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1949年,周总理让张樾丞来进行开国大印的制作,谁料,他在制作完以后,竟然还留下了一个绝活,他给国印做了一个设计,防止被不法分子盗用和仿制。 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城内热火朝天地准备着开国大典,周总理将一个特殊任务交给了著名篆刻家张樾丞: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这枚印章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凝聚全国人民期待与希望的象征物,听到这个消息,张樾丞沉默片刻,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张樾丞从小就在琉璃厂当学徒,一笔一划地跟随师傅学篆刻,几十年下来,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尤其是在刻铜方面造诣颇深。 因此当国家大印决定以铜为材质时,张樾丞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最佳人选,张樾丞接到任务后,立刻投入到设计中。 他精心绘制了几种字体样式,最终经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审定,决定采用庄重的宋体篆刻,在国印的篆刻过程中,他提出要在印章的四周留边,以防被不法分子仿制盗用。 这个细节虽然增加了制作的难度,但他坚持认为这是对国印的最好保护,面对这枚举国瞩目的印章,他一丝不苟地雕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 整个刻制过程中,张樾丞将自己反锁在屋里,吩咐家人不得打扰,他日夜不息地雕刻,一刀一刀都充满了力量和情感,仿佛在和这块铜材对话。 他的手在铜面上游走,每一笔都带着沉稳的力度,雕刻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内回响,这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张樾丞的家人十分担心他过度劳累,但每次端进屋的饭菜几乎都没动,等再进房时,他依然伏在案前,用专注而坚定的目光雕刻着国印。 他时而驻足思考,时而继续雕刻,偶尔停下抬头凝视,仿佛在脑中构思着某种更深远的意义,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这枚象征新中国的国印大功告成。 印体厚重,宋体字端正大气,铜面上刀法精湛,气势雄浑,张樾丞将成品呈交给中央时,心中带着一丝激动,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当政府准备给他一笔丰厚酬劳时,他却坚决推辞,他平静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家建立需要我这样做,就已经足够了。” 张樾丞从未向人炫耀自己是开国大印的篆刻者,甚至很少向家人提及此事,对他来说,这不过是份内之事。 退回琉璃厂后,他依旧在“同古堂”默默雕刻印章,依旧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张樾丞待人接物谦和、淡泊名利,与周围人相处时没有丝毫架子。 甚至在家乡遭遇水旱灾害时,他也尽力捐资帮助乡亲们打井、买粮,默默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张少丞和张幼丞继承了他的技艺。 次子张幼丞自幼在父亲身旁学艺,五岁便开始拿刀刻字,少年时已在报纸上发表作品,父亲教他技艺,却也教他做人。 张幼丞不仅传承了父亲的刀法,也继承了张家对工艺的那份敬畏,家族后代继续用篆刻作品,将张樾丞的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 1961年,张樾丞先生去世,他所刻的国印却成为了永恒的象征,象征着新中国的开端,也象征着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 直到今天,每当谈到这位篆刻大师,人们都不由得心生敬意,或许这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来自工匠的力量,它蕴藏在每一道刀痕中,陪伴着国家的成长与人民的记忆。 (信息来源:上观《开国大印,蕴有乾坤!毛主席亲选字体有何深意?_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