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咋就喝不上巴氏奶了?本来它口口相传新鲜、健康,但市场上却几乎不见它的影子。常温奶倒是成了主流,挤得巴氏奶没地儿站。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门道? 上世纪60年代,巴氏奶在中国家庭几乎占据了“奶业半壁江山”。那时有“送奶工”这样专职送奶的人,买奶还得用“奶票”,显示出牛奶的稀缺和珍贵。不过,巴氏奶的“高光时刻”并没持续太久。 随着欧美常温奶技术发展,瑞典利乐、英国APV等企业靠着高温杀菌技术迅速崛起,而当时中国还没能力做冷链储存,常温奶的便捷性便迅速让巴氏奶失去了优势。从那时起,巴氏奶逐渐被边缘化。 改革开放后,利乐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迅速进入中国,专门为中国的小奶企提供常温奶设备。这招太狠了——伊利、蒙牛这些当年刚起步的小工厂直接拿到了设备支持,开始做起常温奶,而利乐和几家奶企还搞起“牛奶论坛”,把“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口号喊得响亮无比。 宣传不仅让人们逐渐把喝奶当成“增高秘诀”,还让常温奶以便于存储、运输等特点迅速成为奶制品市场的“香饽饽”。而巴氏奶则因为需要冷链储存,没啥太多优势,慢慢被挤到了市场边缘。 常温奶站稳市场脚跟后,巴氏奶企业却倒霉地碰上了“禁鲜令”。2004年,国内乳协和奶协为争夺市场打得火热,最后奶协落败,“禁鲜令”出台,巴氏奶再不能在包装上标注“鲜牛奶”。这对巴氏奶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这类奶最大的优势就是“新鲜”,现在却不能标注“鲜”,一大批地方性巴氏奶企业直接凉凉了。 一直到2009年,这个限制条款才取消,但巴氏奶的好日子没回来,反而迎来了三聚氰胺事件,这让国产奶制品的整体信任度一度跌到谷底,巴氏奶的复兴之路显得格外艰难。 随着禁鲜令取消,国产奶逐渐摆脱三聚氰胺的阴影,巴氏奶总算迎来复兴的机会。可市场上又冒出了一种“半路杀出的程咬金”——进口超巴奶。超巴奶有个大杀器:保质期长,既能在冰柜里卖,也有“进口”标签加持,看着就让人觉得靠谱。数据显示,超巴奶的进口量迅速增长,占领了冷藏柜的黄金位置。 更可怕的是,国内很多常温奶也开始改头换面,包装成超巴奶的样子挤进冰柜,进一步挤压了巴氏奶的市场。超巴奶虽不及巴氏奶新鲜,但凭着“进口”这张牌和相对较长的保质期,它反倒成了消费者的新宠,巴氏奶在冷柜里越发显得边缘化。 巴氏奶的推广还卡在消费习惯上。大多数家庭习惯一次性囤一周或更长时间的食品,常温奶凭着长保质期就轻松“胜出”。数据显示,常温奶占据了奶制品消费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巴氏奶动不动就短保质期,实在不适合中国家庭的储存方式。 加上中国的冷链物流在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导致巴氏奶的销售受限,即便有一些巴氏奶在市场,也很难覆盖到所有消费者。 真实信息来源:上观新闻(关于乳制品的九大流言与真相 | 照谣镜_上观新闻)
国人体质不适合牛奶,还是吃面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