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冈村宁次夸口黄河两岸已肃清,日军大本营信以为真,派出20多名少将、大佐前来观摩,可他们没想到,八路军386旅就在这一带活动,旅长正是王近山,这伙日军军官全被冈村宁次坑了! 1943年,临汾城里,一个隐秘的情报站正在默默运转。 这个情报站由潜伏在日军中的共产党员陈涛负责联络,将日军的动向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 这一天,陈涛发现,临汾城里的日军指挥官突然从山下大佐换成了一个名叫加藤的大尉。 陈涛对日军的行事作风了如指掌,日军如果突然用一个军衔较低的军官取代原本的高级军官,那就说明有大事要发生了。 思忖再三,陈涛断定,日军肯定是要对太岳军区的八路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想到这里,他心里"咯噔"一下,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搞清楚日军的具体计划。 为了达成目的,陈涛决定和那个姓加藤的日军大尉套近乎。 他三天两头往加藤那里跑,一会儿汇报军情,一会儿献殷勤,总之是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加藤被陈涛的热情弄得受宠若惊,渐渐放下了戒心,开始和盘托出。 就这样,通过陈涛的努力,日军对八路军的"铁滚大扫荡"计划,全都落入了陈赓的掌中。 陈赓当机立断,一面调集兵力,加强对日军进攻路线上各个据点的防御;一面命令部队尽快转移,给日军以空城计。 1943年10月的一天,日军特务班长陈涛像往常一样来到加藤大尉的办公室,想和他汇报一些情报。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间空荡荡的房间。正当陈涛疑惑不解时,加藤的翻译丸山走了进来。 两人攀谈了一会儿,陈涛便邀请丸山到家里小酌几杯。 酒过三巡,丸山的话匣子打开了。他无意中透露,北平来了一个百人观摩团,后天要去前线参观,加藤大尉正忙着接待他们呢。 陈涛的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个重要情报啊!他思忖着,怎样才能把这个消息尽快送到八路军手里? 就在这时,加藤的命令来了:要陈涛派人出城侦察,确保观摩团的出行安全。 陈涛暗自窃喜,这简直是天赐良机!他立即安排八路军临汾情报站的交通员出城"侦察",实则是把情报送到了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手中。 陈赓一听,当即电令第二分区司令王近山布置伏击,要给日军点颜色瞧瞧。不过他也提醒王近山,要做到"速战、速决、速离"。 王近山接令后,马上前往勘察地形。 最后,他选定了韩略村作为伏击地点。那里虽然离日军据点很近,但沟深坡陡,非常适合打伏击战。 1943年10月24日8时,13辆载着日军观摩团的汽车从临汾方向缓缓驶来。 就在车队行进到半路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头尾两辆汽车被炸得四脚朝天。车队的去路被堵死了,日军军官们慌忙跳下车,有的钻进车底,有的滚进路边的水沟,然后端起重机枪向八路军阵地还击。 在这些军官的指挥下,日军向韩略村碉堡发起猛攻,妄图打开缺口。 然而,这一切都在王近山的预料之中。 他早已派出预备队堵住了敌人的去路。眼看援军即将赶到,王近山当机立断,命令弹筒和重机枪火力压制,随后发动全线冲锋。 战士们响应号召,从悬崖上飞身而下。 有人冲到日军重机枪前,先是一刀放倒机枪手,然后调转枪口,对着敌人扫射。更有人抱着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一辆接一辆地炸毁日军汽车。 短短时间内,日军伤亡惨重。180多名军官除了3个侥幸逃脱,其余悉数被歼。八路军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重要文件。待日军援军赶到战场时,只看到满地的尸体和残骸。 更有趣的是,日军在韩略村的碉堡里也听到了枪炮声。碉堡小队长权衡利弊,决定搞一次"表演式"增援。他事先吩咐手下,但凡遇到阻击,立马掉头回撤。 这样一来,面子上过得去,实际上也不至于白白送死。 冈村宁次得知观摩团被全歼的消息后,勃然大怒。 当天下午,他就派出6架飞机搜寻八路军,还从前线调回两个联队,要求将这支八路军彻底消灭。 然而此时,王近山已经带着部队撤离了战场。两个联队和各式飞机忙活了半天,连个八路军的影子都没见着。 恼羞成怒的冈村宁次只能迁怒"自己人"。那位"机智"的碉堡小队长成了替罪羊,以失职和救援不力的罪名被枪决了。 由于情报工作的特殊性,这场精彩的伏击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个秘密。不少人还以为这是八路军"撞大运"打的一场遭遇战。 直到2007年,组织上才允许时年88岁的陈涛公开当年的真相。那时,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已经过去64年,陈赓大将也已经逝世46年。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