,妈,自从我嫁过来,我们就一直住在一起,是真正的一家人,如今房子拆迁了,你们可不能偏心,把哥嫂牵涉进来分我们的房子哦!”

公公婆婆被儿媳妇这一指责,当场面子上就有些挂不住,觉得这个儿媳妇说话怎么这样霸道呀?

但陈小菊的公婆都是老实人,他们并没有大声责怪儿媳妇,只是抱着公正的态度对她说:

“小菊啊,我们生了两个儿子,就该由两个儿子赡养,我们的家产也应该分给两个儿子,这道理大家都懂呀!”

陈小菊不悦地说:“爸,妈,我看你们就是偏心,哥嫂早就和我们分家了,他们凭什么回来分我们的房子和家产?”

“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如果你们坚持己见,我就只能选择和刘斌离婚!”

“这样的话,你们的儿子只能打单身,小孙子也没有亲妈疼,他们一辈子生活都不会幸福,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刘斌的父母心疼儿子,孙子,看到小儿媳又哭又闹,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泼辣样子,急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他们知道,小儿媳一向性格执拗,如果她真的因为房子的归宿问题和刘斌离婚,弄得儿子家庭破裂,大人小孩都受罪,那岂不是他们做父母的罪过?

刘斌父母权衡利弊,只好做出妥协,答应以后将房子的产权改成小儿子一家的名字,陈小菊这才破涕为笑。

为此,大伯哥和大嫂都对陈小菊很不满,但他们家庭条件不错,而且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亲兄弟家无宁日,所以才没有过多地跟弟媳妇计较。

陈小菊终于占了主动权,她接着就劝说公公婆婆说:“爸,妈,我和刘斌每天都要忙着守鱼摊,挣钱养家,根本没有时间好好照顾你们的孙子。”

“这样吧,我们全家人还住在一起,你们两老就帮着我们照顾孩子,接送他上学放学。”

“至于你们那套房子呢,干脆就租出去,也能换些生活费回来,我和刘斌后顾无忧,也能专心做事,为你们孙子多挣些家底。”

公公婆婆被陈小燕说得心服口服,从此他们一大家人依然住在一起,公公负责买菜做饭,婆婆就每天围着自己的孙子转圈。

公公婆婆有养老金,陈小菊和丈夫挣的钱全部都存了起来,没几年时间,她就攒下了上百万财产,家底越来越丰厚。

但是存钱是有瘾的,陈小菊只希望能存下更多的家底,买更多的房子,以后能一生一世富足。

这时候,陈小菊的哥哥和嫂子的卤菜店生意也还比较稳定。

03

为了做生意方便,陈平安和妻子攒了好些年的钱,终于在县城里买下一套住房,他们的儿子也带到县城里读书。

老陈和王凤依然还在乡下种地,王凤在家里操持家务,洗菜理菜,老陈就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将他们种出来的菜拉到城里的菜市场批发。

陈平安看到父母每天熬更守夜种菜、卖菜,担心他们累坏了身体,总是劝他们少做一点。

不然,父母就干脆搬到城里和他们一起住,全家人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但是老陈和王凤总是笑着说:“我们种了大半辈子的地,每天拨弄拨弄菜地,就当锻炼身体,还能挣些养老钱,不也挺好吗?”

“你真让我们不种地,搬到城里闲着,一根葱都要花钱买,我们还真不习惯呢!”

陈平安知道父母的性格,他们那一辈人,骨子里都是勤劳俭朴的,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既然他们喜欢生活在乡下,他做儿子的也不能强求,还是顺应父母的选择,他们也能生活得更踏实吧!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在王凤57岁的时候,他们那里要修建一条公路,刚好从他们院子里经过,所以王凤家的两层小楼需要拆迁。

按照他们家房子的面积,王凤和老伴可以分到两套安置房。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人说安置房就建在公路附近,离县城里还有七八里路,安置房的价值不大。

所以大家对安置房并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只是房子拆迁了,大家没有了住处,就只能暂时领过渡金租房子住,等着上面修建安置房。

陈平安当即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你们可以进城,搬到我那里去住了吧?”

老陈却还是摇头说:“虽然家里的房子没了,但我们种的菜地还在,我舍不得这两亩多的菜地呀!”

“为了种地方便,我们老两口还是就在附近租房子住,反正乡下租房子也不贵,等以后拆迁房建好了,我们再搬去新房子住。”

陈平安没法改变父母的种地情怀,只好帮他们租了一家农舍,让他们仍旧在乡下种菜打发日子。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时间一晃都过去了两年,王凤家的那批拆迁房都还没有修建。

不过大家每个月的租房过渡费一直在发放,拆迁户们也才没有过多地抱怨。

只是就在这时,他们那里又要建一个污水处理厂,更多村民的房子和田地都要被征用,其中就包括王凤家的那片菜地。

04

村民们便都闹腾起来,纷纷给社区干部提意见:“都几年时间了,村里以前的拆迁户还没有拿到房子,现在上面又来征地,大家都不答应,除非给我们把安居房解决了再说!”

干部们便把拆迁户们的意见反映了上去,为了污水处理厂能够顺利建成,上面就在县城里拨了两处新建的安置小区,分给了王凤他们村里没有拿到房子的拆迁户。

王凤家里的这两套安置房,本来说是建在乡下的,价值不高,可是如今换成了城里的房子,自然就增值不少。

而且安置小区的位置相当不错,就在县城一中的附近,妥妥的学区房啊,大家不胜欢喜,整个村子里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村民们自我解嘲说,呵呵,想不到我们这些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现在也能成为城里人了,这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哦!

王凤和老伴心里也很高兴,他们年龄大了,渐渐到了种不动地的时候,安置房也如愿到位了,生在新社会就是好啊!

老两口每个月还可以领到稳定的养老金,他们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就在王凤和老陈开心不已的时候,陈小菊提着一箱牛奶和一大袋水果,兴高采烈地回了娘家。

陈小菊亲热地拉着父母,关心地对他们说:“爸,妈,我买了你们最喜欢吃的葡萄和香蕉回来,你们一定要尽快吃,放坏了可不值当。”

“还有,爸,妈,我们家的拆迁房就在县一中边上,是吧?听说过两天就要抽房子了,我的手气好,到时候就让我去抽房子楼层,好吗?”

陈小菊亲热地搂着老爸老妈,说出了她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王凤有些尴尬地说:“我和你爸已经说好,到时候让你大侄子去抽房子,你哥也说了,小孩子的运气满满的。”

陈小菊一听,脸上就露出不悦的神色,她拉着母亲的手,不停地摇:

“妈,我也是爸妈的儿女,难道你们眼里只有哥哥和侄子,就没有我了吗?不行,妈,你们分到的拆迁房也应该有我一份!”

王凤看了看女儿,有些疑惑地说:“小菊,爸妈当然也疼爱你和外孙,但是你是出嫁的女儿,你在婆家不是已经拿到两套拆迁房了吗?”

“你哥哥是家里的男丁,传承着家里的血脉,以后他有给父母养老送终的责任,所以我和你爸的房子,以后理应传给你哥哥,你就不要回来跟你哥哥争房子了吧?”

陈小菊脸色一变,纹过黑黑眼线的丹凤眼末梢往上一扬,露出一丝浓郁而厚重的霸道劲儿来。

“爸,妈,哥哥是你们的儿子,我是你们的女儿,我们都是你的亲生孩子,对吧?”

“至于说赡养父母,你们每个月都有养老金,哥嫂不仅吃不了亏,还会占父母的便宜呢!”

“所以爸妈也不能光顾着哥哥嫂子,你们也要心疼一下自己的女儿,对儿女都要做到一视同仁才行!”

05

王凤被女儿的一番说辞惊呆了,她喃喃地说:“小菊,你看看我们村子里,哪家嫁出去的女儿还回来跟哥嫂争房子呀?”

“如果爸妈真把房子分你一半,别人都会说我们不会教孩子,坏了大家的规矩啊!”

陈小菊不以为然地说:“那是他们的父母重男轻女,只顾着自己的儿子,不把女儿当回事,这样的父母就是一根筋,顽固派,早就跟不上时代了!”

“爸,妈,你们就应该对儿女公平以待,为什么要去学别人的样呢?我虽然是女儿,但我也可以赡养父母,给你们养老送终的。”

“所以,你们两位老人的安置房应该平分给我和哥哥,我们一人一套房才公正!”

陈小菊说得兴起,王凤却觉得很头疼,她望了望自己的老伴,希望他能出来说一句话,制止女儿的冲动想法。

但老陈是一个老好人,平时只知道辛苦劳累,对人一般都说不出两句通顺的话来。

更何况是面对伶牙俐齿,在生意场上已经锻炼得炉火纯青,无理都要说成有理,稻草能说成金条的陈小菊呢?

而且陈小菊是老两口的小女儿,他们自小就比较疼爱她,连陈平安都时常让着妹妹。

陈小菊可以说是任性霸道习惯了,什么事都要逞强。

很多时候,陈小菊都会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抢占家里最好的资源,全家人为了少起事端,大都是任由她说了算。

老陈坐在凳子上,默默地喝着浓茶,他不敢去直视女儿说话时满脸凌冽的神情,心里各种想法翻滚了半天,却半天都没有吐出一句话来。

“小菊啊,这么大的事情,我们两个老年人也做不了主,还是把你哥哥叫回来,我们大家一起商量,你看可好?”

王凤斟酌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应该让儿子儿媳回来拿主意。

“妈,你怎么事事都问哥哥嫂子呢?家里的房子是你和爸修建的,你们就能够做主,想怎么分都是你们说了算,哥哥嫂子没有决策权!”

陈小菊立刻拉住了母亲,不让她给哥哥打电话。

如果爸妈将哥哥嫂子叫回来,他们当然要维护他们的利益,哪里肯把拆迁房分给她这个出嫁的妹妹,把入口的肥肉又吐出来呢?

趁着现在只有爸妈在家,她一定要先想办法将他们劝服,只要父母决定了将房子分给她,相信哥嫂就再也翻不起什么波澜来。

陈小菊知道父亲心肠软,从小也更心疼她这个女儿,所以她就凑到父亲跟前撒娇。

她对父亲说:“爸,我知道你最疼女儿了,在我小时候,你总是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衣服,把我养成一个小公主一样。”

“现在我已经长大,我就应该好好回报老爸老妈,反正家里的土地都征收了,爸,你就跟着我一起进城去,我知道你很喜欢吃红烧鱼,我天天煮给你吃,好不好?”

06

老陈被女儿哄得心里舒坦,但他也明白女儿是有企图的,就对女儿说:“小菊,我和你母亲还是疼你的,但是这房子的事……”

陈小菊笑道:“爸,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以后女儿就为你养老,你跟着我进城,女儿一定会让你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你和老妈种了大半辈子的地,辛苦了这么多年,吃没有吃好,穿也没有穿好,现在就应该好好歇歇了!”

“我看这样吧,妈,你干脆就跟着我哥嫂一起住,也好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帮着他们一家煮煮饭,做做家务什么的。”

“至于老爸,你就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我们家有公公婆婆做家务,你只管甩手玩耍就是了,如果你实在无聊,就帮我们鱼摊收收钱也行。”

王凤听了女儿的建议,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她不解地说:“小菊,你这样做,你爸和我不就分开了吗?”

陈小菊轻笑道:“妈,你和我爸都是60多岁的人了,在一起住了这么多年,还要在一起卿卿我我呀?”

“我只是想让你们换个环境,换个方式养老,这样我和哥哥各自赡养你们其中一位老人,你们的房产就均分给我们两兄妹,这不是很公平,很完美的主意吗?”

王凤和老陈异口同声地叫出口:“这怎么行?我们老两口大半辈子都没有分开过,现在我们年龄大了,你却让我们分开过日子,我们哪能习惯呀?”

陈小菊好笑地说:“爸,妈,你们想见面也不是难事,我和哥哥都在市场上做生意呀!”

“你们想要见面,随时都见得着,只是你们吃饭的地方不同而已,又不是生离死别,分开过有什么关系?”

王凤动嘴还想说什么,陈小菊却看着母亲,有些不耐烦地说:

“妈,你看我爸多爽快,他都不吭声了,你就是想得太多,这样对你的身体也不好。”

“爸,妈,我开了小车回来,干脆你们就直接跟着我进城,以后就住在城里了,乡下蚊虫多,你们租住在别人家里,迟早也要搬去城里的。”

陈小菊做事雷厉风行,她说着,就进了爸妈房间,帮着父母收拾起衣服来。

王凤想去拦女儿,但是陈小燕对她说:“妈,你有什么舍不得的呢?你的儿子女儿住都在城里,我们大家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我顺便就将你送到哥哥那里去,早去早适应,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我想哥哥嫂子看到你也一定很高兴。”

看到父母还有些迟疑,陈小菊就趁热打铁说:“不管你们是不是现在就搬去城里住,但总可以先去儿子女儿家里玩玩,觉得适应你们就住下,实在不行,我再送你们回来,好吧?”

听到女儿的保证,王凤和老陈也只能勉强点了头,收拾了平时要穿的衣服,坐着女儿的车一起进了城。

小菊把母亲送到了哥哥家里,从此将父亲留到了自己家里生活,也如愿拿到了拆迁房。

只是王凤在儿子儿媳家,非常想念老伴,看到婆婆伤心,儿媳妇当即对丈夫说:“把拆迁房分给小姑子吧,我们去将公公接回家!”

(上集)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分为上下两集,请在作者主页阅读下集。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