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赤脚医生”这个职业吗?
他们走在乡间,背着个药箱就出诊,硬是把医疗带进了最偏远的村庄。
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解决不少乡亲们的病痛,可如今这群医生却几乎消失了。
要是时光倒流,沿着毛主席“送医下乡”的思路,继续发展“赤脚医生”制度,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守护健康的医生“赤脚医生”,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就自带一种泥土般的朴实感,让人想起20世纪中国农村的景象。
他们背着简单的药箱,用有限的资源,守护着亿万农民的健康,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赤脚医生”的身影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
但如果沿着毛主席“送医下乡”的思路,“赤脚医生”的制度一直发展到今天,农村的医疗会是什么样呢?
“赤脚医生”对村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户人家都了如指掌,也熟知每一位村民的健康状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这样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宁。
在疟疾盛行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就是靠着这些赤脚医生,背着药箱一户一户人家去问诊,他们会把药送到病人的手上,看着他们吃下去才离开。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逐渐转变为了家庭。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以前的老旧农村合作医疗就慢慢开始解体了,“赤脚医生”的模式也渐渐地落幕了。
在这之后很多经验丰富的人,选择自己在村里开诊所继续给村民们治病。
这一群体的人数高达100多万人,名字也从赤脚医生改为了乡村医生。
或许就像浙江的姚珍妹医生那样,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乡村医疗事业。
在退休返聘前,她已经在家乡服务了四十多年,村里几乎每个人都曾是她的病人。
如果“赤脚医生”制度能够延续至今,农村一定会拥有一支像姚医生一样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基层医疗队伍。
那么这些“新时代”的赤脚医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他们可能不再是简单的“半农半医”,而是经过更专业、更系统培训的乡村全科医生。
他们不仅精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还能熟练运用中医的传统疗法,比如针灸、推拿、拔罐等等。
也许他们的药箱里除了传统的草药,还会配备一些现代化的便携式医疗设备,例如血糖仪、血压计,甚至便携式B超机,可以随时为村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检查。
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和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这些“赤脚医生”还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村民的电子健康档案,对村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可以定期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帮助村民预防疾病,提高健康素养。
更重要的是,这些扎根乡村的“赤脚医生”们,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一些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传染病的早期症状、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等等。
“赤脚医生”制度如果延续至今,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还能提升农村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王东木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位村民的健康状况
如果每个村庄都有这样一位守护健康的“田间卫士”,那将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中西医结合的智慧“赤脚医生”的时代,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就能解决很多病情,这听起来有点神奇,但在当时却是很多农村地区的真实写照。
如果赤脚医生制度延续至今,结合现代医学科技,这套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会焕发出什么样的新活力呢?
现在设备齐全的村卫生室里,“赤脚医生”不再只是用简单的工具,他们也能熟练地使用现代医疗器械进行检查。
比如一个村民干活扭了腰,以前赤脚医生可能会用祖传的正骨手法帮他复位,现在,借助X光片可以更精准地判断伤势,再结合推拿、针灸疗效事半功倍。
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还能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感冒发烧的病人,他们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西药进行快速退烧。
同时结合中医的食疗方法,例如用生姜红糖水驱寒,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疗效,还能降低医疗成本,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求。
“赤脚医生”就像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他们传承着中医的精髓,同时又积极学习和应用现代医学技术。
他们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为村民提供更经济、更适用的医疗服务。
赤脚医生是时代的必须不是说赤脚医生就没有专业的治病技术,他们也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一群治病救人的群体的出现,还得从鸦片战争开始说起。
因为鸦片的入侵,那时候很多中国人吸食导致身弱体衰,连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还被讥讽是“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了之后,中国人不光是地位站了起来,体格好起来也成了非常必要的事情。
那时候的中国卫生机构特别少,而且很多地方都有发生传染病的危险。
尤其是农村,这就导致人们生了病可能都没处治,人均预期寿命也就只有35岁。
泱泱大国人口却刚过5亿,而且人民的寿命、身体健康都没有十足的保障,这该怎么办?
于是在1965年的时候,毛主席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培养出一批农村也能养得起的医生,这样农民们就能方便地看病了。
这些接受培训的医生,很多都是从当时的生产大队挑选出来的,而且几乎没有医学底子,化学知识也很薄弱。
所以负责讲课的老师,就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中病人的情况联系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就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比如上海的王桂珍,她就是经过培训,走上了“赤脚医生”的这条路。结业之后她和同学们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村子,平时干活有患者了就看诊。
但是其实刚回去的时候,很多村民并不相信她,觉得她只是个年轻的姑娘,而且只学习了4个月,担心她能不能把病看好。
为了让患者对她信任,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她要给人针灸,就先用针给自己扎,患者看到这样的画面也就对她信任不少。
但是后来被她看过病的村民都好了起来,这种效果传出去比她说要好得多,越来越多的人找她看诊,之后为了看病抓药方便,她还在村里种了一块草药地。
后来毛主席看到了报纸上刊登她的故事,还专门批示了一句话,叫作“赤脚医生就是好。”
王桂珍亲笔信
如果赤脚医生重焕生机“赤脚医生”制度的消失,和合作医疗的解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想让“赤脚医生”在今天重焕生机,就得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合理的薪酬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以前的赤脚医生,虽然靠看病赚得不多,但是闲暇的时候也有种地的收入。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赤脚医生”的收入还不如在当地找个班上。
或者出去打工,那谁还愿意留在农村守护村民的健康呢?
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让“赤脚医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扎根农村,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
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能让“赤脚医生”,可以建立起一套晋升机制。
让优秀的“赤脚医生”有机会成为乡村医生,甚至获得更高的职称。
持续的技能培训也必不可少,医疗技术每一段时间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如果不能持续学习,那就没有办法接收到最新的治疗手段,对医生本人和患者都是不利的。
“赤脚医生”也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学习新的医疗知识、掌握新的医疗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村民。
政府还需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为“赤脚医生”提供必要的设备、药品和工作经费,才能保障他们的正常工作。
如果未来还会有“赤脚医生”,可能不再是过去“半农半医”的形象。而是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现代医疗技术,同时又精通传统中医疗法的乡村全科医生。
他们会利用互联网、远程医疗甚至AI助手远程会诊等技术,为村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从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到AI助手远程会诊,其中的跨越,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农村依然面临着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的问题,或许“赤脚医生”的经验,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结语曾经的“赤脚医生”重视中医,现在国家也越来越强调中西医结合。他们曾扎根基层,现在也在大力发展社区医疗。
之前的合作医疗,是不是和现在的医疗保险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有些东西虽然消失了,但它的精神和理念,却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谁也说不准,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全新的“赤脚医生”模式。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帮扶网 2022-07-04 “赤脚医生”消失之后
2.杭州网 2019-09-15 礼赞70年:从赤脚医生到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