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气」到底是什么?
导读: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医学里面的「气」,说说你是怎样看待这些五花八门的「气」的。
「气血」两字,虽无阴阳的广泛,而「气」字的奥妙,不减于阴阳,这种奥妙稀奇的气,以科学眼光观之,好像不可思议,但综合起来,却是极有兴趣而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欲明了的「气」是什么东西。
「气」字,则相当复杂,我们今天所谈的气,非大自然空气的气,气运的气,勇气的气,也并非孟子所说的养我浩然之气,文天祥所说天地有正气的气。
我们所欲研究的,乃属于医学范围的「气」,我国医书所谓「气」。
它的名称,千千万万,概括来说,约有三大类,一指神经为「气」,二指实体症状的「气」,三为指空气含有细菌的「气」,其他的「气」,牵涉甚广,约略述及。
01、指神经为「气」
如肝气、胃气、顺气、益气、气郁、气滞、气虚、逆气等,都是指神经作用;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气、气血、喜气、怒气,也都是指神经作用的现象;
此外属于症状,如下肢发生异常知觉,有麻木,蚁走,瘙痒,烧灼等感觉的神经炎证候,古人谓之脚气(现在仍用此名);
怔忡,每起神经衰弱而成神经性心悸亢进,古人谓之心气虚;
心窝部每因精神感动而诱起,发生剧痛,按之轻快,往往卒倒,有时引起痉挛的胃神经痛,古人谓之胃气痛、肝气痛、心气痛;
突然而倒,亦有头重、头痛、眩晕、耳鸣、上冲、眼花缭乱,语言涩滞的脑充血症状,古人谓之气中。
这就是古人称「气」字为神经的例证。
02、指实体症状的「气」
如嗳气、矢气、喘气(指一般痰鸣)等,有的指物理化学的刺激而起,有的指病理作用。
如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中篇》小青龙汤条「心下有水气」,乃现之支气管扩张,急性之支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的证候,皆可用小青龙汤治之;
又《太阳下篇》生姜泻心汤条之「胁下有水气」,乃现之慢性胃炎,胃扩张的证候,生姜泻心汤皆可治之;
此外,如「嗳气」,乃食物停滞,发酵分解而成瓦斯,瓦斯上出于食管的现象;
如排尿频数,及排尿时疼痛,因黏膜知觉过敏,致发生括约肌疼痛性痉挛,尿呈淡黄色的膀胱炎,古人谓之「气淋」。
这就是古人指实体症状的气的引证。
03、指空气含有细菌的「气」
如疫气、厉气、瘴气,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气」,四时不正之气,邪气等。
据我不完全统计,在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引《小品》,就有天行温疫的记载;宋代《圣济总录》有伤四时非节之气;明吴又可著《温疫论》,谓之「厉气」;
还有山川湿热蒸郁的气,人中之辄病,古人谓之「瘴气」。
以上所谈,就是古人指空气中含有细菌的举例。
04、其他
尚有指药物的气味,以寒、热、温、凉为气,辛、酸、甘、苦、成为味。
指方剂的名辞,如大小承气汤,医气丸,气六合汤,气郁汤。
指脉搏部位谓之气口,指小儿指纹谓之气关;
指呼吸道谓之气管,指汗孔谓之气门,指经穴部位谓之气穴,如气海,气冲等,这样看来,「气」在广泛定义中,可说知之不尽,述之不完。
古医书所谓「气」,如上面所举,可知其大概,「气」在各方面的含义与解释,随处而异;至于应用方面,现在如有正确意义的字面可代则代,能省则省,免得五花八门,越看头脑越昏。
至于现代科学家所谓「电气」,「磁气」,则又与古人所说的「气」不同。
如电能生光,生热生声,生影,电的本身究竟是什么东西,电学家到现在还莫名其妙,如磁石能吸铁屑,有一种磁力线的存在,但是看不见,无以名之,总称之曰「气」。
由此可见,地球上不可理解的事物还很多,不要单怪古人的不科学了。
此外与科学有关的「氮气」、「氧气」、「氢气」、「氯气」等,如能分析愈清愈妙,这对医学有很大的联系。
末了,将来能把中医逐步加以改进,使书本上能少见这一种想象的「气」,那才是我国医学真正的进步。我这未成熟的意见,还要希望各位研究同志多多加以补充。
注:本文选摘自《盛国荣论杂病》,朱世增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