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乡村振兴没了台账,那会发生些什么? 最近跟几个老哥聊天,聊到乡村振兴,发现一

历史大佳来了 2024-11-04 11:56:53

若乡村振兴没了台账,那会发生些什么? 最近跟几个老哥聊天,聊到乡村振兴,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对台账的重视。 重视到什么程度呢? 有些地方简直把台账当成了乡村振兴本身。 说白了,就是不看实际情况,只看报表数据。 有个网友跟我吐槽,说他们村为了完成绿化指标,把好好的庄稼地给铲了,种上了树苗。 结果树苗没活几天,全晒死了。 指标倒是完成了,报表也漂亮,可地荒了,农民也损失了。 这种搞法,跟过去放卫星有什么区别? 表面光鲜,内里空虚,老百姓不买账,这振兴从何谈起? 还有个更奇葩的,为了完成“厕所革命”的任务,把好好的旱厕扒了,盖了个水冲厕所。 结果呢? 因为没有配套的排污设施,污水横流,比旱厕还臭。 村民怨声载道,最后不得不又把水冲厕所改回旱厕。 这来来回回的折腾,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说到底,还是为了完成台账,为了应付检查。 如果乡村振兴没了台账,会发生什么? 我估计啊,首先浮夸风会少很多。 现在很多地方为了完成指标,各种造假,数据注水,搞得乌烟瘴气的。 没了台账,至少这方面能消停点。 可能会更注重实际效果。 以前是为了完成台账而工作,现在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工作。 重心一变,工作的方向和方法自然也就变了。 以前是“材料先行”,现在是“实干兴邦”。 再者,可能会激发基层干部的创造力。 以前是上面定指标,下面照着做,基层干部没什么自主权。 现在没了台账的束缚,基层干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更有效的振兴路径。 当然,也有人担心,没了台账,会不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会不会出现“无目标、无方向”的局面? 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乡村振兴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农村富起来、农民乐起来。 台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手段可以灵活调整,但目标不能变。 其实,台账本身并没有错。 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工作进展,总结经验教训。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把台账当成目的,不能为了完成台账而工作。 要让台账服务于乡村振兴,而不是让乡村振兴服务于台账。 我有个朋友,在西部一个贫困县挂职。 他跟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他们县为了完成脱贫指标,把一些本来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也纳入了扶贫对象。 结果,这些贫困户并没有真正脱贫,反而滋生了一些依赖思想。 后来,他们调整了扶贫策略,把重点放在产业扶贫上,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 几年下来,贫困户的收入真的提高了,也摆脱了贫困。 这个故事说明,扶贫的关键不在于填了多少表格,盖了多少章,而在于是否真正解决了贫困户的实际问题。 同样的道理,乡村振兴的关键也不在于台账做得多么漂亮,而在于是否真正让农村发展起来了,让农民生活更好了。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新闻,说某地为了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搞“一刀切”,要求所有村庄都统一粉刷墙壁,统一安装路灯。 结果,一些村庄的特色建筑被破坏了,一些村民的生活习惯也被打乱了。 这种为了整齐划一而牺牲个性化、多样性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我们不能只盯着台账上的数字,而忽略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忽略了农民的真实需求。 要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听听农民的心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没了台账,也许会有一些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乡村振兴的。 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务实,更加注重实际效果,更加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乡村振兴,最终还是要靠实干,靠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 与其把精力放在做台账上,不如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与其追求表面的光鲜,不如追求内在的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说到底,乡村振兴是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如果农民的日子没过好,即使台账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呢?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踏踏实实干,比什么都强。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