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三季报:单季亏损环比收窄,第二增长曲线待定

新浪财经 2024-11-03 20:56:29

隆基仍将发展氢能,是否进军储能尚无明确决策

文|《财经》记者郑慧

三季报发布,光伏龙头隆基绿能(601012.SH)仍未摆脱亏损,但按季度环比来看,亏损有所收窄。

2024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总营收585.93亿元,同比下降37.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05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16.94亿元。分季度来看,隆基绿能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亿元、-28.93亿元、-12.61亿元,三季度亏损环比有所收窄。

隆基的巨额亏损既受到行业整体供需失衡的影响,也有其自身战略选择差异化、经营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因素。

从行业趋势来看,虽然1月-9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及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均超20%,但受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各环节均陷入普遍亏损。不过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业绩交流会中坦言,业绩差不能全部归结为外部因素,内部做了深刻的反省和总结,在经营管理上确有失误。其一是没有耕耘好高利润的美国市场,出货量很少;其二是BC一代产品的产销节奏错配,导致大量的存货减值。

在光伏电池技术由P型转向N型的浪潮中,TOPCon技术路线占据了扩产主流,隆基是极少数坚定看好BC路线的龙头,在行业整体供大于求、产能难以出清的现状下,选择差异化发展的隆基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此外,隆基此前看好的氢能业务,因其前景兑现周期较长,短期内对公司业绩难有提振作用。重议第二增长曲线,也成为当前隆基在战略选择上的重要议题。

BC仍在验证中

隆基三季度亏损的缩窄源于存货减值的减少。上半年,隆基的亏损主要是因为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损失,一、二季度分别对应计提约28.14亿元、29.7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存货的减值。而进入三季度,资产减值约7.74亿元,亏损由此缩窄。

隆基计提减值的存货,主要包括美国运回的组件和BC产品。钟宝申在业绩会上详细解释了BC产品减值的原因:2023年初期,一代产品量产不顺,但一季度末起全球业务推广迅速,最终交付时出现困难,市场推广也被迫停止,直到9月生产问题解决后,才重启市场推广。但从开始推广到有规模的订单,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考虑到产线启停成本较大,以及为了保护士气,公司没有采取减产措施,于是在年底积累了大量BC存货。而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至今年一季度,光伏组件价格剧烈下跌,最终导致对这批BC存货计提了大量减值。

钟宝申表示,公司今年以来一直在实施精兵简政,提升产销协同度,同时正在加快新技术推广,提升BC二代产品量产速度。“明年一季度,借助于我们新产品大量的上市,相信我们的局面会慢慢好转起来。”他提到,明年BC二代产品的出货量目标定在30GW以上。

据三季报披露,隆基1-9月实现组件出货51.23GW,其中BC组件13.77GW。10月11日,隆基发布HPBC二代技术平台,以及最高量产功率670W的分布式组件产品。管理层当日表示,电池量产效率为26.6%,是晶硅赛道已知量产效率最高的电池技术,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4.8%,也是当前全球量产效率最高的光伏组件。

前三季度光伏组件冠军晶科能源随后在10月31日也发布了新品,对标隆基给出了最高功率670W、最高转换效率24.8%的组件。

对于BC产品的成本,钟宝申在业绩会上未给出明确回应,只是提到对BC产品的毛利要求非常明确,总体来讲毛利会比一般的TOPCon高10%。“根据目前我们的成本水平,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他说。

钟宝申还提到,隆基对BC产品的专利布局较为深厚,过去隆基在这方面相对保守,虽然有很多技术专利,但没有去采取一些主动的行为,未来隆基在这方面的策略可能会有所变化,会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维护正当的知识产权的权利。

根据前三季度的出货量数据,隆基排名第四,落后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钟宝申强调,隆基不是一家以规模为导向的公司,在关注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关心可持续的发展。

重议第二增长曲线

对曾经市值一度高达5400多亿元的行业老大来说,不追逐规模,那么新的增长点,有说服力的故事,就是投资者关注的方向。

三季报发布前,一份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的参会纪要颇受市场关注。其中提到公司把氢能当作第三曲线,第二曲线可能是光伏跟储能结合的应用方向。这一说法意味着,隆基原先看好的氢能赛道暂时无法成为公司成长的第二曲线,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

这份纪要的相关说法未得到公司官方确认。对此,钟宝申在10月30日晚的业绩交流会上回应;“隆基仍在坚定发展氢能,此外,近期马士基公告了与隆基在绿色甲醇方面的长期供应合约,这些方面还是隆基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积累。”

据马士基集团10月30日发布消息,公司与隆基绿能签署了一项生物甲醇的长期承购协议,用于降低双燃料甲醇集装箱队的温室气体排放,该长期协议将持续到2030年至2040年之间。隆基绿能提供的生物甲醇将在中国河南省许昌市生产,由秸秆和(果木)树木修剪物制成,将于2026年开始生产,预计于2026年供应首批燃料,在2030年前实现全面生产。

生物甲醇与隆基的氢能业务有何联系?必维氢能业务总监刘忠勇告诉《财经》,生物甲醇的制备可以不用氢气,但使用氢气可以提高产量。为了提高生物质中的碳利用率,目前大部分项目会补充氢气来提高甲醇产量,1吨甲醇大约补50公斤左右氢气。此外,为满足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制备合格绿色甲醇意味着不能用化石燃料制备的灰氢,需要用可再生能源制备的绿氢。

刘忠勇指出,如果通过风光发电规模化及电解槽降成本或者政府补贴的方法,让绿氢达到天然气制氢的价格水平,那么绿氢将会获得快速发展,业内预计这个时间将在五年左右。

在2023年末举行的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李振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要社会真正认真对待碳中和这件事,绿氢就必须参与到未来的能源体系当中。因为要解决未来约占1/3的非电应用场景,就必须要引进一种高能量密度的二次能源介质。所以将来必须要有绿氢,不管它是贵还是便宜。

李振国同时提到,现阶段绿氢经济性不够,比如高利率、重资产可能会对成本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碳交易价格如果不够高的话,就没办法把来自灰氢的绿碳价值加持过来。相信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未来都会有快速的进步,并使得绿氢的经济性更高。

但目前来看,对于一个深陷亏损的企业而言,绿氢需要长期兑现的价值似乎不够有吸引力。那么,隆基会切换储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吗?钟宝申提到,外界对振国总的介绍可能存在一些误读。对于锂电池储能,隆基内部确实在进行论证研讨,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决策。

以储能为第二增长曲线且颇为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是阳光电源(300274.SZ),阳光电源从光伏逆变器起家,2006年与韩国三星成立储能合资公司,进入储能变流器领域,2014年布局储能系统集成赛道,是最早一批布局储能业务的光伏企业。目前,阳光电源已从储能变流器延伸至储能中下游,成为储能系统集成业务的龙头。2024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5.2%,截至11月1日收盘,阳光电源总市值约1828.57亿元,高于隆基的1440.59亿元。

光伏一体化企业阿特斯(688472.SH)今年也在储能业务上收获颇丰。据三季报,阿特斯大型储能产品出货达到4.4GWh,其中三季度出货达到1.8GWh,出货量和单位净利润均创单季历史新高。储能板块净利润环比二季度实现高速增长,为公司三季度整体业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和阿特斯的储能业务主要布局在海外,盈利能力相对较强。而国内的储能业务竞争激烈,不少企业同样陷入亏损。比如2015年起进入储能领域的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其上半年储能业务板块(智能微网及多能系统)亏损约0.6亿元。此外,晶科能源同样在2023年起布局储能领域,但目前暂未有明显起色。

0 阅读:100