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7岁的女医生陈菊梅瞒着家人割掉阑尾和扁桃体,甚至连牙齿也全部拔掉,家人得知后很是生气,究竟是什么让她做出如此疯狂的决定?
(信息来源:中国退役军人2021.11.9送别!大国军医)
“遗体捐赠首都医科大学,”这是陈菊梅教授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没有仪式,没有喧嚣,平静得像她一生无数个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夜晚。96岁的她,决定用这种方式延续自己未完成的医学事业。
这则消息,在2021年11月的互联网上,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却又很快被信息洪流淹没。
但对一些人来说,这却是内心深处的一声叹息,是对一位医学巨匠的深深敬意。
在那个年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本就少之又少,而她,不仅考入了浙江医学院,还远赴苏联深造,拿到了传染病学的博士学位。
这背后,是无数个熬夜奋战的夜晚,是对知识的极度渴望,她的一生,都在和病毒、细菌这些肉眼看不见的敌人战斗。
非典、汶川地震防疫……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像一个勇敢的战士,用她的知识和经验保护大家的健康。
在陕西的一次下乡义诊中,面对一种棘手的传染病,陈菊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身试药。
她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对象,用自己的身体去验证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种“拼尽全力”的态度,在当今社会特别难得。
正是这次实验,让陈菊梅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扁桃体反复发炎,肾脏也出现了问题。
为了不影响科研,她果断决定切除了扁桃体,还拔掉了所有的牙齿。
这种近乎“自残”的行为,在常人看来难以理解,但对她来说,这或许是将个人损失降到最低,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更多时间的唯一选择。
毕竟,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在与病魔赛跑的战场上,陈菊梅这股“狠劲”伴随了她一生。
她32岁时,医院成立攻克疑难杂症小组,她二话没说就加入了,并且成为了领头人。
中国第一个传染病实验室的建立,也离不开她的努力,她一直都在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陈菊梅编著了6本书,还发表了140多篇学术论文,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军队医疗成果奖。
她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各种荣誉和奖项的认可,她在医疗保健领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还两次受到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扬。
她获得的荣誉,不只是奖状和证书,更是患者的康复,是疫情的控制,是医学的进步,她一生都在为医学事业贡献力量,名字也将被历史记住。
陈菊梅并非超人,她也会累,也会痛,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但她把这些情绪藏在心里,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她就像个永不停歇的发动机,一直忙碌着,直到生命结束,这辈子没有做过什么轰动的大事,也没有说过什么感人的话。
她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陈菊梅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一个关于奉献、关于责任、关于信仰的故事。
在这个充满诱惑和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去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的价值,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